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学习读书人物

年少不懂鲁迅——读陈光中《走读鲁迅》

2016-05-27  本文已影响292人  等候河马
文/等候河马

鲁迅的文章大多晦涩难懂,但学生时代好像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偏爱鲁迅,逢鲁迅必然要求背诵。当然背诵留给我的回忆并非仅仅是痛苦,它让我多年后研读鲁迅前,依然能想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想起闰土、祥林嫂、刘和珍、孔乙己等这些鲜活的人物和故事,好像那便是少年和往事。

以往看鲁迅,知道他是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知道他生于绍兴,终于上海,一生漂泊;知道他喜“二萧”不喜胡适;知道周树人、周作人和周建人兄弟佳话;知道他遗弃朱安而携手许广平的风流韵事。世人往往因为其伟大而用崇高的标准来衡量他,可世人需要走近鲁迅,以平凡人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鲁迅。

一生漂泊,城市于鲁迅是机遇,是选择,是注定。鲁迅一生在国内居住和生活过的城市主要有绍兴,南京,杭州,北京,厦门,广州,上海7座城市。他一生数次搬迁,有些是因为相聚,有些是因为逃离。

绍兴时,他经历家门落败的辛酸,被母亲逼迫成婚的苦楚和对朱安的歉疚与无奈。

南京时,他从江南水师学堂转投矿路学堂,继而远赴日本学医,后又弃医从文,青年的鲁迅带着自己的热血抱负与现实的社会相撞,莽撞而愤怒,南京没有给他爆发的出口。

北京时,“鲁迅”在北京绍兴会馆经历苦闷和消沉后诞生,终于在“五四”前夕发表《狂人日记》在沉默中爆发;走出会馆,鲁迅走进了八道湾胡同,从长庚启明到兄弟失和,数十年手足情分在此化为烟尘,从此背向而行;鲁迅逃离八道湾后带着母亲鲁瑞和朱安迁入砖塔胡同,在无奈的忙碌中,鲁迅借《祝福》为朱安,为母亲,为无数与她们同样的妇女表达了悲哀中的祝福;从“老虎尾巴”到女师大,“鲁迅师”在这里遇到“广平兄”,谁能想到笔锋似戟的鲁迅竟也会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千般柔情。

厦门时,鲁迅压抑多年的情感终于爆发,犹记得读到此处,看到鲁迅和许广平在火车上给彼此的书信,仿佛大学时不停互发短信的少男少女,不禁感慨,原来,每个人在爱情里都一样啊。

广州时,我一直觉得鲁迅去广州并不是因政治或顾颉刚的缘故,而是缘于期盼与故人相见,陈光中说:想必那些无端拔高鲁迅的人们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他那朗朗上口如同警句般精炼的文字,居然是一段爱情感言,与“革命”全然无关!

上海的景云里,鲁迅公园,拉摩斯公寓,鲁迅在上海经历了刀丛下的躲避,在上海迎来了海婴的出生,也在这里画上了人生终点。

读完本书,犹记得陈光中文中描述:“鲁迅一生屡经浮沉,而最惨痛的影响或伤害,却往往来自至亲至爱的家人!”“只有当你真正了解了鲁迅那特有的人生,了解了他所经受过的那些耻辱和艰辛,你才能真正读懂他的内心,才能明白他在生命接近终点的时候为什么会说出那样惊世骇俗的话——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终于读完本书,此刻我坐在浦东图书馆的自习室内,望着窗外行人车辆匆匆。不知鲁迅独坐桌前写作时内心是否也会有这般孤独的心态,我喜爱这孤独,喜爱这孤独所带来的自由和勇气。


相关阅读

下一篇:缓慢地前进,走得更远——读Rachel Joyce《一个人的朝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