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孩子总是不听话?看看这本被600多万人推崇的教育经典怎么说

2021-10-22  本文已影响0人  君君Celia

英国教育家伊罗丝说,“如果有人问我,教育孩子需要哪一种资格?我会说那需要异乎寻常的耐心和适量的爱心”。

当代父母为了教育孩子可谓是“操碎了心”。但是即使看了诸多教育经典,仍然不敢保证能教育好一个孩子。

孩子之所以难教,很大程度上是父母不知道如何处理孩子的“不良行为”。

美国作家尼尔森的《正面管教》发行30多年来,被翻译成16种语言销售超过600万册。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正面管教已经成为“黄金准则”。

那么,什么是正面管教,又应该如何进行正面管教呢?

01  正面管教就要“和善而坚定”

和善就是既尊重孩子又尊重自己,坚定就是要保持自己的原则。

很多家长错误的以为和善就是放纵孩子,就是满足孩子的所有需要,但这其实不是和善,而是娇纵了。

比如当妈妈做好了早餐,而孩子表示自己不想吃。

如果是娇纵型的妈妈,就会再给孩子做点别的,一直到他喜欢吃为止。

如果是严厉型的妈妈,她就会用自己的方式“说服”孩子把早餐吃下去。如果最终孩子还是没有吃早餐,并且因此挨了饿,她就会开始说教:“我早就告诉你……”

很显然,这两种方式都不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吃早餐的习惯。

那么懂得正面管教的妈妈会如何做呢?

她不会去试图说服孩子,而是尊重孩子:“既然你现在不想吃,那午餐时再见。”

孩子没吃午餐,中午自然会饿,他回来告诉妈妈“我饿坏了”。妈妈也不会去说“我早就告诉你……”这类的话。而是会安慰他“我相信你会挺到中午的。”

这样经历过饿的小朋友,下次就能记住要好好吃早餐了。

所以所谓的正面管教就是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但是也会守好底限,要让孩子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02  让孩子承担后果,才是好的“惩罚”

中国人迷之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很多70 80甚至90后都是被父母“打”着长大的。

但是殊不知这样的打,往往偏离了初衷。

很多网友讲过这么一个故事:小时候读列宁的故事,列宁打坏了姑妈家的一个花瓶。他向姑妈承认的错误,姑妈并没有批评他,还夸他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这位网友也打坏了家里的一个花瓶,于是告诉了妈妈。但没想到妈妈竟然打了他一顿,从此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了。

所以不当的惩罚不仅会伤了孩子,甚至会起到反效果。

最好的惩罚方法就是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比如,孩子起晚了,迟到了会受到老师的批评——这就是自然后果。

家长只需要决定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

朱莉的妈妈以前总是唠叨,让她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洗衣篮里,但朱莉对这些唠叨没有反应。

于是朱莉妈妈就告诉朱莉,她只会洗放在洗衣篮里的衣服。如果朱莉没有放进去,就要承担继续穿脏衣服的后果。

这样一来朱莉就渐渐的养成了好的习惯。

很多家长在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的时候,忍不住会心疼孩子,并且为此打破自己的原则。比如朱莉的妈妈在一开始的时候,看到女儿苦恼的样子,就又忍不住为女儿洗了衣服。

但是这时候的不忍心,除了助长孩子的不良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帮助。

03  家长的管教是否有效,主要看满不满足以下4个原则

家长在选择某种教育方式的时候,可以和这4个原则相互对应,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合理。

第1个原则就是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是否做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鼓励。之后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自己回到了孩童时期,愿不愿意自己父母用这个方式跟自己说话。

第2个原则就是是否有助于让孩子感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有时候孩子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归属感。

有的孩子犯错就是为了寻求关注,认为只有关注他才有归属感;还有的孩子觉得只有别人都听他的,他才会有归属感。

对于不同的孩子,就需要父母有耐心去发现孩子背后的真实内心诉求,对症下药。

第3个原则是否长期有效?比如说体罚可能在短期内有效,但是长期下来则会有很多的负面效果。

第4个原则就是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能够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品格。

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为了使他们成为更好的人,是离开了我们,他们也能够健康幸福。所以,教他们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远比惩罚要重要得多。

有时候教育孩子就如同和孩子博弈,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赢得孩子,而不是要赢了孩子。

舒天丹说,教育孩子如育花,精心浇水施肥,呵护才能成功,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养好花,不懂得就要向别人请教学习养花的经验和艺术。

正面管教就是很好的方法,愿每个孩子都能感到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