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亲情、爱情、友情、师生情等世间所有感情成长

阅读量不高,这六点一定要知道

2019-05-05  本文已影响9人  扮猫骑老虎

写作,无非是自我认同和读者认同。自我认同很容易实现,自饮自嗨自卖自夸,也能达到高潮。但是每个写作者要求并不止于此,我们更多需要读者的认同。

1、文章标题的重要性

可有时候读者看一眼标题,连打开的欲望都没有,里面写的再好又有什么用。

最近我发的两篇文章,一篇关于金庸、另一篇关于李咏。发出时间都很及时,但阅读相差何止十倍。如果有人说是文章本身的问题,其实不是。

阅读量的高低,反映文章标题的好坏;点赞数量,反应文章质量高低;文章评价多少,则反应读者是不是有意向关注你。

就这两篇文章而言,金庸那篇文章标题确实不好。可能有人认为读起来朗朗上口,和许多大号也很想相近。其实问题就出在这里,如果是两篇标题相近的文章,看完一篇绝不会再有欲望打开另一篇。

大号也有这种情况。前几天的文章标题是这样子的:

接着很快被删除了。很快同样的文章换了标题,重新发了一次。

大家都在谈金庸的江湖,标题都差不多,读者会不会打开文章,完全考运气。但后面的标题很新颖,虽然文章内容还是谈金庸的江湖。文章标题也是内容的一个很小片段,但豪不夸张的说,这样新颖的标题很引起人。

还有2016年王宝强事件,整个网络都在抨击马蓉。但是这位号主逆风行驶,抨击王宝强。当时我看完也很气愤,留言把她骂了一顿,但是人家文章内容说的确实有道理。

有时候,写文章就像是一场看不到对手的辩论赛。正方反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论证。就像为犯人做无罪辩护的律师,都需要足够的论证。能把死人说活才是最可怕的。

2、要做专业写手

前段时间接了某公司的文案,主要是写婚姻和分手挽回。虽说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但心里却是很抵触。自己的观点是:分手、离婚不挺好的嘛,为什么要挽回,怎么这个群体还有这么多人。

而我也向来很抵触《爱情保卫战》,不能理解那些惊人的、奇葩的爱情和婚姻。这些内在的心里感受,制约着我的文案。

在一起的有个姑娘,豆包,每周能被收录4篇文案,佩服之余,我就在研究她的文章套路。读起来平平淡淡,观点老套陈俗,事例无非就是些明星八卦。

而自己写文章呢?总觉的观点新颖,内容深刻,但就是不受金主爸爸的欢迎。非常纳闷,这到底是为什么?

后来豆包说,我们是专业写手嘛,对于甲方的要求尽可能去满足,很多人都会卡在这里。深以为然,思想没有高度的统一,又怎么打动甲方呢。况且世界之大,总有我们不能完全认同的事情,至少在写的时候,要完全的认同这类群体。

曾听过一句话:“妓女,不会因为没有性欲不接客;写手,不会因为没有灵感不写作。

当你把它当做爱好、情趣的时候,可有可无,可以停也可以继续高潮;但是如果把它当做工作,当做养家糊口的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那么你别无退路。

3、不要说“葡萄酸”

昨天收录稿子的时候,有一篇是写“弥梦文风的变化”。

小作者又自我发问到:你想要这样一副腰缠万贯后油腻的样子吗?

他说:不想。

粗略看了一下他的其他文章,内容算不上纯文学,自媒体属性较多。如果定义为流量文,还不错。但如果是自身内在想法,我认为是不对的,要么选择接受这样鱼龙混杂的文字环境,要么就安心的搞文学创作。

无论哪一套路都不好走,哪一条路都有人走的很好,重要的是适合自己。

抛开其他不说,弥梦绝对是新媒体时代的先驱。自媒体的繁华才引起文字的热潮,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文章质量当然水平不一,但总有站在浪尖的弄潮儿。

如果打算以此为业,千万不要有文人的清高。你挣的钱是油腻的,我挣的钱是清爽的,这不对。

就像《潜伏》中谢若琳说道:“你能告诉我,这两根金子,哪根是高尚的,哪根是龌龊的”。

而鄙视链同样存在于同等级的作者,比如我,很多大号的文章自诩我也能写出来,再后来会说,“这都是写的些什么呢”。甚至认为“人民日报夜读”很垃圾,但是不能阻止每篇都是百万人阅读。

