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巴掌,两种声想

2018-10-18  本文已影响0人  春之声_33c3

                                                                 一个巴掌,两种声想

       最近,在网络上流传着一个据说是发生在当今中国大城市的真实故事,某高级知识分子家庭里,小女孩说了一句汉语被父亲甩手一巴掌。   一位女士去这位高级知识分子朋友家里做客,她知道这位朋友为了给女儿造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全家平时都说英语。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因为有很多客人,客人们都用汉语交流,小女孩大约忘了家规,在叫他爸爸吃饭的时候,说了一句汉语:“爸爸,吃饭了。”谁知,就这么一句汉语,竟然引来了其父亲蛮横的一巴掌!    令人回味的是,这位女士回家后将朋友家的故事说给孩子听,然后教育孩子说:“瞧人家是怎么学英语的,你可要好好学啊

     我丝毫不会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我知道在现实的中国发生这样事情决非偶然,但这个巴掌不应落在这个小女孩身上,它应落在那个急于去汉化高级知识分子父亲身上,应该落在现行教育体制上或者说应落在汉语教育工作者身上。

     几年前,上海举办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上,有500多名黄皮肤黑头发的学界精英出席大会上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从论文汇编到会议网站,从演讲到提问,甚至会场门口的指南,全是英文。 两年前,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弦理论大会上 ,从演讲到文本资料,也是全部使用英文,而且美其名曰“国际惯例”。因此,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父母理所当然地要营造“全英化”家庭氛围。

     而现实中,母语教学正面临严重的危机。一方面她被外语猛烈地冲击着,现阶段中学汉语的地位还能和英语相提并论,当然,一定程度上她正在被弱化;在大学阶段,汉语教学显然已经不能和英语等量齐观。另一方面,母语教学正被自身的问题困扰着。在时下全民高考的旗帜下,汉语以及它所承载的各种文化内蕴正被剥离,从小学语文试题开始,汉语教学逐渐演化为应对高考的某种题型或那种解题思路,其所采取的标准化考核方法也使得原本生动的汉语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变得枯燥乏味面目可憎。正如一道典型的标准化题答案:雪化了,露出的只能是“土地”而不能是“春天”。这标准化大案和机械化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失去对母语魅力探知的兴趣,失去对母语文化的追寻。文学经典成为浮躁表征下的电视图像,同时她又一定程度地被改编着扭曲着。现在,考试让母语教学她变得无所适从,并且通过考试她所奉献的微薄分数又足于让她自惭形秽。

     曾几何时,母语地位跌落了,从事这一学科的教育以“语文”之名冠之,它的工具性凸现了,它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模糊了。母语是什么?她是我们民族的五千年文明之根,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之根文化之根。她唤起的是我们精神深处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使我们从拿起母语课本的第一堂课起,就意识到“我”是中国人,汉语是我们的“文化身份证”。这个“身份证”烙在我们情感和意识的深处,无论走到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都不会丢失。因此,她不仅是一种表达工具,还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黑匣子。

     一个巴掌不能打落这个“黑匣子”,也不会去掉这个“文化身份证”,但他还是严重影响了一个幼小的心灵。在这个巴掌背后,母语教育还有很多路要走,但不妨先走第一步,从加强自我的文化认同做起:我是中国人,我要说好中国话。

      这些年,有的人一味要“复古”,有的人一味要“崇洋”。无论对外语,还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真心希望:我们不能盲目地排外,但更不能去汉化。

注:2007.7.22发表于《中国青年报.思想者》

IG����=k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