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杂谈(6)
5月16日 父亲的“背影”就是一座大山
儿子第ー次出远门时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那是儿子初ㅡ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西北民族风情游。这天一大早,我帮儿子提行李箱到学校去,学校里已经有四台旅游大巴等着,许多同学都已经来了。可能许多同学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出远门,来送行的有父亲,有母亲,有的甚至父母一起来。
离出发时间还有二十多分钟,本来父母帮小孩把行李放到旅游巴的行李箱后,就可以离开,可大部分的父母都没有那样做,他们站在旁边看着自己小孩排队,老师点名,导游讲解注意事项,然后依序上车。
车子开动了,父母们频频挥手,目送车子离去,直至消失在视野之外,才回家去。也许是同学们对于远游太期待、太兴奋了,他们不能体会到父母们此时此刻的依依心情,甚至有的同学会觉得父母太婆妈、太烦了。可要知道,这就是父母!还有一点,这些孩子们可能不知道的,先于你们到达旅游地的,正是父母的心!
这让我想起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名篇《背影》所描述的,:来送行的父亲坚持要去对面的月台为儿子买桔子: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
可以这么说,古今中外所有描写父子情的作品,《背影》是最质朴真实,最感人至深,最刻骨銘心的。只要你读过这篇作品,你可以忘记所有的文字和情节,但你不会忘怀那父亲的背影。
父亲的“背影”就是一座大山,蕴含着无穷的宝藏,放射出绵绵的能量。
可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主张把这么一篇感人至深的经典从中学语文课本中删去,理由是父亲的行为“违反了交通规则”。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做父亲前和做父亲后读《背影》,感受确实大不ー样。
理性杂谈(6) 理性杂谈(6) 理性杂谈(6)5月17日 中国缺乏的是逻辑启蒙
资深媒体人郭宇宽于2009年4月20日在《南方都市报》针对某名牌学府法学院的教授在媒体上发表欠缺基本逻辑思维能力的言论,发表了《中国缺乏的是逻辑启蒙》ー文,文章认为基本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做一个有分辨能力的现代公民的基础,也是从事一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郭先生指出,类似这位教授这样的言论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相当普遍。
郭先生接着剖析:问题的根子出在我们的教育体系和学术规范上。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体系强调背诵和考试,甚至重复和抄袭堆砌的出版,却不强调思考能力和严谨的创新。我们轻易地,实用导向地引进理论,引进主义,却没有用心去体会这些理论和主义背后的思想方法,那就是逻辑(logic),那就是推理(reasoning),那就是理性(ration)。
这种知道一堆名人名言就以为自己有了思想的态度,就像一个人能把《相对论》的每一个标点符号背诵下来,就觉得自己可以被称作物理学家一样。正是因为缺少深刻的思维方法的熏陶,我们的一些名牌大学的教授,才会不自知地说出逻辑完全混乱的话。
更深刻地认识到这个道理的,是当年的殷海光,殷先生在随国民党败退到台湾以后的反省中,痛苦地发现一个事实,他认为自己是“五四之子”,从五四开始,中国就有对民主和科学很时髦的讨论,谁都挂在口边,可为什么真正德先生、赛先生的精神却无法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最后他领会到,思想的引进并不是能背诵一整套言论那么简单,而是要真正认识以逻辑为基础的理性精神,他得出结论“自由的出发点是理性”,海光先生为此终生以传播逻辑学为己任。
传播先进的理论是好的,这并不是很困难,把这些引入中国,可以称作是可贵的思想启蒙。但启蒙不应该止于此,更深入的启蒙,我把它称作逻辑启蒙,它把基本的分析技巧,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本能,让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智者,自己能鉴别和取舍真假,用理性构建自己的认识,不被情绪和冲动所裹挟,也不被煽动和诱惑而操纵。
而直到今天,中国大陆的高校中依然没有普及逻辑学的教育……如果这样不断让缺乏逻辑思维的老师教育出更加缺乏逻辑思维的学生,并且用这样缺乏逻辑思维的教学体系,在不断培养和选拔人才,那么学术的前途忧矣,中国的前途忧矣。
郭先生发表的文章已经近十年了,但至今中国的逻辑启蒙(理性启蒙的基础)仍然没有任何发展,甚至有倒退的迹象,无奈!最近林校长有关读错音所发表的道歉信中因“质疑的价值”所引发的风波,就是逻辑不严谨造成的。
不管它了,缺少逻辑思维,生活照样继续。
本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中国有能力有必要提高学生的整体逻辑和理性思维水平,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其语言逻辑的作用,但实际上,反而大幅增加了古文的比例,增加了背诵和记忆的压力。
本来互联网的发展,可以给民众提供更多的平台进行讨论、平等辩论,但实际上,当一些热门事件发生时,在一些基本概念没有澄清,基本事实没有清楚时,左右双方就会凭着自己的感性认知和主观偏见,对骂起来甚至问候对方的母亲,典型的例如“爱国贼”和“卖国贼”的对峙。
本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有其前提条件,有其因果性,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有其发展变化的可能性,有其成功地方也有失败之处,但我们不去认真剖析和认识,却将之归结为“厉害了,我的国”等感性口号,导致极端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前段时间报道的多起中国公民在海外发生商业纠纷,却以唱国歌进行所谓的“维权”,就是这种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表征。
理性杂谈(6) 理性杂谈(6) 理性杂谈(6)5月18日 蛇口,能给我一个必须要去的理由吗?
现在由深圳市区去蛇口非常方便。蛇口,这个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曾经工作过的充满着浪漫与激情的地方,此刻却没有去走一走的霎时冲动。
蛇口,能给我一个必须要去的理由吗?
