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制度体系需与时俱进

2017-01-09  本文已影响0人  有恒谈制度

前言:按照传统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发展要经历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企业的发展具有历史性,同样,制度体系的建设是服务于企业而存在的,也具有历史性的特点。

企业在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会面对不同的管理问题,这样对企业制度体系的建设有着不同的要求。这种要求集中体现在理念、定位、市场、产品、内部组织及流程和人员等方面。

一、创业期

创业期企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让企业生存下去。具体表现在如何开拓市场和产品创新上。创业团队是由少量拥有共同理念的人组成的,此时大家目标高度一致,虽没有明确的分工,但效率很高,大家相互协作,创业的灵魂人物对每个人都施加影响。因此对于公司内部的管理要求不高,只需最为简单的制度就够。

二、成长期

企业产品顺利进入市场并快速发展壮大,企业随之进入了成长期。在这一时期,企业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产品类型质量要求、跟随者竞争者加剧、生产工艺复杂、人员快速增长等。这些问题都对企业内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创业者管理跨度和深度都将加大,不再能够通过个人管理到每个员工每件事。这样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设立组织架构,明确权责,梳理工作流程,适应企业新的发展阶段。

三、成熟期

经过一段快速的发展后,企业来到了成熟期。这个阶段的企业各个方面都趋于成熟,该面对的情况基本都经历过。此时企业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完善修改企业管理体系,尽力避免企业得“大企业病”。充分发挥制度的积极作用,完全进化到制度管人的阶段。

四、持续发展期(衰退期)

如果企业在成熟期后能避免衰退期,即进入持续发展期,从而实现永续经营的追求。如何在企业文化中注入新的理念和活力,如何克服巨大的成本压力,如何快速响应顾客多样化的需求,如何整合现有业务实现业务转型,这些都是这一时期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面对挑战,优秀的管理制度将为企业保驾护航。

总结,面对企业的成长,制度也要随之成长,这样可以相辅相成,坚决避免制度将企业制僵、制死。管理者时常要保持一颗警惕包容的心,警惕落后制度、包容新制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