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欺诈的故事

2020-03-13  本文已影响0人  邓昭君

昨天我们讨论了广告的投放渠道的变迁,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广告的展现方式。

早期广告依靠口口相传,传播速度缓慢,广告极尽夸张之能事也没人追究,导致了虚假广告的蔓延。随着电报和电话的普及,假冒伪劣产品渐渐让位于可靠产品,虚假承诺演变成自吹自擂,直到今天这样的广告依然随处可见。智能手机的普及信息的透明化,消费者更加理性,会将实际使用效果和营销承诺作比较,二者长期以来的不一致,导致了消费者对广告的不信任态度。

消费者不仅反感观看体验被中途打断,更厌恶受人摆布。

特别是受了欺诈广告的影响而产生购买行为,现有的营销欺诈有两种类型:

1.理性传播:因为市场越来越透明,消费者也相对越来越理性,在做出购买行为时常常货比三家,选择最优方案。这时候为了说服消费者,广告会把决策信息进行包装,筛选出有利于自家产品的选项,而竞争者占优势的选项并没有出现,用自己的优点去对比别人的缺点,最终使消费者做出购买行为。

“象牙牌”的广告就把这一理论传播用到了极致,比如先告诉消费者,好的肥皂可以浮起来,象牙牌肥皂可以浮起来,象牙牌肥皂就是好肥皂。一个典型的三段论,可是回过头来细想,清洁能力不是才是一块肥皂的核心竞争力吗。

由于这一理论的滥用,消费者更多的不是从商品的报告、详情页里面理解信息,而是更多的去看消费者评论和买家秀。

2.感性传播:跳出自吹自擂鼓吹产品特征的广告手法,瞄准消费者潜意识的欲望和需求,进行强有力的情绪感染,引发共鸣从而产生购买行为。

感性传播也叫情感操控,影响情感操控的主要情感有愉悦和痛苦。比如购买减肥产品是为了避免肥胖的痛苦,获得减肥成功的愉悦。

这一阶段人们的认知决定了体验的强度,在广告中创造痛苦和愉悦的感受,加深消费者的的认知,注定会成为有力的营销工具。

对人性的洞察,怂恿、逼迫消费者采取行动,但是在今天看来,这些手段已经失灵了,消费者讨厌受人摆布,情感操控会激怒消费者。

理性传播和感性传播这两种广告展现形式发展到今天,已经遇到了瓶颈。必须采用新的方式和消费者建立连接,这种方式就是故事。有创新精神的品牌将有机会用故事改变消费者看待世界的态度,如果他们做到了,就能够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