想当年,上世纪八十年代,无论是深圳本地人和外地来探亲旅游的人,蛇口,给人一个必须要去的理由,那就是“海上世界”。我相信当年到过“海上世界”的人,留下深刻印象不仅仅是大饱眼福的海景,更有一种说不清然而又浓浓的蓝色情怀。
夏天的夜晚,坐在“海上世界”旁的石椅上或海边的围栏上,任凭清凉的海风吹来,听着海水击打岸边的声音,不远处南海酒店的灯光,海面上轮船偶尔的鸣笛声传来,当年寻常不过的东西,现在想想,真是奢侈无比,特别是对热恋的小情侣而言。
现在的“海上世界”已经变成了“陆上世界”了,全然没有了海的感觉,现在要想找寻那种浪漫的感觉,恐怕只能到香港的尖东海旁去体验了,那是公认的情侣的圣地。
其实本来蛇口有成为深圳的“尖沙咀”的条件。海旁,离市区不远,即使是地铁开通前,交通也很便捷,外国人的聚居地,有着独特的异域风情等等。只不过是后来随着深圳的崛起,不进则退,蛇口逐渐被边缘化,被人遗忘了,。
而最重要的是,蛇口已然没有了那种“蓝色情怀”!当年崔健一首《让我在雪地撒一点野》让人们感受到冷与热相遇的畅快,而当年曾经在蛇口撒野的人们,也感受到了蛇口的海与岸澎湃与平静、开放与封闭冲击的激情,ー种“蓝色情怀”!
蛇口是中国的缩影吗?希望不是!对于撒了一把青春野的我而言,蛇口对我有着特别的意义, 蛇口是一个好地方!我希望着有ー天,蛇口,能给我一个必须要去的理由:蓝色情怀!
理性杂谈(6) 理性杂谈(6)5月19日 “蛇口风波”再启示
1988年1月13日,在蛇口招商大厦9层一个普通会议室里举行的一场“青年教育专家与蛇口青年座谈会”,座谈的双方,包括座谈会的组织者事先都没有料到,这个甚至没有太多“正式”意味的座谈会在事后引起巨大反响,通过媒体传播,它在全国掀起一场有关新时期青年思想工作的大讨论,讨论的实质甚至触及意识形态改革层面。海外媒体纷纷予以报道和评论,评述着这个座谈会的是与非,并将之视为中国的开放改革律动在思想领域的某种信号。这场座谈会后来被媒体称之为“蛇口风波”。
与会的李燕杰、曲啸、彭清一等3位专家均为中国青年思想教育研究中心的报告员,会上,蛇口青年就人生价值观念、爱国行为、青年人的自主意识、对外开放和体制改革等问题,与专家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激烈论战。
座谈会第二天,李燕杰任所长的北京师范学院青年教育研究所出了一份材料,给人形成该座谈会从头至尾充满了“明显的错误言论”、蛇口青年已经上“邪路”的印象。
2月1日,《蛇口通讯报》以《蛇口:陈腐说教与现代意识的一次激烈交锋》为题对这次座谈会作了报道,随后又连发数篇文章,批评3名报告者思想意识僵化。2月12日,《羊城晚报》报道了此事,“蛇口风波”的影响开始由南及北。
1988年8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7000字长文《“蛇口风波”答问录》,并就此开辟专栏展开议论。从8月8日起到9月14日该专栏结束,1531件信稿从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涌到人民日报社,其中只有17.4%倾向或赞同3位专家观点。自8月中旬到11月中旬,全国几百家报刊纷纷就此发表文章,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改进。
2008年,时隔20年,人们仍然乐意在对这起事件的回忆中,咀嚼着它所散发出的变革与发展的意味。有学者认为,事件蕴含了两方面的意义。
单从这个事件的本身来说,它透露出的信息犹如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3位老师当时是青年思想教育方面的权威,他们全国巡回报告,听讲者完全是一种受教育的身份。但在蛇口,他们却受到了青年人挑战。蛇口青年敢于提出意见,与3位权威进行思想碰撞,甚至发生辩论,这在当时甚至现在看来都是非常大胆的。因为当时蛇口青年不像内地青年那样在国营企业或者体制内的单位做事,他们提出质疑,不怕被扣上“落后青年”的帽子,也不怕因此被当成帮教、批判的对象,更不怕因此丢了饭碗。他们的举动有体制上的深层原因。现在想起来,那几个起来与专家们顶撞的青年,从思想谱系上讲,延续了某种“五四”传统,价值重估,勇于敢于挑战陈规戒律。
从更深一层来说,蛇口青年与3位思想教育家的争论,说明双方对生活的理解、对事物的看法乃至人生观、价值观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说明以前说教的那一套,在当时已经显得不合时宜,甚至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冲突。这种矛盾其实在当时的社会里普遍存在,但“蛇口风波”将这一矛盾事件化了。它引发人们新的思考:在新形势下,青年思想教育工作应该怎么做才更有效,怎样才能让新一代青年听进去?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才算正确?从某种程度上讲,从那个时代走来的青年们,他们确实需要某种契机,让他们冲破旧的思想藩篱,为未来的生活开辟新的价值支点。
(以上资料摘自网上)
2018年,时隔30年,“蛇口风波”会再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理性杂谈(6) 理性杂谈(6) 理性杂谈(6) 理性杂谈(6)5月20日 自由和健康
自然中什么最宝贵?
空气,
水,
生命由此而可生。
生命中什么最重要?
自由,
健康,
生命的意义由此而可成。
这是“鸡汤”,
这是营养的“鸡汤”,
不为别的,
只为好好的活着!
