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十一(一)
前言:2018年11月,单位组织部分教师去北京十一学校参观学习。返校后,连夜写下此文,发表在当地教育杂志。
辗转十个小时的奔波,临近傍晚终于到了北京。一路无心欣赏风景,却被晨起时北京上空的“两会蓝”惊艳到了。抬眼望去,澄澈湛蓝的天空映衬着远处的高楼大厦,几株白杨灰色的枝丫自由地伸展在蓝天下,只觉得心境清明,天地皆宽。
十一学校的校门上没有学校的名字,中英文校名都镌刻在靠近校门南侧一栋楼的侧面墙体上,竖写的楷体中文和横写的英文端正大气,隐隐透出学校的王者气势。
正对着大门的是非常醒目的一组建筑,由三个外方内圆的立体图形组成,内孔为圆,外观为方,由小到大依次展开, 中间略有距离,红色为主色调,金色为边,很有层次感,也很耐人寻味。据说这组建筑是由学生独立设计完成的,暗含着“思方行圆”的校训,即思想方正可以有棱角,行动处世却要周全到位的意思。接待我们的老师引领我们来到了镌刻校名的这栋楼上,同事们即刻便被这栋楼名所吸引,远翥楼(Aspiration Building)。马上百度了一下, 翥(zhù)也,振翼而上,高飞也,有龙翔凤翥这样的成语。Aspiration[æspə'reɪʃ(ə)n],有道词典中的解释是“强烈愿望,志向,抱负”,一栋楼的名字就让一行人瞬间感到了这所学校的“高大上”。进入到楼内具体的接待地点“模拟联合国”大厅,大厅门外的两侧墙上,插着各国国旗,琳琅满目,很有国际范儿。
厅内的设备很现代化,有巨幕,还有各种舞台设备,应该是个多功能厅。接待人员表达了欢迎和简短的介绍之后,随后我们便开启了听报告模式。
首先给我们做报告的是郭学军老师。这是一个66年出生的女教师,但是看上去四十出头的样子。郭老师是十一学校课程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学校课程设置的顶层设计,她给我们做了学校课程建设方面的交流。她从课程设置和学科教室建设两个方面做了报告。
十一学校的课程是由国家课程,校本化课程和校本课程(选修课程)三部分。具体以英语为例,国家课程就是国家规定的人教版一到八册,校本化实施就是以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为基准,制定了各年级各学科的独立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适度补充。
比如高一制定了《高一英语学习指南》,每一个单元设计单元能力目标及活动设计细目,词汇细目,三级词汇讲解,词汇自我诊断,拓展阅读,Expanding your horizons 和Experiencing success等七个细目,使学习目标非常细化,是可操作性很强,更富有时代气息的拓展课程。
学生学完本学期规定的国家课程之外,还要进行这个项目的学习,高一高二的考试也是老师自主命题,就考学生本学期学的内容,考什么学生很清楚。
校本课程(选修课程)是什么呢?理科课程是分层设计,而文科课程就是分类设计。如数学可分数学1,数学2,数学3,数学4一直到5,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不同的层级。一段时间之后觉得不适应可以调级。由上而下只需写调级申请,由下而上却需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