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乐拆书】第二十期写作营

31-向日葵2010-在不同的关系里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2024-02-13  本文已影响0人  向日葵141319

没有人是完全独立的个体。关系里的人总是一起出现,相互定义、相互成就,我们每个人都活在关系里。我们的行为和思维,很多时候是在关系中被塑造,是适应关系的产物。每个关系里都有一个不同的自我,并没有一个单独的自我。我们所处的关系决定了我们的想法和行为。如果我们表现出自己不想要的行为,不是我们个人的问题,而是我们所处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从关系的角度看待自我、发展自我的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人无时无刻不在关系当中。

家庭里有家庭关系、工作上有工作关系。我们处于各种各样的关系网络里。当我们独处的时候,独处的空间也是由关系界定的。比如我们的言行在家里与在外面是不同的,这也是一种关系的共识,是关系界定了一个独处的空间在哪里。

第二个层次:在不同的关系中,自我是不同的。

在不同的关系里,我们的言行都是不同的。内向的自我、外向的自我、勤快的自我、懒惰的自我等,这些都是处于不同关系里的自我。比如上班时努力工作,回家后就躺沙发上刷手机,这就是关系中不同的自我。有的人觉得自己很自卑,可是在特定的关系中,有人真诚的相信、赞赏他,他也会变得自信。

第三个层次:决定我们行为的是我们所处的关系,不是我们的个性。

从关系的视角出发,所谓的人格或者个性,不过就是人在某一段特定关系中的行为,语言和情绪表达方式。是所处的关系决定了行为。比如:妈妈在家里吼叫孩子时,在接到别人打来的电话不会用吼叫的方式沟通,换一个沟通的语气。这就是在“亲近”和“疏远"这两种不同的关系里,妈妈的反应不同。妈妈的表现都是真实的,都是真实的自我,不是因为个性变了,而是因为所处的关系不同。

第四个层次:从关系的视角出发,我们思考问题的维度会发生重大转化。一些看起来似乎无解的问题,用关系的视角考虑、就有了合理的答案。

当我们给自己贴标签下定义时,其实就是在个体的角度中定义的,如果放在关系的视角看,就是与对方关系而产生的问题。比如说自己拖延,这是自己给的标签,放在关系里看是在做什么事情、害怕面对什么才拖延时,这是在关系视角看,我们就会找到对应的策略了,是关系决定了我们是否拖延,而不是自己决定的。

从关系的视角看自我会拓展我们改变的空间,在不同关系里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就不会给自己贴标签,而是会审视,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导致了现在的行为。还可以寻求一种能让自己表现更好的关系。同样也不会轻易指责别人,而去理解什么样的关系让对方有这样的行为。这样既增加了自我发展的潜力,也拓展了改变的空间。从关系中看自我是一种正念思维,近的思维,是把每个自我放到具体的关系和情境中,从每一段关系去看自我的表现,自然会增加改变的空间。

如果从个体角度看自我,觉得自己很难改变。有时候,妨碍我们改变的就是头脑里那个顽固的“自我概念”。头脑中根深蒂固的自我把每个关系中自我的共性抽象出来,就变成了头脑中那个固有的自我。这种思考会增强控制感,让自我变得固定,很难改变。

如果经常给自己贴标签或者认为自己很难改变的伙伴,可以尝试从关系角度来看自我,让我们在关系中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我就很喜欢给自己和别人贴标签,好像贴了标签就给自己的行为合理化。找到了归因就不用去改变。其实有时候心里也很想去改变,可是一想到自己的标签,一种无力感让自己没有改变的行动力了。在家里给孩子贴标签,非常在乎事情的对错好坏,很少关注我们之间的关系,孩子很少跟我深入交流。

就像我给自己的一个标签是没有安全感,这时在做什么事情我紧张焦虑或者不想做的时候,我给自己的理由是自己没安全感,所以不做是正常的,可是这样会让我止步不前,很难有改变。去年参加便签训练营学习,开营学习时我就很紧张,看到别人的作业写得很好,感觉自己的作业无地自容,当得到教练的反馈时我更是焦虑,我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一堆的意见,内心开始不安。14天的训练营让我非常的煎熬,看到别人的优秀不断的否定自己,把得到教练的提升反馈当做是批评,觉得自己没安全感,自己的能力就这样了,没有提升的空间了。

反思自己这个经历,我抱着固有的思维模式,没有在不同的关系里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在个人的视角里看待自我,把自己定义为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不断地否定自我,用过去的语言行为模式来定义自己。我需要学习在不同的关系里发现不一样的自己,放发现给自己贴标签时,需要审视自己在什么样的关系里有这样的行为。

目标:未来一周用关系视角陪伴孩子完成寒假作业,不吼叫打骂孩子。

行动:

1.开始写作业之前与孩子沟通协商,用温和的方式提醒,而不是吼叫孩子开始写作业,好的关系才能有好的开始。

2.接纳孩子面对我与老师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老师说的作业改他就立即改,我说改他就给我找很多借口。面对这个我不要立马生气觉得孩子不尊重我。

3.不要给孩子贴上拖拉磨蹭的标签。除了部分作业,孩子在看到好吃好玩的行动力很强的去做的。

4.观察孩子在面对哪项作业有畏难情绪,询问孩子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而不是吼叫孩子写作业慢。

5.当孩子完成一项作业时就给孩子赋能,描述孩子的行为、经过和结果,上升到品格,让孩子体会到成就感,更加愿意继续完成作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