理性杂谈(6) 理性杂谈(6) 理性杂谈(6)5月21日 “只有批判中国传统文化, 才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邓晓芒教授在《论康德哲学对儒家伦理的救赎》ー文中说: 儒家伦理的根本问题是伪善,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因为儒家的伪善就是不可救药的了,我们可以结合对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也就是对一般人性的批判,来探寻对儒家文化中那些深层次的价值进行批判和拯救,“只有批判中国传统文化, 才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文章认为,人性中都有伪善的一面, 但康德的对人性的批判就其实质来说, 又可以看作对伪善的人性的一种救赎。这既适用于西方人性, 也适用于中国人性。
文章指出,两千多年来儒家对乡愿(伪善)的批判有个一脉相承的特点, 即都把乡愿看作是有意骗人, 向别人伪装成有德的假象, 却没有指出其中“自欺”的心理结构, 更没有看出它与一般人格的深层次的联系。
与之相反, 康德对伪善的批评则是从人性和人格中生来就伴随着的自欺结构入手的。自欺结构, 即虽然意识到道德法则本身的优先地位, 却凭自己的自由意志把它颠倒为其他目的的手段, 同时为这种巧妙的偷换而沾沾自喜、自欺欺人, 甚至还会道貌岸然地指责别人违背道德法则。康德将人的这种自欺结构称之为人性的“根本恶”。
康德揭示出人性中的这种根本恶到底是为了什么? 对于康德来说, 首先, 人性中的根本恶既然是根本的,就是不可能彻底克服和制止的, 那是每个人自己内心的事, 外人无法得知, 因而也无从着手;其次, 每个人固然可以通过反省和忏悔而意识到自身的这种根本恶, 但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将它从内心清除掉, 根本恶时时作为人的本然的罪性而存在于人身上;再次, 这种罪性也并不是只具有消极的意义, 而且正是人类道德之所以能够存在和进化的必要前提, 因为它时刻调动起人的自由意志来和自身的这种恶的倾向作斗争。真正的道德就是通过这种对自身的不道德的倾向进行反省、忏悔和搏斗而体现出来的, 而不是由人的天生的自然本性(注:向善的禀赋)来保证的。
儒家的大部分道德范畴在康德那里都可以保留, 但它们的根基应该变成理性和自由意志。而不是那种狭隘的自然情感 (孝悌等) ,并不是说, 人只要抱有一颗赤诚之心, 就可以做到完全真诚而没有伪善之意;而是说, 哪怕再真诚的人, 也有可能完全听任自己的直接感觉 (如同情心) 而忽视了将道德法则的普遍性要求作为内心唯一的动机, 这就不可避免地堕入伪善, 他的真诚总是要打折扣的, 甚至本身就是虚假的。那些通常会真心地以为自己是道德的, 甚至会有种自我崇高感的人, 他的“自以为是”更多的是由于一种道德上的自恋。
组织大家都来读经, 从娃娃抓起, 让几千年来的经典名句广为人知。但这种操作除了利用人们头脑简单 (特别是青少年) 而给人灌输一大堆教条之外, 基本上是一种扬汤止沸的做法, 即不但没有消除乡愿, 反而是促使乡愿广泛流行, 甚至为社会普遍接受的一种最好的办法。
康德认为,人性的善都是装(人为的或修养的)出来的,不必避讳, 也不必玩弄辞藻, 人不可能改变自己虚伪和自欺的本性;但这种虚伪和自欺不仅仅只是人的当下生存之道, 而且也是唤醒德行,引导人一步步过渡到信念,走向真诚的必由之路。当人们认识到这种自欺并且接受为常态, 就不再被这种虚伪所欺骗, 而是人人都具有了表演意识和反省精神, 在自己和自己的角色之间拉开了距离。我们不必骂某个别人是乡愿之徒, 我们每个人都有乡愿的成分, 但当我们意识到自己与自己扮演的角色之间的距离, 我们就有了努力接近自己的角色的余地, 而不再相信一步到位的“诚”。
这样一来, 儒家的道德观就不应再是那种自我纯洁感和自恋, 而应是包含有彻底的反躬自省成分。儒家伦理在今天日益走入困境, 特别是日益暴露出其乡愿(伪善)的本色, 其根本症结在于他们的人性观中缺乏自由意志的深层次根基, 代替自由意志的位置的, 是那种未经理性反思的“仁”“孝”“诚”“性”“理”“义”“礼”“廉”“耻”, 等等。这些范畴其实都还是有待于赋予理性的普遍性的, 是普遍价值的粗坯。但正如海德格尔所说, 去蔽本身就是遮蔽, 如果不经过这一番理性的加工和阐释, 其原始形态是注定要掩盖普遍价值的本色的。而这种加工在康德哲学里面可以找到最多的理论工具和资源。
康德基于西方基督教传统而看出了人性中的“伪善”这一根本恶, 而他为这一根本恶所设计的救赎之道(自由意志的选择)也可以为儒家伦理所借鉴, 由此而构成了康德哲学对儒家伦理的拯救。
对中国传统文化既要具体批判, 又要抽象继承。所谓具体批判, 就是像鲁迅那样对传统文化, 特别是儒家文化两千年所暴露出来的那种虚伪性作无情的揭露;而所谓抽象继承, 就是揭示出这种文化两千年来之所以得到大多数人民群众接受和认同的根基, 去掉由儒家伦理覆盖上去的遮蔽物, 而在普遍人性的基础上重新还原这些普遍价值的原貌。
只有批判中国传统文化, 才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要建立起对其范畴和概念进行理性分析、批判的机制,根据一些世界上普遍适用的价值规则,制订出行为准则,通过人的自由意志进行选择,这样才能弘扬其自身!
