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澜梦理事会点赞汇总理事会·成员推文内审通道

芒种杂思

2024-06-04  本文已影响0人  拾荒旅者

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走在雨中,身体不由激灵地打了一个寒战,已是初夏,却被这雨淋得颇感几分冷意。也是,又到了一年的芒种季。这个季节,于南方而言,进入初夏的同时,也正当淅淅沥沥的雨季。

这个季节正是南方插秧的季节,总能想起童年时故乡田间地头的繁忙景象:有的水田里,人们头戴斗笠,身披蓑衣,一只手扶着犁,一只手拿着鞭子,伴随着“嘿、啊”的驱赶声,驱使着水牛耕田。有的水田里,人们半弓着身躯,小心翼翼地将秧苗一株株插入土中。忙碌的身影在田间来回穿梭。田野里弥漫着泥土的芬芳,蓝天、白云、秧苗和农人们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和生机的美丽画卷。不知怎的,这一幅幼时看到的场景,在这样一个耕耘的季节来临时,总让我难忘。

陆游在他的诗《时雨》中吟到:“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这首诗的大意是:“到了芒种这个节气,雨很应时地下了起来。家家户户吃着香喷喷的麦饭,田野四处飘荡着悠扬的菱歌。我老了,也懒得下地干活,终日倚在竹床上。稀疏花白的短头发也不用梳理,好在这场应时的雨让人感觉很凉爽。庭院林木里传来各种清脆的鸟叫声,藤架上的花儿也散发着幽香。羽毛被打湿的黄莺也不离去,鸣叫着,好像在劝我喝一杯酒。好在现在天下太平,没什么事,四海的百姓都在忙于农事。在这太平年里,居于田野的老人也不穷困,他们都唱着击壤歌歌颂着太平盛世。”

“闲身自喜浑无事”,如此这般的淡泊清雅与超然世外,是陆放翁也是千百年来中国文人心向往之的精神家园。

写下这首诗的放翁,时年已经七十有四,自从七十岁那年被贬官罢职已然四年有余,作为一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从来没有忘记北伐,但是却一直在上表请进被贬、被贬后复职再被贬的路上,数十年就是这样循环往复。可生活中的放翁,却从来不曾忘记生活原本的样子,兀自在他的风月轩中达观而自得地按照自己的样子活着,因为在他看来,接受现实,活在当下,才能活得好。所以,他始终不忘吟咏风月,心甘情愿去做一俗人,不慌张,不苛求,在日出日落间,人间烟火中,安于生活,让所有的烦恼都化为内心的云淡风轻,或许如此,才是人生最好的解药。

所以,尽管他曾经历过“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戎马壮阔,一生却是仕少闲多,算来他在家闲居近30年,足有半生居于乡野,面对的多是平淡湖山,但生活却也算过得滋润。他娶有一妻一妾,除第五子夭折之外,其余六个儿子成年后都娶妻生子,且没有分家,开枝散叶,仅出现在陆游的诗文中的孙辈就有七八个,此外还有曾孙、曾孙女等,他最后活到了85岁高龄,在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绝笔后,作别人间。

芒种时节是听雨的季节。你看放翁的诗里,描述的大抵是雨天最惬意的时刻,庭院鸟鸣,花香幽幽,倚竹床而卧,静静地听着窗外的的雨滴声,半睡半醒间,竹帘半卷,一阵风吹来,让人何等安逸。

芒种时节还是青梅煮酒的季节。夏天即将来临,梅子已然成熟,放入酒盅,微火焙,与三两友人,撇去那曹刘的心机和计算,管他世间谁是英雄,且把酒言欢,酒酣耳热间,尽享当下之乐。

时光清浅,逝去的便不再来。如今的我却从心底里更愿意认同,这是一个希望与收获同时开启的季节,南方正是插秧,北方却是收麦,芒有所忙,种有所得。看,阳光雨露下,一切都在开始。一切都是新鲜的,万物竞相有序生长,此时种下的希望,便是未来一季的丰收。

人生是一条百态横生的路,沿途走来,成长也是沉淀。回味其中,其实会发现,纵然我们的生活不尽如人意,却也是四季交替,喜忧参半,总有定数,这才是真实的人生。

有时候想一想古人,其实他们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如放翁般,即便一生执念于北伐,却也从未怠慢过自己的生活。因为,他们拥有从缠绕一生的执念中迅速跳出来的能力,然后,用自己的身心去感知生活的本真和美好。所以,告诫自己,有空不妨学一学放翁的达观,爱此一雨凉便足矣。或许总有一天,我们也将变得波澜不惊。

图片源于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