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一招让孩子乖乖刷牙:聪明的妈妈,从来不跟孩子讲道理

2019-07-24  本文已影响0人  爱幼米早教

最近,孙俪发了一篇微博,引来无数网友围观并怒赞。

孙俪表示给孩子们看了一部关于糖的记录片,孩子们被其中拔牙的场景吓到,看完就认真刷牙了,再也不用早叨叨,晚叨叨了。

网友纷纷留言称:

「求纪录片名字,我家熊孩子也需要整顿!」

「不如把纪录片放出来,解决一下千万家庭的困难。」

一部纪录片,胜过老母亲的一堆大道理。

果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让孩子自己感受和体验,比说教和讲道理有用的多。

1.讲道理是最无效的教育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

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放在教育孩子上亦然:

跟娃讲过无数的道理,却都被他自动屏蔽。

每个当妈的人应该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平时告诉娃,吃饭前要洗手,他明明答应的好好的,结果到吃饭时就忘了;

明明告诉娃,糖不能多吃,结果一看到糖就马上撒泼要买糖吃,怎么劝都没用;

最常见的是孩子在做错事哭闹的时候,一讲道理,孩子反而哭的更凶,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

在一次次耐着性子跟孩子讲道理失败后,温良贤淑的妈妈被生生逼成了“牛魔王”。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说道:

跟孩子讲道理是最无效的教育。

孩子由于大脑认知发展的局限性,他们根本不明白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与其唐僧念经般说教,不如让孩子自己体验。

2.一次亲身体验胜过百次说教

之前有一位泰国妈妈的做法得到了很多网友的点赞。

五岁的孩子每天嚷嚷着不想去上学,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父母会威逼利诱把孩子送到学校。

但是这位妈妈没有,她同意孩子不去上学,但是有一个条件:

「如果不想上学,就要从小学会赚钱,但因为你现在很小什么都不会,所以只能捡垃圾赚钱。你捡一天垃圾,就可以放假一天。」

于是一心不想上学的儿子,兴高采烈出门捡垃圾了。

在烈日炎炎下,总共3.5公里的路程,小男孩共捡了2公斤的可回收垃圾,换了2泰铢,约0.4元人民币。

完成了一天精疲力尽的的工作后,男孩想坐公交车回家、想吃一根冰激凌解渴,却都因为钱不够而作罢。

最后妈妈问他:

「你想工作还是上学?」

他马上回答:

「我想上学。」

这位妈妈没有讲一句道理,却让孩子从心底里明白生活不易,应该珍惜上学的机会。

可见,孩子的一次亲身体验,比父母说上100次都管用。

3.先共情,再引导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任何一种教育,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当我们试图给孩子灌输我们成年人的想法时,为什么没有先考虑孩子的感受呢?

只有当我们先做到和孩子共情,才能接近孩子的心。

在《妈妈是超人3》中,贾静雯的女儿咘咘突然把妹妹波妞推倒在地。

贾静雯没有一上去就指责,而是先把咘咘抱到怀里,和孩子共情:

「你为什么要把妹妹推倒?玩累了吗?」

咘咘回答说:「因为我想抱妹妹,所以把她推开了……」

很明显,这个理由不成立。

但贾静雯还是继续耐心开导:

「你想抱她,就把她推开,这样做对的吗?如果我想抱你,也这样把你推开,你觉得这是对的吗?」

说着,她就做了推的动作,然后把咘咘放在了地上。

咘咘似乎明白了这样是不对的,但因为害羞还是不愿意和妹妹道歉。

贾静雯没有着急,而是等到晚上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后,再一次问咘咘:

「你刚刚是不是有推妹妹波妞?那要不要跟波妞说个对不起?」

这时,咘咘终于肯道歉了:「sorry!」

她继续诱导:「那你亲波妞一下好不好?」

姐姐很快亲了一下妹妹的脸蛋,贾静雯也立刻表扬说:「你是最棒的姐姐!」

有时候孩子自己知道错了,但是大人第一时间的指责和教育反而会让他产生「逆反」心理。

高情商的妈妈,一定是先感受孩子的感受,再去纠正孩子的行为。

所谓“通情”,才能“达理”。

当我们遇到事情,先与孩子共情,允许他表达自己的想法。

或者用抚摸、轻拍等肢体语言来建立情感连接,

在孩子感觉到自己被接纳之后,再循循善诱,孩子会更愿意接受。

4.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

当然,家长不仅要言传,更重于身教。

最有效的教育,不是我们灌输给孩子什么,而是他们从我们身上看到什么。

父母以身作则,就是最好的教育。

 想让孩子早睡早起,父母也应该作息规律;

想让孩子好好看书,父母就应该放下手机拿起书本阅读;

想让孩子热爱运动,父母就应该摆脱“懒惰”,坚持锻炼;

想让孩子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父母也应该懂得尊重他人、爱护公物……

教育家杜威说:

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

希望我们每个父母都能做一个高情商的家长,少给孩子讲道理,多去感受孩子,引导孩子,以身作则。

这样教出来的孩子你不用说,他也懂道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