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238-1 小雅•文王之什•绵(一)
《绵》是周王朝贵族为纪念古公亶父开疆创业的事迹而作。
-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
大瓜小瓜瓜蔓长,周族人民兴之初,本在沮水漆水旁。太王古公亶父来,率民挖窖又开窑,还没筑屋建厅堂。
-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
太王古公亶父来,清早出行赶起马。沿着河岸直向西,来到岐山山脚下。接着娶了姜氏女,共察山水和住地。
瓞:小瓜。
土:居住。一说为“社”,水名。
沮漆:古二水名,均在今陕西省境内。
古公亶父:周王族十三世祖,后追称大(太)王。古公是称号,亶父是名。
陶:通“掏”,挖掘。一说窑灶。
复:古时的一种窑洞。
朝:早。
走马:指避狄难。
率:沿着。
浒:水涯。漆沮之侧。
岐下:岐山之下。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
爰:于是。
姜女:指古公亶父之妃,姜氏。
聿:发语词。
胥宇:犹言“相宅”,就是考察地势,选择建筑宫室的地址。胥,相,视,视察。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国风》是按国别编排,《雅》《颂》则以十篇为一组,以每组篇首的篇名为组名。
如《小雅》从《鹿鸣》到《鱼丽》十篇,就称为《鹿鸣之什》(伍、什是中国古代的计数单位,“某某之什”,即某某等十篇诗)。《大雅》从《文王》到《文王有声》十篇,就称之为《文王之什》。《周颂》从《清庙》到《思文》十篇,就称为《清庙之什》。十篇以上带有零数的诗篇,不另立篇什,就编排在最后一组篇什内。
《大雅》共有三十一篇,多为西周王室贵族的作品,主要歌颂周王室祖先乃至武王、宣王等的功绩,有些诗篇也反映了厉王、幽王的暴虐昏乱及其统治危机。
《文王之什》:文王、大明、绵、棫朴、旱麓、思齐、皇矣、灵台、下武、文王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