*康德说:“人总的说来越文明便越像个演员。他们领受了和蔼可亲、彬彬有礼、庄重和无私的假象, 而不用来欺骗任何人, 因为每个别人倘若并不那么认真对待这件事, 对此也还是赞同的。而且世风如此也是极好的事。因为通过人们扮演这种角色, 他们在整个漫长时期里只是矫揉造作出来的这种德行的假象, 也许最后会真的一步步唤醒德行, 并过渡到信念。”
*康德在讨论“恶的原则和善的原则共居”时提出, 一般所说的人性本恶或人性本善, 都是在人的自然本性中寻求某种现成的根据, 其实都是不能成立的, 我们能够确定的只是人性中既有向善的禀赋, 也有趋向于恶的倾向。而所谓趋恶的倾向有三个层次, 即人性的脆弱、动机的不纯和人心的颠倒或败坏。[1]这三个层次都说明, 人性的恶并不是先天植根于人性本身, 而是由于意志的不坚定、不纯粹和颠倒的倾向而后天导致的, 最终都要归咎于人对自己的自由意志的运用。康德认为, 最后这个层次即人心的颠倒是最根本的, 前两个层次所犯的只是“无意的罪”, 但在第三个层次上所犯的则是“蓄意的罪”。
基督教的性恶论和原罪思想是靠上帝来拯救的, 这样的救赎论是完全不适合中国文化的现有结构的。康德则不同, 他不是仰望苍天等待彼岸的救赎, 而是从人的内心寻找出路, 这就是人性中的三重向善的原初禀赋的理论。前面讲了, 康德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性恶论者, 当然也不是一个性善论者, 而是一个自由意志论者, 并且在这种意义上是一个可善可恶论者。这种立场给他带来了极大的解释空间, 而不是束缚在某个狭隘的教条之内, 把人变成物。前面重点讲了他有关人性中的根本恶的一方面, 其实他对与恶共居的人性中向善的禀赋也并不忽视。这种向善的禀赋也有三个层次, 即:“1.作为一种有生命的存在者, 人具有动物性的禀赋;2.作为一种有生命的同时又有理性的存在者, 人具有人性的禀赋;3.作为一种有理性同时又能够负责任的存在者, 人具有人格性的禀赋。”按照这里打了着重号的词的提示, 第一项是动物性, 第二项是有理性的即人性, 第三项是责任主体即人格性。
理性杂谈(6) 理性杂谈(6) 理性杂谈(6)5月22日 排队
前几天,看到深圳《晶报》报道:在热辣辣的夏日骄阳下,网红餐饮店门前的排队长龙蔚为壮观。这是深圳最近时常出现的画面。近年来,一些在网络上颇受热捧的网红餐饮店相继进驻深圳,成为不少市民的打卡必到之处,屡屡形成“排队奇观”,甚至出现花钱雇“黄牛”排队的现象。
这让我想起了改革开放初期,青春少年的我,在广州北京路新华书店排长队购买新出版的外国文学名著的情景。我在网上搜了ᅳ下,搜到ー篇《新华书店》小史,里面说到:1978、1979年,世界文学名著开始解禁。新华书店每天一开门,读者就争先恐后地进来。因为是‘逐步开禁’,新华书店里每天都有新书,每天都供不应求。”赵建平说,还有人连夜排队,想第一时间买到书,“那时阅读也是很神圣的事,有的人会特意包书皮,有的人要先洗手再看书。”
不同的时代,同ー的中国土地上,同是排队,其意义和价值有不同吗?从心理的角度分析,排队购买的是心里欲求的东西,其目的效果是心里的满足感,也就是幸福感。功利主义有认为,幸福感只有量的多少的区别,没有质的差异,也有认为,幸福感有质的差异。
购买并享用饮品、食品,刺激起人的味觉,获取ー种感官上的满足。购买名著,通过阅读,刺激起人的情绪、情感,激发起人的想象力、反思力,获取优美感或崇高感。
有心分析,无意区别。时代的不同,意识形态的变化,当代青少年可能更多地关注“小确幸”——微小确定的幸福。而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的青少年可能更多地拥有“高大上”情怀——高端、大气、上档次。
理性杂谈(6) 理性杂谈(6)
5月23日 娃们如何寻求“因果关系”?
