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想法读书

杨绛:“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

2019-04-17  本文已影响63人  eb7d2c4e8abe

珈若书院

2016年5月25日凌晨,一位白发苍苍,充满智慧的才女去世了。

她就是杨绛先生。

百年人生岁月里,她沉淀了无数的智慧,她柔韧、坚定而强大。

百年人生岁月里,她著作等身,《唐吉诃德》、《诚心如意》、《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等作品家喻户晓,给无数的人带来心灵与思想的震撼。

而关于读书,最响亮的还是她说的那句:“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

想得太多,会让自己走入虚浮,让人感到空虚和无聊,让人对于周围的认知变得浅薄和浮躁。

而读书,则会让人变得踏实,变得思维清晰,变得沉稳而平和

现在很多的平台都会发许多推文,不停地推出类似《精读xxx本书》的课程,也有名人推荐他们读的书,但面对如此庞大的“推书量”,我们该何去何从?

其实那些看似高大上的书单并不一定对自己都有用。

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面临的问题不一样,而且思维的高度也不一样。正因为这些个体差异,别人觉得很好的书并不一定对自己有益。

但阅读,总的来说是有门槛的,就像爬楼梯一样,得一阶一阶地上,它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

1

那怎么去判断自己处于那一阶层了呢?

回顾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少年”阅读期

在我们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让我们读课文,朗诵,默写,这让我们有了基本的阅读量。而小学教材里的文章纯净而美,让我们幼小的心灵种下这样优美的阅读种子,而通过我们的记忆和感知来积攒自己阅读的土壤,等到土壤一点点积累,我们的阅读种子也就开始慢慢生根发芽。

在这个阶段里,不需要有太多的目的性,你尽管去读,喜欢的文字多吟诵,自然就背下来了,你感受到的是一片安静与美。

2、“青年”阅读期

当你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普通的文章已经不能给你带来太多的感触,那是因为你已经洞穿了许多作品的写作方法和情节,就好像吃饭一样,你知道这些东西对你来说没什么营养,吃了之后不能长养自己的心灵。

于是,你就需要去读一些国学经典或者读一读古文。例如,回想初高中的文言文,尽管当时你是很痛苦地将它背下来了,但当你仔细去体会、去涵泳,你会发现里面的思想、世界观都与先前读的东西都不一样。

等到这个阶段,你或许会从里面看到自己未来想要奋斗的方向,或许会让自己更加坚定自己的梦想,或许思想更加广阔,能将心比心。

2

3、“成年-明志”阅读期

古人说:“不读史不足以明志。”而要达到读史的这个阶段,需要你前期大量的积累。

富兰克林说,几乎一切有用的知识,都可以通过历史来获得。歌德说:“不能汲取三千年历史的人没有未来可言。”

当你已经有一定的志向,就要朝着这个方向去看看古往今来的人面对这样的选择时是怎样处理的,有哪些地方自己可以借鉴。

在这个阶段的人,品味是高雅的,内心是安定的,他们是社会中的佼佼者,他们有思想,有智慧,能透过事物看到更深层的事理。

但同时他们的心中也是忧虑的,为周围、为社会、为国家,虽然他们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他们不会只看到短期的利益,而是更关心长远的价值。

4、进入思想领域

当一个人达到这种水平,说明他对自己的思维和心智已经训练得比较到位了,他的思维领域里不再关注名利与金钱,他们关注的是事物的持久性。

他们希望能有一个平台让他们施展才华,能为这个社会做一些贡献,他的思想是系统的,在遵守社会法律的基本条件下,他有他独特的价值判断体系,而这又与顶级精英的思维相似。

3

5、自建独特的思想系统

达到这个水平的人,实在有些稀少。这个阶段的人,他的视角是深邃的,他能将所有的知识融汇贯通,就像孔夫子的学生颜回那样,他能以一知十,他能站在最高的视角俯视所有的问题。

也许,在这个阶段的人,所有的问题对他来说都不是问题。

也唯有达到这个阶段,才能像颜回那样,居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

读书就是这样,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却对你的灵魂深处修修补补,让你成长和独立,长成为一个充满智慧的、幸福的人

读书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在时代进步的阶梯上。

如果你说,读书又不能发大财,还浪费时间......那我只能回答说,不读书不仅不能挣钱,还真正地浪费时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多读书,多体悟,才能体会其中的妙处 。


小结:

1、读书就像爬楼梯,得一步一步上去。

2、大致可以划分为五阶段,分别是“少年”阅读期、“青年”阅读期、“成年-明志”阅读期、进入思想领域最终自建独特的思想系统。

3、本文是笔者看一篇阅读方法的文章所做的笔记,结合自己的思考整理成文,也算慢慢运用学习的理论和方法。

4、读书是一生的事,不能急也不能太功利,我们一起慢慢走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