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罗斯蒙德《有效管教指南》读书笔记:有效管教七大法则
图书馆里,无意中邂逅了美国心理学家约翰•罗斯蒙德的《可怕的两岁》。读了之后,收获很大,被老心理学家约翰•罗斯蒙德圈粉,买了他的另一本书《有效管教指南》。
新书到手后,一字一句的细细品味,颇有一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触感,在纷纷扰扰、五花八门的育儿观念中,它犹如一股清流,让人瞬间明白,育儿就应该这样。
《有效管教指南》中,每一个章节,都用无数的智慧、无数的神奇招数,教你和孩子交流,教你正确的管教孩子。
约翰•罗斯蒙德《有效管教指南》读书笔记:有效管教七大法则今天,分享的是第二章:有效管教7大法则
一、 老大是怎么说话的
把一个小捣蛋变成一个成熟的人需要有效的领导力,而另外一个培养孩子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无条件的爱。
一个好的领导一定善于运用奖励和惩罚吗?有效的领导力一定需要清晰明确的执行力吗?当然不一定。有效的领导主要依靠良好的沟通技巧,他们的能够激励人心,且极具权威。高效的领导者自信、勇敢、拥有远见卓识,他们说一不二,言出必行。领导不会解释他们为什么做出一个决定,他们会对根本原理做简明扼要的阐述,因为他们清楚,对原因做出事无巨细的阐释是不自信的表现。
你尝试我在与你的孩子沟通时用到“老大讲话“吗?你曾经权威的讲过话吗?你果断坚决吗?你会坚持你的理念吗?你会避免解释吗?
当父母地内涵:父母地权威只是为了帮助孩子成为他可能成为的最好的人,这首先需要爱和领导力。当孩子离开家并且成为一个成熟的人生活时,你会发现你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二、 把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
扼杀坏习惯需要你按照以下要求行事:
1、 话只说一遍。不要多次重复指令或提醒孩子,他们都很聪明。
2、 时机正确时再行动。延后惩罚时间,你需要做的不仅仅是详尽地描述孩子的不当行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孩子自然会明白他的所作所为与所获惩罚之间的联系。
3、 杜绝“刑责相适应“原则。这种惩罚方法的精髓是,如果一个孩子所犯的等级是2,惩罚的等级就应该是7.这是为了防止孩子犯错误的等级从2上升到7。
是的,惩罚会让孩子感到难过,但总比孩子和父母双方都争得面红耳赤要好吧?
三、 痛苦法则和教父法则
痛苦法则:如果孩子是有能力感受痛苦的,那父母们就没有必要为了那些应该由孩子感到痛苦的我问题而感到痛苦。
只要自己惹的事没有给自己带来麻烦,孩子就不会解决问题。当父母理解这个原则之后,就可以制定一个“邪恶透顶的计划“来让孩子痛苦。
父母们要变的坚定,当父母向孩子们证明他们一定会说到做到时,他们就是更加坚定的父母了,在孩子眼里则是更“吝啬小气“的父母。
一个彻头彻尾的“吝啬鬼“是不会改变心意的,孩子改变不了父母,只能改变自己。只有把痛苦施加在孩子身上,他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在完全的“吝啬鬼“和开心的孩子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科学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最快乐、适应能力最强的孩子通常都是最懂事的孩子,这绝不是偶然。
教父法则:为了使用痛苦法则,你首先要给这个不懂得承担责任的捣蛋鬼提出一个无法实现的条件。
只有面临极其严重的后果才是警告,才能让人终生铭记,任何无关痛痒的劝说都只是浪费时间。你身边肯定有调皮捣蛋、不听话的孩子,他们看起来快乐吗?肯定不,他们好像总是被乌云围绕。你的身边肯定有乖巧听话的乖宝宝,他们看起来又是否开心呢?其实不用看也知道,因为乖巧听话和幸福是连在一起的。
四、 裁判法则
裁判法则:孩子犯错后,父母不应该威胁、警告、给机会或是谈条件,而是应该间接平静地指出“犯规“,然后给予惩罚(依据痛苦法则和教父法则)
当孩子肆无忌惮的挑战你的权威时,裁判法则会给你带来福音。孩子们会清楚地知道老爸老妈会言出必行,因此,对父母权威地挑战会越来越少。这意味着以后的牢骚、抱怨、愤怒、哭闹、任性、请求、争吵和任何其他形式地挑衅都会减少。
还有,实施裁判法则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只有长时间的坚持才能让你的孩子停止挑衅和违规行为。
五、 盘尼西林法则
不要把缓解和治愈混为一谈。如果你在症状缓解时就停止治疗,那就很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复发,而复发问题通常比原始问题棘手的多。
一位母亲曾经写道:“当然了,这一切都很不容易。在经历了一天换奶布、做饭、整理房子和奔波之后,继续坚持原则会让人们懊恼、疲惫,父母很有可能在此时放弃原则。教养孩子时放弃原则非常困难,但这也是它重要的地方。由于父母们在教育孩子时不愿意惹麻烦,已经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所以尽快采取这种方法吧!这会让你的孩子更加听话,也会给你以后省去不少麻烦。“这位母亲说得非常正确。
六、 一次解决一个问题
如果你有一大堆问题,最好不要一次性解决3个以上的问题;如果你的孩子还是小学生,那也最多只能一次解决5个问题。大部分的情况下,尤其是对于学龄前的儿童,一次解决一个问题已经够你喝一壶的了。从你认为最简单的行为问题开始着手解决,解决完一个问题之后再去解决另外一个。最简单的行为问题解决起来成功性更大,而一个积极的结果可以转化为积极的态度和领导力。
七、 适当管教法则
适当管教原则:适当的管脚不一定养成适当的行为。
是孩子塑造了自己。即使父母是良好的道德榜样,并且严格教管孩子,孩子也可能会用他学到的本事去做不好的事情。这就是父母永远不要说“我的孩子永远不会XXX(不好的行为)”的原因,这是自欺欺人。不管你教育得有多好,孩子始终有做坏事的能力。如果你接受了这一事实,当坏事来临的时候,你就不会陷入绝望,能够平心静气地去处理它。同样地,一个在父母酗酒和被虐待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在他长大后可能会决定,创造出与原生家庭完全不一样的家庭。
适当的管教会让孩子更好地决策,而另一方面,适当管教,还可能使孩子更坚定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令人沮丧的是,永远不可能提前确定孩子以何种方式互相何处。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孩子不服从管教,父母该怎么办呢?
我的答案是:父母应该尽可能地爱孩子,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尽量少管孩子并今早解放他们(比如让他们入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