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般而言,都是爱问“为什么”的问题儿童,那么娃们是如何寻求“因果关系”的?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他们在寻求“为什么”的答案时,往往运用的是:
(1)“猜想法”,例如,当老师和大人问儿童某个问题“为什么”时,常常听到儿童回答“我猜是……”,或者虽没有说“我猜是……”,可答案明显是猜想的。例如,东方卫视《潮童天下》2013年12月15日播出的节目中,主持人问一位6岁的小妹妹:“十二生肖动物是谁排列的?为什么当初不把鸭子、喜鹊都排在里面?”,这位小妹妹回答:“因为这个是上天的内容,我们人类又不了解上天的”。主持人问:“那你告诉我,你猜想一下十二生肖是在多少年之前就安排好的”,小妹妹回答:“当我们大家都没有出生的时候,天上的玉帝就安排好了”。
(2)“简单类比法”,例如当妈妈问宝贝女儿“小狗小猫需不需它们的爸爸妈妈的爱”时,她一般会回答“需要”,她是以人类的爱去类比动物的爱。
(3)“归纳法”中的“简单枚举法”,例如老师问小朋友“鸟为什么会飞?”,小朋友一般会回答是因为鸟有翅膀,并会举出具体的例如燕子、海鸥、老鹰等有翅膀会飞的鸟来证明。
(4)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往往会根据他们所知道的常识或知识不自觉地运用“演绎法”进行推理,虽然这只是初步和简单的,可是这种基础的逻辑思维能力却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例如,他们在动物园看到一只老虎被关在笼子里,他们明白老虎被关的原因是它会吃人。他们的推理是“三段论式”的,其过程如下:凡老虎都会吃人,这是一只老虎,它会吃人。又例如,老师问小朋友:“我们为什么要吃东西喝水?”,小朋友会回答:“不吃东西不喝水我们会很快饿死渴死的”,这是运用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如果人不吃东西喝水,那么他就很快会饿死渴死的”推理形式。
(5)中班大班的儿童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关系推理,例如:10元等于10个1元相加;20元大于10元,所以10元小于20元;20元大于10元,10元大于5元,所以20元大于5元等。
(6)目的论:例“人为什么有两条腿?”。答:“因为单腿站不稳。”、“因为人要走路。”等。
但是他们甚少会有意识地用到严密的“演绎法”和科学的“归纳法”、科学的“假设”进行更进一步的因果关系探索。这一方面是因为儿童的思维特点所致。另一方面是因为儿童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有限所致,许多事物或事件的形成的成因或原理,会超出他们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他们只能根据一些简单浅显易懂的常识或知识来进行推理。因此,我们不能要求让他们去寻求完全、精确、深入的答案,而是根据儿童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引导他们寻求通俗易懂、大概的解释就可以了。甚至可以多让儿童根据他们的理解说出原因,进行解释和证明。
培养孩子凡事皆问“为什么”的“溯因”习惯,通过“猜想法”、 “简单类比法”、“简单枚举法”、“简单演绎法”的运用来积累寻找事物因果关系的经验,为以后严谨和科学地运用“演绎法”、“科学归纳法”、“科学假设”以及运用形式逻辑去探索和寻找事物的因果关系打下基础。这在当今父母文化水平普遍比较高的情况下,应该可以做得到,关健是父母有没有这个意识,有没有这个决心去做!
逻辑思维并不是什么很难的东西,幼儿阶段巳具有潛质了,但为什么在中国至今仍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要发展,恐怕首先要“放下”几样东西:传统的感性思维方式,有用即“唯物”的思想,浮躁功利的心态,历史形成的的压制“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愚民方式(例如独尊儒术,读经考状元等),大众对现实心安理得的解读和接受(对“现实即合理”的误读)等。
理性杂谈(6) 理性杂谈(6)5月24日 如何滋养娃们的“创新意识”?
判断事件或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可能性、现实性、必然性,是我们认识事物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由于现代资讯信息业发达加上家长的重视,不少儿童很早就开始接触科学知识,因此他们对于理解和判断事物或事件的现实性不会太困难。可是毕竟年龄的关系,学龄前儿童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有限,他们能知道一些普通的常识和浅显的知识,会一些简单的算术运算,可是要让他们去找寻事物或事件的产生或发生的规律性,从而判断事物或事件的产生或发生的必然性相当困难,这需要老师或成年人的帮助和引导。
可是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让他们去探讨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可能性,在这方面却是大有发展的空间。尽管现代的儿童比较早熟,可是毕竟他们的童心和好奇心不容易泯灭,而且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世界。因此如何让儿童保持住他们这种可贵的童心和好奇心,如何引导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朝向有意义的方向发展,成为了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要完成好这个课题,就需要有好的方法。而让儿童在事物或事件产生或发生的可能性方面进行探讨,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儿童的“创新”意识。著名儿童教育家皮亚杰认为,“认知的可能性”在本质上意味着发明和创造。认知的发展也可以说是“向新的可能性开放”(皮亚杰《可能性与必然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译校者前言P17)。
让儿童在事物或事件产生或发生的可能性方面进行探讨,主要就是要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在学习过程中让儿童尝试去判断和推测“在什么条件或因素下,事情是不会发生的或必定会发生的”,“事情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生,但在一定条件下,将来可能或者必定会发生”、“丢掉目前已有的某个或某些条件或者没有某个或某些条件,事情将会变糟”、“改善或改变目前已有的某个或某些条件或增加某个或某些新的条件,事情将会变得更好更合理”等。
开发儿童在知识发展的可能性方面的思维,让他们逐渐萌发“创新意识”!
理性杂谈(6) 理性杂谈(6) 理性杂谈(6) 理性杂谈(6)
5月25日 要“辩证”地运用“辩证法”
辩证,形容看问题的眼光全面。指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的正确反映,即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辩证思维最基本的特点是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本质上系统地、完整地认识对象。
“辩证”一词为和制汉语,由日本学者根据西文翻译而来,有“争辩与证明”的含义。其英语“dialectic”可以拆分为前缀“dia”(交互的,两者之间的)和词根“lect”(发言),有“不同人交换意见”的含义。
历史上,不同形式的有关辩证推理的系统思想在印度文化圈和西方都有出现,包括苏格拉底方法论、印度教辩证法、佛教辩证法、中世纪辩证法、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塔木德辩证法(犹太教)和新教辩证法。
依照最早较为系统地运用“辩证”方法的苏格拉底的观点,真理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唯有基于理性(类似于逻辑,而不是感情),才是说服别人与及发现真理的正确方法,并且是一个人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他认为真理能够在讨论所使用的推理和逻辑中被发现。
(以上内容摘自《百度百科》)
“辩证法”博大精深,深奥难懂,然而它又象ᅳ匹野马,在人们的思维中不被牵制,在思想的原野上任驰骋。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辩证法”很容易被误用或者被滥用,陷入极端相对主义(价值虚无主义)、诡辩、狡辩的误区。
有一个段子形象地说明了“辩证法”的被滥用:有一个人昨天杀了人,警察第二天找上门,那个人说,那是昨天的我杀的,你们去抓他吧。
“辩证法”不是凭你的主观愿望和主观意志,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而是要有原则,有逻辑规范。我们应该回到苏格拉底的辩证法运用轨道上,要理性地(类似于逻辑,而不是感情)地运用“辩证法”。 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也就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的正确反映”。苏格拉底所说的“认识你自己”、“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的认识和审视的过程就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运用“辩证法”一定要在形式逻辑的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以及充足理由律的基础上进行,基于某个事物或事件的“实体”不变和ー元性,其“属性”可变和多样性的原则,对事物或事件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和综合,找出其发生和存在的原因、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其它事物或事件的关系,判断其发生和存在的偶然性或必然性,找寻其变化发展的可能性。
要“辩证”地运用“辩证法”,就是要“理性”地运用“辩证法”!特别要注意和警惕那么一些人,凭借权力或依附权力,进行“指鹿为马”的“辩证”!
