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王阳明吸取百家之长,比如道家、佛家、儒家等智慧结晶,在这个基础上,延续和创造性地提出了灵动的心学。
也不能说完全是创新的,说改良会更好些,只是王阳明的心学与其他唯心,在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上,强调侧重不同。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时,提出了”心即理“,这是王阳明心学的内核,同时为”致良知“的升华埋下伏笔,心即理,最终要致良知。
相比当时主流的朱熹理学,王阳明心学是异端的存在,两个思想体系的激烈碰撞,是唯心和唯物的碰撞。
心学灵动,理学笨重;心学内求,理学外求。
在当时,心学吸引人的点有三个:
一个是一步到位指出心学的核心是致良知,心外无物,唯良知也。良知就是理,是万事万物的判断准则,这为追寻真理的人心灵以归属。
一个是强调在”事上练“,这挑战了当时重理论轻实践的风气,不在事上练,全凭空想,就不是知行合一,就不是致良知。
一个是”心是主宰,即我是万物“,除了有一点骄傲的成分外,心学呼吁了人的自尊、人权,天地万物与心是一体的,既然一体又有何高低贵贱之分,这与当时把理学作为政治手段来控制人性来说,是某种程度的解放。
《大学》里提到的“定、静、安、虑、得”,就是心学里致良知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存天理、去人欲”的过程。
所谓的”去人欲“,并不是说要全然摒弃欲,否则和僵尸无区别了,而是要修剪和压制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惧爱恶,色声香味触法“。
人从一生下来,天生的设定就有欲,比如名利欲、色欲、生存欲等,像预设的程序一般。
如果无法裁剪和调控自己欲望的触角,就无法掌控自己,让欲支配你为所欲为,即使面对悬崖也无法勒马,何谈自由。
存天理,就是要通过去人欲来逐渐彰显,圣人之所以为圣,那是因为他们在去人欲这件事上做到了止于至善,做到了此心光明,然后才能称之为圣。
心学里提到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格物“就是去人欲,也是事上练,“致知”并不是通俗理解的知道,而是良知;知行合一,说的是内心的良知和外在的行为要保持一致,不欺心,这就是存天理。
在龙场为什么说王阳明悟道了?
那是因为王阳明终于在痛苦的思想之海,找到了自己思想的原点,找到了自己思想体系的第一性原理”心即理,致良知“。
一个思想体系能不能持久有生命力,关键在于构建思想体系的基石是否足够正确,心学抽象到极致就是良知,而良知代表了宇宙的意志。
在这点上,王阳明给思想的世界,敞开了一条光明大道。
心学和理学最大的区别是,心学是一步到位的,通过”致良知“这个思想核心,不断构建和推演心学思想。
而理学则相对笨重些,格物需要一件一件的格,浩如烟海的万事万物,让追寻它的人心身疲惫,心无归处。
心学是科学的,也是唯心的。
科学是指心学建立在一个正确的前提,然后不断推演,强调事上练,强调知行合一,这就是实践出真知;
唯心是指心学受限于每一个接收者自身,受限于思维、眼界和意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同人操作起来,效果也不尽相同。
王阳明成圣之路,是他把心学应用在军事领域上,为万世开太平的实践。他运军的心法,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虚虚实实,直击本质。
这些都是他在心学上的洞察,和致良知的结果,进一步扩大了心学的影响力。
军事决策的唯一标准就是致良知,这个标准厉害的地方在于,顺应了意志,就顺应了趋势,顺应了趋势就能预测,能预测就能事前算赢,运筹帷幄。
所以,王阳明每每得手,捷报到来时,他还在气淡神闲在给弟子讲课,淡淡回了一句知道了,好像事前就知道了结果一样。
心学并不仅仅是唯心的,也有科学的地方。
在追寻真理的路上,王阳明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路径,一套方法,后人可以不断在这条路上挖掘思想宝藏。
越到现代,科技越发展,唯心和唯物的边界逐渐模糊,比如量子科学中提到的,观察就存在,不观察就不存在的现象,那你说,这是唯心?还是唯物?
不管怎么样,不管唯心,还是唯物,都不过是攀登真理之峰上的两条路径罢了,但它们的终极目标都是一致,就是不断逼近真理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