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少女时代》让我们只看见Ta,而《怦然心动》让我们看见
一份好的爱情是你可以通过Ta看到全世界,而不是你活在Ta的世界中。
当我看《我的少女时代》的时候,我也会在花痴校霸,会遗憾我为什么没有去谈一场早恋;当我看《那些年》的时候,我也会羡慕沈佳宜至少有过柯景腾陪伴的日子,会暗暗愤懑为什么我没有一个柯景腾。只是,当我终于看完了这部无数人推荐给我的《怦然心动》时我好像又明白了些什么,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人说,一场好的恋爱,是能让两个人都可以成为更好的人。明白了,一份好的爱情是你可以通过Ta看到全世界,而你不仅仅是成天围绕着Ta转,活在对方的世界。
在这部电影里面,更多有的是小懵懂小悸动,似乎连那整部电影里唯一一个要吻却没有吻下去的那个吻都没有充满荷尔蒙。所以,这部电影更像是一个青春成长片。男女主角通过自我的情感变化逐渐找到了自己所想要的,他们开始思考周围的一切,同学、家人还有自己。即便主人公是一对初中生,但却对我们很多人来说,他们似乎懂得的要比我们多。或者,他们的那些成长也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必须的经历。
很羡慕女主角朱莉·贝克生活的大家庭,有一个很温柔的妈妈,一个很善解人意总是为女儿排忧解难的爸爸,还有两个活得很洒脱追逐自己音乐梦想的哥哥们。电影中有一个情节,当爸爸妈妈因为经济问题在饭桌上吵架完后,爸爸妈妈分别都去朱莉贝克的房间去安慰她,爸爸告诉她为什么要节省开支的真正原因;妈妈则告诉她,妈妈依旧爱爸爸。我想,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父母都能够这样做,我们的童年肯定会少了许多阴影。
在朱莉的一再坚持下,爸爸带她去看望住在私人疗养院的叔叔。朱莉知道自己有一个患有智障的亲叔叔,在看望之前,她只是觉得那是一个在脑海中的名字;看望回来后她才明白,她的家人还应该有一个叔叔,她的生活里应该还有一个他。我们很多人跟朱莉一样,当自己长大到了一个年龄时候,爸爸妈妈会有意无意,或者甚至郑重其事地告诉你家里面的一些事情,你会发现你的三口之家不仅仅是你的全部,你会发现你生活的家族里面也许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和谐,你会发现原来你想的一切仅仅太过简单,你还会突然在某些时候知道许多许多曾经大人口中的秘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切事情,你甚至有些防不胜防,不知所措;你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么多复杂的事情,不知道如何去适应这些事实。你也许会想要去逃避,想去当做不知道,然而其实你自己也明白,事实就是事实,他们从前就一直存在着,只是你不知道罢了。其实,这个令我们无措且不适应的过程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这些事实让我们更加地明白什么是责任,并且我们也是时候担起这些责任,而不总是那个需要被保护的对象了。
布莱斯看出了父亲的难言之隐而对于男主角布莱斯·罗斯基,他对朱莉绕了一大个圈的感情,我不想评价什么,只是觉得很有趣味,很好笑。布莱斯和朱莉自我不断的思辨不一样,他一直处于一个迷茫和纠结的状态,她一直搞不清楚自己对朱莉的情感,一直不能正视自我,正视自己的想法,不能够发出自我内心的声音,甚至他就像一个空洞。所以他会一直附和并跟随爸爸的评价,即便有时候爸爸的价值观都有些不正确。相比于朱莉,其实我们更加像布莱斯那样,成长的过程似乎就是一个迷茫和彷徨的状态。中学的时候我们纠结是要学文科呢还是理科呢;高三的时候,每考一次月考就迷茫一次;填志愿的时候继续纠结是要选大学还是选专业还是选城市呢;好不容易熬到大学,却又陷入了对未来的迷茫......在迷茫与彷徨的漫漫长路上,有的人会很辛运,路遇一个像布莱斯外公那样充满智慧的引路人,这个引路人或许是你的老师、父母或者其他长辈,他们告诉你什么样的人如彩虹般美好绚丽,怎么继续行走才可以走得正确而又坚定。那么不幸运的人呢,只能靠着自己一步一步走下去,或踉跄,或“曲线救我”。不过,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体验呢,至少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选择的路,无怨无悔。
在外公却特的引导下,布莱斯逐渐找到自我,开始认真地观察身边的一切,他的朋友,他的父亲,还有朱莉。他还是洞察这个世界,他发现了,原来朱莉是一个那么有魅力的女生,那么地特别;他发现了自己所谓的好朋友并不了解自己;他发现了他父亲的刻薄以及难言之隐,他想去了解父亲有着怎样的过往才导致如今的现状。当我们到一定年龄的时候,也会开始用心观察身边对的一切,开始观察到好朋友的一个抿嘴,似乎代表我们刚才说的话有些令TA不满;开始观察到母亲好像有些比自己都幼稚了,她似乎有些依靠我们了;开始观察到,很多自己曾经忽视掉的细节。
外公却特对布莱斯的引导成长就好像一个神奇万花筒,它多彩它绚丽,看多了会眼花会迷茫,不看又总是期待,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图案是什么,但是下一个图案总会给我们惊喜,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