理性杂谈(6) 理性杂谈(6)
5月26日 苏格拉底的“辩证法”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傅正所写的《四种辩证法,从苏格拉底到阿尔都塞》中介绍:
辩证法(dialectics)源出于希腊语“dialego”。在希腊语中大概有以下三种含义:(1)对话、交谈和争论的技艺;(2)推理;(3)运用某种语言或方言的技艺。其中,以第一种含义运用最广。按照苏格拉底的说法:推理(按:即辩证法)这个词就是由于人们聚在一起,共同讨论,按着事物的性质进行甄别而得来的。因此,有必要作最大的努力使自己准备好,对这进行充分的研究;因为这会使人成为最高尚的、最能领导人的和最能推理的人。
作为对话的技艺,辩证法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达关于事物的本性。套用苏格拉底本人的术语,这是“让言说本身产生辩论并导向普遍定义”的“精神助产术”。对话开始之初,并不是由一个现成的结论预先摆在那里,由言说者凭借自己的机辩而自圆其说。一切结论只有在对话的过程中产生,它是一个逼近和敞亮真理的过程,关于事物本身的规定性在对话的过程中不断显现。言说就是逻各斯,对话过程就是逻各斯的自我祛蔽。
在苏格拉底那里,与其说真理是以知识的形式被传授给对话者,毋宁说真理在对话的过程中开启和显现自身,作为对话参与者的苏格拉底在对话之初也是一个“无知者“。
从以上介绍,我们大致了解到苏格拉底的“辩证法”,是通过对问题的对话、讨论,澄清ー些来关的概念,从而来认识人自身和世界的的方法。下面举ー个例子:
有一回,苏格拉底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
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
苏格拉底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
“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
苏格拉底说:“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
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
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
“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说,因此要“认识你自己”。
允许并鼓励,并且在制度上和法律上保障人民进行对话、讨论、辩论,是建立一个理性社会的前提,也是“辩证法”的本质和目的。
“辩证法”的本质就是否定历史上和现实中那些不合乎理性的东西(具有普遍性、必然性、规律性的),其目的就是让理性得到发展。
许多人误读了黑格尔的“现实就是合理的”这句话,黑格尔这句话所指的“合理”是“合乎理性”,合乎普遍性、必然性、规律性。违反之,则是不合乎理性,也就是不合理。
理性杂谈(6) 理性杂谈(6)5月27日 不要盲目反对“形式主义”!
我们经常在媒体上或人们口中听到要反对“形式主义”,那何谓“形式主义”?我在百度上查了ー下,对“形式主义”(Formalism )大致解释如下:
1.片面地注重形式而不管实际的作风,或只看重事物的现象而不屑于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形式主义无限夸大形式的作用,否认内容的决定的、主导的地位;不具体分析事物的矛盾和不顾及事物的本质,只是按照事物的外部标志分类,取代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满足于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而不考虑事情的本质。
2.文艺创作中的一种倾向。文学、艺术或戏剧中专强调形式与技巧而不强调题材的表现手法。它强调审美活动的独立性和艺术形式的绝对化,认为不是内容决定形式,而是形式决定内容,从而否定内容的意义,割裂形式与内容、艺术与现实的联系。
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和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它的理论和创作实践都置内容于不顾,而把形式强调到一种绝对化的程度。它割裂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联系,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和方法。
(以上摘自《百度百科》“形式主义”条目)
我们经常说的反对“形式主义”大都是在政治和工作方法方面上的。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ー文中说:“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有可能开启了中国全面反对“形式主义”的模式。
