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生命只剩下三天,真正在乎的又是什么?

2018-03-02  本文已影响0人  方子木兰

     今天忽然得知一个令人悲伤的消息,一个我们科研领域建树颇丰的一位良师去世的消息。大家都都很吃惊,因为他年纪并不是很大。大家回忆着他的和蔼睿智、曾经听过的他的讲座、上过他的课,甚至有的课题选题就是从看他的文章开始的。

     实验室里最拼的、经常熬夜的师兄深受触动说要多休息,不能在不顾自己的健康了。

     有时总是给自己一个又一个线,在科研的领域,要在30岁之前发几篇牛的文章,在35岁之前申请到青年自然基金,在40岁评上杰青、然后评院士……  

   亦或是在多少岁赚多少钱,收获怎样的地位……

    总是在不停的追赶,追赶,在这个焦虑的时代,仿佛只要慢一点就错过了一切。

    还记得中国好声音里面,叶清炫演唱的《从前慢》让大家眼眶湿润。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不知从何时起,大家都这么急,不是我们主宰生活,而是生活绑架了我们……

2011年,32岁的复旦女教师因癌症去世,2016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赵永芳猝然病逝,正值壮年的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意外辞世……

也许只有在生命的面前,大家才愿意放慢自己的脚步。

在生死面前,你会发现,名利地位,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假如生命只剩下三天,真正在乎的是什么?

李开复在生病期间曾经说道希望当初有勇气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别人希望我过的生活。希望当初我没有花这么多精力在工作上。

我并不是说因此就虚度人生,不去追求努力,不去奋斗。

而是真切的去体会生活,而不执迷于某个点。不是为了那个必须的指标,去真正享受达到过程的生活的点滴。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去倾听自己的内心。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本苦难重重,而人的欲望无限。去接纳,去感恩、去面对、不抗拒,不回避、慢慢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