身为写者,每天乱七八糟的看很多东西,但是普通的读者不会啊。自己认为重复无数次的观点或者很垃圾的文章,读者眼里很多都是第一次见呢。世界很大,大到有时候不能理解。

但是思维站在“大数据”顶端,跟着大众走没什么不好。

4、投稿就要模仿

做了编辑才发现,很多人投稿都不看“收录标准”。其实简书各专题的标准真的很低,只要按照要求基本都会收录的,但差不多100篇只有20篇符合。

一些公众号大V要求则更多在细节,文风、情绪等,所以投稿之前还要多读类似的文章。去深度模仿,模仿你最喜欢作者的风格,如果想要系统学习,就买TA 的书,参加TA的微课、培训,甚至可以去约见TA。

任何技能的学习和创新,都建立在深度模仿的基础上,如果你连基本的套路都掌握不了,标新立异也只是个花架子,不能帮助你持续下去。

对于大V一般只接受“意气相投”的作者,想要“标新立异”等成长一段时间,她们会主要找你的。

很多会说,每天模仿有什么意思。彭小六说:“你看一下我最开始的文章,对自己就有信心了。模仿一个人是抄袭,模仿一群人就是创新了”。

可能又有人会说:“这是让我们洗稿吗”。

我也说不清楚,古人就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我只看到无数重复的观点和换了名字的故事,重复不断的在大号推送。

“人明日报夜读”又能高人一等吗?

很多事情不能细究,我们现在生活的种种,每天所思、所想,一定也是在重复别人的样子。只是我们不知道,只是我们每天都活的很真实,很有感情,这就够了。

那些创造自己生活、创造自己观点的都是伟人,除此之外,不过是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糅合起来的缩影。

但我们有血有肉,真真实实存在,这就够了。

5、公众号和简书的区别

混“简书”的基本都有公众号,混“公众号”的少有“简书”。一是公众号体量巨大。二是简书读者基本也是作者。

这种差别,受宠文章也不一样。“公众号”是自媒体的一种,所以文章内容更多带有传播属性,尤其热点新闻。读者大多都是“非写作者”(按照比例),所以很多是一种快餐阅读。很多读者不会深入思考、评价,觉的不好,刷下一条就行。所以很多号主为了标题较劲脑子,有些甚至标题党,每次都要想3个标题,在粉丝群评价后作出选择。

如果带有一些思考、启发兴致,再加上文风适合,读者多会愿意分享转发。

“简书”则是完全不一样的场所,这里“鸡汤”和“热点”往往不受欢迎,毕竟大家都是写作者,套路都懂,所以一些很“高大上”、“套路多”的标题阅读量也不高。反而是一些朴实无华的标题,反而吸引人。

每个优秀的文章,无非能给读者带来“情感需求”和“知识需求”,简书中尤为明显。所以“干货文”、“散文”、“小说”最受欢迎。

6、养成一个小习惯

写作中很多人很头疼素材的问题,50线作者的我,同样犯愁。都说要多观察生活,读贴近生活,可每天的三点一线,想要写出花样并不容易。

最有效的手段还是读文,可是读无数文,好像用的时候还是“恨少”。别人写出来后,自己感叹道,这个故事情节我读过,这个套路我会。

就像小时候爸妈教育我们:很抵触的说,这些道理我都懂。可是还是做不到,听了无数道理人生还是过不好。想想都可怕,其实都忽略掉最重要的一点。外界和内在的联系。如果不发生关系,别人的永远是别人的

如何发生联系呢?

总结也好,感悟也罢,总之要评价,要让自己的大脑思考。评价越多越深刻,在脑子中的记忆就越深久。

我每天要读很多“垃圾”文章,多数读完一个字都记不住。后来强制自己给读过的文章评价,或好或坏,不为精选,不为勾搭作者,只是为了让大脑保持思考。

当大脑持续不断的思考,才能储存东西,才能进步。后来写同类文章,更容易想起之前看过的文章、事例、观点、逻辑。

大家其实也可以试试,不会很费时间,让大脑自己运转,长久下去,受益真的不少。不妨就从这篇文章开始,写下你的评论,好坏都无所谓,保持真诚就足以。

没有适应的话,点个赞也是好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