我也查了《简明西方哲学辞典》(1985年12月第ー版 辽宁人民出版社 ),里面并没有“形式主义”这ー条目,倒是有“纯形式”解释: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纯形式”的概念,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形式和质料的统ー,而在某ー个特殊的事物中,形式是本质,是质料追求的目的,也是质料的动力。这样,质料就成为消极、被动的,而形式是积极主动的。因此,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就是ー种追求形式之目的活动,就整个世界来说,它的运动变化便是以追求最高的形式为目的的活动。这种最高的形式,是ー种没有任何质料的形式,又叫纯形式,或叫形式的形式,或称之为神。(见上书 P132 “纯形式”条目)
在亚里士多德这里,“形式”是ー种本质的,似于规律、规则的东西。
而在《互动百科》中则特别提到了通常人们所说的“形式主义”同“认识论”中的“形式化”方法有本质的区别,两者不可混淆。“形式化”方法是人们运用一定的符号系统来描述事物的形式、结构,揭示事物的客观联系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是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和深化。作为科学认识方法的形式化,并不否认内容和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
着重于使用符号、标记、或一些规则,去令得出来的结果与实验或其他计算的方法相同的行为,也可以称为“形式主义”。在数学基础中,形式主义与几种最精确的数学方法有关。普遍来说,形式主义就是在特定的、局限的范围中,纳入形式制度的努力;所有纳入形式制度中的问题,或在一些“可形式化”的范围中,都可以形式化地讨论。完全形式化,则多数在“电脑科学”的范畴中找到。(《互动百科》“形式主义”条目)
由此看来,“形式主义”也可理解为亚里士多德的“本质主义”或“规律性”、“规则性,认识论上的认识事物规律的科学方法。它具有对事物进行高度抽象化的功能,具有普遍性、必然性、规律性的特征。凡事物必有形式和内容,我们常说“形式和内容要统一”,它指的是,本质性的形式和表象化的内容要统一,本质要通过ー定的内容来体现,而内容要遵循ー定的形式来呈现。
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反对“形式主义”!我们反对的应该是那些伪“形式主义”的东西,是些“装”出现来的表面化的东西。比如,有些人为了应付“上级”的指示,而走过场,走程序,做些表面功夫,而不是真心实意、合情合理地“撸起袖子加油干”,甚至有些人完全脱离了事情本身的目的和违背事物本质的东西,为了自己的利益,处心积虑地“扮”和“装”,从而捞取政治资本。
我们也不应将人们重视适度的“仪式感”“看作是“形式主义”,“仪式”是人们追求事物内在的意义、价值、本质、规律性等形式的东西的一种外在的行为,它包括了一定的行为程式化和一定的具体行为内容。“仪式”能否达到追求的目的,很大程度上视乎其程式和内容是否合理、合节、合情、合时、合地。因此,无论是程式和内容,并非ー成不变,“仪式”本身也有调整和丰富的变化发展的要求。
理性杂谈(6) 理性杂谈(6) 理性杂谈(6) 理性杂谈(6)
5月28日 官员的心在哪儿安放?
以下是前北京市长、前山西省长孟学农的诗《安放》:
“默默地思量:心在哪里安放?总想总想把她遗忘——京畿西面的屏障,黄河,太行,汾水吕梁,五台云冈……还有那3700万老乡!心在哪里安放?在烈火熊熊的太钢炉旁,在黑金滚滚的大同煤矿,在晋南改造黄土地的村庄,或是,在雁北那啃着光秃秃草根的牛羊……心在哪里安放?曾在江南水乡,塞外山梁,袅袅烟绕的庙宇,萋萋青草的毡房,或是,伴着大城市的美味佳酿,在妻子柔软细腻的胸膛,生活本来就惬意舒畅……心在哪里安放?流转的时光,叩拜着敬畏的上苍,即使是农田、工厂,即使是商店、学堂,莽莽苍苍,过过往往,民主文明富强,那是人类最终的理想。
我多想多想,让窑洞传出书声朗朗,孩子们挥就健壮的臂膀,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我多想多想,让母亲充沛的乳浆,缓缓地滴入孩子的口腔,婴儿在温暖的怀抱中成长。我多想多想,让干涸土地得到灌溉,淙淙之水在贫瘠的高原上流淌,泥土的芬芳、晨曦的阳光,绿色的情景成为并不苛求的向往。我多想多想,让鬓角斑白的老人,该吃饭吃饭,该上炕上炕,手中有余钱,家里有口粮。我多想多想,手拿把攥着命运的人们,事该干,福该享,冲就冲,浪就浪,舞就舞,唱就唱,五千年文明史再不让我们悲怆。
哦,北国风光,吕梁太行,民族脊梁,铜壁铁墙。黄河拍岸的浊浪,一代代生生不息的愿望,在三晋大地闪射出后发的光芒。
融入吧,像细小灰尘一样,冉冉升起悄然落下,覆盖在祖国的土地上,心,不需要安放,只要在难忘的地方,有山在呼唤,有水在荡漾,心,就在挥洒的过程中——发光、闪亮!“
虽然孟学农因处理非典不力从北京市长、因矿难从山西省长任上退下,当时一般人认为他命不好,挺倒霉的,但从这首诗中可看出,他虽似柔弱温情的心,却也有着一种坚强!对比看看那些表面坚强的人吧,他们的心是脆弱的、虚伪的,甚至是堕落的。
当官的,若把自己的心安放在厚厚的官服里,那你就与群众和生活隔离!抛开官话,脱掉官服吧!让你自己的心与百姓的心、与生活相贴近,官只是加在自己身上的责任,做个自律的人才是自己的自由,活得自在!心在哪里安放?心在自由中安放!
在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相当大程度上,有赖于官员阶层的有所不为的自律;经济的发展、民生的幸福,也相当大程度上,有赖于官员阶层有所作为的改革开放!为自己,有所不为;为百姓,有所为。官员理应如此,而不是为自己有所为,为百姓不作为,成为官僚!
