梁军年读书会读书

站着讲故事的人

2019-02-08  本文已影响6人  梁军年

在每个人的阅读经历中,肯定有那么一两个作家是你追随的,在这些追随中,有些作家慢慢被你淡忘,因为彼此的成长选择了路过,有些作家却像朋友一样留了下来,即便长久不再联系,一旦相逢便犹如昨日,不会陌生,也不会疏离。

余华于我,就是像朋友一样的作家。

第一次读余华的《活着》,是在大一,那时候我年轻天真。刚考上大学,立下两个宏愿,一是谈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二是把大学图书馆的书全部读完。

第一个宏愿完全以失败告终,至今我都不明白大学四年,我为什么在感情上是个白痴,第二个宏愿只能算是完成了皮毛,我所在的大学图书馆藏书老旧,在我翻了两遍后,便失去了兴趣。

我是在校园的一个铁皮房子借到《活着》的,这间铁皮房子巴掌大小,突兀地立在女生宿舍一角,我们男生那时候喜欢有事没事从女生宿舍门前穿过,总觉得如此才能心胸愉悦。

读完《活着》的晚上,我完全被余华震住了。

和惯常阅读体验不一样的是,这本书从心灵上就把我镇住了,很多年后,我还会时不时把这本书找出来重新看一遍,每次读到最后一段,还是觉得意犹未尽。

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活着,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答案。

任何文学作品,在阅读之后,不同的人都会给出不同的感受,许多年后,我和一个同事聊到这部小说,他说了一句,这书写的什么玩意儿,最后全死了,不知道写的是什么意思,真无聊。

作品会选择读者,同时读者也会选择作品,喜不喜欢真不是可以勉强的事情。

许多年后,余华在《我只知道人是什么》这本书里,大篇幅的谈了他的文学感受和创作故事,针对《活着》,他聊了很多,我想,如果我的那个同事看了这些创作谈的话,可能就会对《活着》有了全新的理解与感受。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这本书里,余华谈了很多过往的故事,也谈到了他对文学和人性,现实和理想的一些见解,虽然他自己也说,都是讲一些重复说的故事,但是每讲每新,有新的生活故事佐证,让人看到了踏实的信服。

我们会因为文字喜欢上一个作家,进而喜欢上这个作家其他的东西,如果让我说喜欢,我喜欢余华的真实。

余华的文字语言感很强,看他的作品就像是和一个老朋友在聊天,技巧之类的东西已经看不见了,至少在成熟写作后,余华文字里的技巧越来越被淡化,而故事本身开始自然展现。

最好的文学创作,就是在你看了之后,让你觉得这个作品写的就是生活本身,就是经历的事情本事,让你找不到一点隔阂感。

在阅读卡夫卡之后,余华坦言自己找到了叙事方式,我喜欢书中这几篇文章,我只知道人是什么,我们与他们,我想这就是人类的美德,纵谈人生,纵容自我,永远不要被自己更愿意相信的东西所影响。这些文章不仅有余华的经历,更有他的思考,让人能沿着脉络知道他为什么这样想,又为什么要那样做。

余华在书中写道,吉卜赛人说作家是把别人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并向别人收费的那类人。

如果是这样,余华一定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而且是属于那种站着讲故事的人,这是对故事本身最大的尊重,同时,也是对读者最大的尊重。

最后,请允许我用他一篇文章里面的话作为结尾,因为这番话深深启迪了我。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值得的,所有的生活都充满了财富,只不过看你开采了还是没有开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