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9

2018-12-03  本文已影响0人  等风来hfqz007

本周主要阅读的是第八章——《学习的认知观点》。学习是一个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是对学生已有理解的延伸和转化,并不是简单地在头脑中的白板上形成联结。而是在追求目标时,主动选择、实践、注意、忽略、反省并做出许多其他的决策。

知识内化的前提是记忆,在一堂课的教学中学生记住的多少,意味着课堂效率的高低。高效率的前提是注意,并将接受到的信息进行加工;而学生能否成功地进行加工取决于已有知识的数量和质量,如果已有知识储备不足,那么不管学生怎样努力,怎样集中注意力,都不会取得成功。但是作为教师,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维持注意力是非常必要的。

记忆过程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不同年龄段的不同的孩子,有着截然不同的能力,教师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记忆。同时采用视觉和言语形式加工的信息,最易于学习。形象化记忆是有助于记忆效果的。教师鼓励学生以多种方式来帮助理解,比如图片和解释,并且要直接教给学生如何认识图解,以及自己如何画图。当学生的知识储备已经到了一定的量,就会形成自己的认知观,这将会帮助他们成为内行的学习者。自动化技能的发展需要经历认知、联结和自动化三个阶段。作为教师,应该添加一些真实情境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习,如何去表现一个技能,而且有助于学习为什么,以及什么时候去表现。

具体联系到我们自己的工作实际,有的时候我们也会经常发现,好像学了的东西忘记了。学过了的东西感觉学了很多,但是很快又都忘记了。

首先,我们的大脑产生错觉,自以为接触到的东西就已是存储到大脑里的知识了,就以为是自己学会的了。自以为记下了就可随时调用,殊不知那只是水中花,这样的知识并没有在我们脑海里留下记忆,只是浅浅的留下一个轨迹,不经过几个来回反复,休想留得住。

其次,记忆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工作记忆一次最多能记住5-7个信息。想要保留这些信息,得需要让这些信息反复活跃起来,也就是得间隔重复,反复排演,否则这些记忆就会被挤出工作记忆,腾出空间用以接收新的信息了。长期记忆就是一个仓库,在工作记忆区的信息经过间隔重复,反复多次,需要一个这样多次重复的过程,才会被存到长期记忆。即使被存储到长期记忆里,也得要定时回访,才能在需要的时候自动想起。

再者,如本文所述学习的知识,没有和自己建立直接的联系。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学,没有想过学这些东西对自己有什么帮助,或者可以解决什么问题。许多研究证明了,人们更容易记住与自身有关的信息。因此,把所学内容赋予与自己有关的意义,就是尽量和自己扯上关系,这样才会记得深。

以上的每一点,都在说明,之所以没有让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没有形成长期记忆,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没有应用知识,知识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老话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