理性杂谈(6) 理性杂谈(6)5月29日 “批判性思维”的养成要从“概念分析”开始
这里所说的“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事物进行概念分析、真假判断、合理推理的逻辑思维方式,“概念分析”,主要是指从逻辑思维形式最基本的单位——事物的“概念”为起点,对事物所蕴含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也就是人具有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概念是基础,人们通过“是”这个联结词来进行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结,形成“S是P”的判断,从而形成知识,然后又通过演绎或归纳方式,进行各个判断命题间的推理,形成结论,从而形成新的知识。因此,概念的准确性、清晰性对判断的正确性、推理的可靠性起着重要的基础性的作用。学习知识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概念的劳作”,亦即将杂多的感觉经验转化制作成概念或将已有的概念进行拆解分析。
“概念”是通过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来指称对象的思维形式,是代表某种对象的“符号”,其载体是词或词组。“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所指称的那类对象所具有的特有属性,它包括了对概念所指称的事物或事件的现象描述以及对事物或事件的实在性程度的度量和分析,它主要是通过“下定义”的方法来体现的;外延是概念指称的、具有概念所反映的那些特有属性的一切对象,亦即概念的适用范围,它主要是通过“分类”的方式来体现的。
“概念”所指称的事件或事物产生和形成会有一定的因果关系,需要找寻其因果性;而对“概念”所指称的事件或事物存在的模态亦即必然性或偶然性也需要进行判断和思考。 “概念 ”所指称的事物或事件 发生和存在也有其时间和空间条件要明确 。
“批判性思维”是ー种客观的、逻辑理性的思维,而不是主观的、感性化的思维,更不是ー种“权力意志”下的“大批判”!
澄清概念,划定概念的范围对于“批判性思维”很重要!
在ー篇《“逻辑课”竟然被中国教育无视数十年?!》的文章的【编者按】中说:逻辑是一种基础工具,教人如何正确地思考和表达。科学研究对逻辑的倚重自不必说,人生随时随地之言与行,都离不开逻辑。说话没逻辑,不能有效表达自己的想法;做事没逻辑,无法解决真正的问题。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大、中学阶段,将逻辑作为一种必修的通识教育。但在中国,作为通识教育的逻辑课,已经缺席了数十年之久。
不过也许虽然这样,逻辑以及“批判性思维”对于中国人而言可能真的是“不接地气”,真的并非那么重要和必要,中国的特色!
理性杂谈(6) 理性杂谈(6)
5月30日 思维力和想象力
一名二战美国飞行员写的寓言体小说《海鸥乔纳森》,是ー本很不错的有关人生哲理的启示的释放正能量的励志书。
书中第一部分,讲了海鸥乔纳森不断试验各种不同的飞行方法,他的同伴只用飞行来满足觅食的生活的主要需求,而乔纳森却认为飞行技能本身应该值得追求。然而,当他试验出高速飞行的新方法时,却触怒了鸥群的领袖,他们把他放逐到“遥远的悬崖”上。乔纳森在那里过着漫长而孤独的生活。后来飞来两只神秘的鸟儿,把他带到了另一个地方。在那里,所有的海鸥都来自愚昧的地球,都拥有卓尔不凡的、热爱飞翔的心。在那里乔纳森找到归属。
故事的第二部分,乔纳森学习一种新的飞行方法,这种方法关注的不是翅膀和羽毛,而是思考和想象。他很快超过了这个新世界的所有其他鸟儿,这时候他突然决定,他必须返回原来的世界。于是他回到那个“遥远的悬崖”。他要去引导和他一样的其他海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天生的卓越;帮助他们超越后天的、加诸自身的限制。
故事的第三部分,乔纳森召集一些被驱逐的鸟儿,开始教他们如何飞行、如何理解飞行。那些鸟儿学会了一些基本技巧之后,就和乔纳森一起返回曾放逐他们的鸥群。他们在海边练习,鸥群中的一些鸟儿终于也表现出学习的兴趣。当他们开始能够自学了,乔纳森就离开了。
以上是故事大纲,故事的寓意,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追逐梦想、追求完美、勇气、坚持等。其中有这样的书评:本书告诉我们,每个生命都有无数种可能,每时每刻都面临无数种选择,只有飞得越高,视野才越广越远,才能看清每种选择,才能 发现自己心中真正的梦想、渴望与激情。我们的现在既是选择的结果也是选择的起点。通过我们的选择,我们可以设计自己的生命,享受生命的喜悦。自由飞翔的海鸥乔纳森代表人类最深沉的梦想,最深刻的喜悦和最渴望的姿态。
而我认为故事最具哲理的是第二部分,飞行象征着自由,而人的自由的前提是思维力与想象力;人对自身的突破,需要思维力与想象力,而思维力与想象力正是智慧的核心和本质。
小说中有以下对话:“你们整个身体从翅膀一端到另一端,其实就是你们的思维本身,就是你们可以看见的有形的思想。你们要冲破你们的有形思维的枷锁。”乔纳森对他们说。一次,他对一位学生说,“你可以成为你自己。你有塑造真正自我的自由。就在此时此地,什么也不能阻拦你。这是伟大海鸥的法律,这是真正的法律。”
对于中国人来说,无论是个体和整体,所最为缺乏的,不正是这思维力和想象力吗?没有思维力和想象力,也就是说没有智慧,又谈何自由、突破、创新?思维力和想象力是自由、突破、创新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要实现自由、突破、创新,一定要有思维力和想象力,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德国大思想家康德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如果我们不按照一些最基本的原则或法则办事,则就会有以下很可笑的场面,一个人在使力挤公牛的奶,另一个人煞有其事地拿着一个桶来接。
思维力是指逻辑能力,包括数量关系和因果关系等关系的厘清;想象力是指联想能力,包括已有经验的回忆和联结,创造性的联想。
理性杂谈(6)让你的思维力和想象力飞吧!
理性杂谈(6) 理性杂谈(6)
5月31日 《曾经》
曾经,
对这片土地充满希冀,
不是高楼大厦的林立,
而是走向世界融合价值的步伐!
曾经,
对这种生活充满幸福,
不是山珍海味的饕餮盛宴,
而是自由曙光的照耀清新空气的环绕!
曾经,
已经曾经,
未来,
会是怎样ー个未来?
理性杂谈(6) 理性杂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