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良情绪
归根结底,不良情绪也是你亲生的。你可以产生好的情绪,当然也可以产生不良情绪。如果在平常的生活中你能产生大量的好情绪,那么即使生活中的挫折让你产生了不良情绪,也会淡化于好情绪的汪洋大海之中,寒冬之所以难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春天里我们没有作为吧。
挫折可能是生病、失业、失学、晋升失败、离婚、癌症等等。不要小看这些挫折,如果挫折持续很长时间,不断地带走我们的能量,很快我们的能量就接济不上了。一旦掏空了我们的能量,我们就会产生越来越多的不良情绪。本质上,我认为不良情绪的产生是能量能力不够满足需求所造成的,正如久病床前无孝子,孝子变成不孝是因为他能量耗尽了吧。如果我们在能量不够的时候能够降低自己的需求,如同飞机在没有油的时候把重的东西从飞机上扔掉,我们的不良情绪会相对减少很多。
这里还涉及到一个情绪与认知的问题。我们往往养成把事情的成败和情绪捆绑在一起的习惯,这个习惯很不好。成功了固然使我们快乐,但之前千百次的失败呢?面对挫折感的折磨能否还继续坚持到最后呢?其一,我们受限于自身的狭隘,对事情发展的复杂性往往判断失误,人生如戏,塞翁失马的事情时有发生,所以不要把事情看得过分消极。其二,如果我们把失败与不良情绪联系在一起,我们就没有勇气去冒险,而没有勇气去尝试去犯错,毫无疑问将过上非常平庸的一生。我们要能够把事情的成败与情绪的好坏分离,做到情绪上较少地受到事情成败的影响,或者只是短暂地受到影响。这里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国演义里的曹操三笑诸葛亮,即使在狼狈不堪的间歇里,曹操也能转换角色来嘲笑诸葛亮的预算不周,真乃是转换立场思维的典范。范仲淹的一首诗句很好地诠释了我的这个看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是做到有点难,除了刻意练习,别无它法。
在摆脱不良情绪的控制方面,如果能够采取系统思维,在心理生态系统和生活系统上进行缓冲结构预防,不良情绪对我们的冲击所造成的危害会降低很多。比如很多孤寡老人到了晚年,面对一盏孤灯,不由得悲从心来,如果这个时候儿孙绕膝,欢声笑语,不良情绪又从何而生呢?我们都是凡人,心由境生是常有的事情,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要有心去提前设计我们的生活环境,有意结交一些朋友,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在家里养一些鲜艳的花花草草,金鱼,甚至养一些宠物。当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这些七七八八的事情,充满了来自善友的欢声笑语,偶尔的凄凄惨惨戚戚就随它去吧!
不良情绪总是会有的,只是不能让它长时间地控制我们的大脑,人生若是完全没有了不良情绪,也许活着都感觉不那么真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