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32100英尺高空零下40度34分钟128条生命

2019-11-08  本文已影响0人  一本正经爱胡说八道

这篇文章写于《中国机长》上映之前,许多感悟是观看对机组人员、地面人员的采访而来,许多细节,也都是从他们的口述而知,当时就感慨于刘机长的专业与魄力……现在把这篇文章搬于简书,以后这里就是我生根发芽的阵地。

如果川航8633的机长不是刘传健

如果刘传健不是受过开军机的训练,

如果他没有上百次重庆至拉萨的经历,

如果他没因为喜欢游泳而经常练习憋气的习惯,

如果当副机长被吸出窗外时他只顾去救人而忽略飞机,

如果他跟塔台联系时还没来得及说出“玻璃”破裂……

这,或许是另一个结局。

32100英尺(约9800米)高空

零下40度

34分钟

128条生命

……

这是一组冰冷的数据

也是一组让人流下热泪的数字

它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

他叫刘传健,2018年5月14日之后,人们叫他“刘传奇”……

他们来自四川航空,2018年5月14日之后,人们称他们为“英雄机组”……

去年5月14日早上7点左右,四川航空8633从重庆江北机场起飞,目的地是拉萨。飞机起飞约40分钟后,在32100英尺高度,驾驶舱右座挡风玻璃破裂脱落,副机长被吸出窗外,机长克服失压、缺氧、高寒等一系列人类极限,最后将飞机平安降落成都双流机场。

01

如果机长不是刘传伟,

飞机能开得回去吗?

“不愧是开过军机的”“因为曾是军人,在极端条件下受过训练,所以能化险为夷。”

很多人说,若不是因为刘传伟开过军机,可能就没这么幸运了。

而刘传伟说,无论是民航的,还是部队的,只要有足够的技能,足够的积累,也一样能把飞机开回去。

是他太谦逊,还是真的如此?

(刘机长在《开讲了》节目上如是说)

是的,他说的没错,历史上也发生过一次类似的事故。

1990年6月10日,一架从伯明翰飞往西班牙马拉加的英国航空5390号航班,7点20左右起飞,7点33分时,飞机爬升至17,300英尺的高度,突然一声巨响,靠近正机长位置的挡风玻璃脱落,机长受气流冲击,上半身被卷出驾驶室,他们一度以为机长没有了生命迹象(以此也可以想象川航副机长被吸出窗外的那二三十秒经历了怎样的折磨)。

那次,重任落在了副机长身上。

所幸,机舱设备没遭到严重破坏,副机长重新开启了自动驾驶系统,控制飞机加速下 到11000英尺的高度(这里氧气充足)。

最后是在塔台工作人员的指引下,7点55分,年轻的副机长成功将飞机迫降。

(《空中浩劫》记录片画面)

机长被悬在驾驶室外21分钟后送医,奇迹生还。

这一案例,说明了刘机长说的,专业的民航飞行员,也能做到。

但是,但是,划重点,川航这次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飞行高度更高,时速更快,压差更大。还有更为更为恐怖的——飞机下面就是海拔极高的青藏高原,一座座冰山,就像一道道鬼门关。

出现故障时,英航的高度为17,300英尺,时速500km/h,副机长很快重启自动驾驶系统,飞到11000英尺高度,因为开启自动驾驶,所以还有时间和精力与塔台联系。

川航当时的高度为32100英尺,时速800km/h左右,由于很多设备失灵,机长只能手动驾驶。

(破损严重的控制台)

在零下40度的极限条件下,他花了5分钟时间,才控制好飞机的状态。驾驶舱内的噪音,对于开过军机的他来说,可能也不那么陌生。但是对于只开过民航的飞行员来说,这将是莫大的考验。

如果说,高寒缺氧失压这些看得见的困难只是在考验他的身体素质,那么,那些看不见的抉择、决定、敏锐,才真正证明他的非凡。

控制好飞机后,机长要做的就是两件事:1、不让飞机掉下去;2,赶紧将飞机下降到10000英尺左右高度,让大家能更好的呼吸。

第一件,他暂时做到了;但第二件,困难重重。

当时刘机长面临两个选择:

1、快速下到10000英尺,但是,“快速”飞行的同时,迎面而来的风也会更大,对机舱及人员也可能造成刺激性伤害,而且,很可能撞上冰山,那将会是万劫不复。

2、缓慢下降,飞出山区,再下降到10000英尺,但这样,机上人员可能要多受失压缺氧的煎熬,再加上机上许多设备失灵,眼前的这些数据不知道真伪,无形中还造成干扰,加上与地面失联,在天上多待一秒,风险就增加一层,对机长安全驾驶飞机的考验就更大。

最后,他选择了第二种。

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这是在以往飞训练中没有的,在面对央视的采访时,刘传健多次提到,做这个决定时,他有多纠结……

人与机器不同,机器是在已知条件下经过设定会立即给出反应,而人,当遇到突发情况时,先有接收信息、归纳、分析利弊、给出指令,最后才到执行。心理素质不好的,甚至还会蒙圈,耽误时机。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萨利机长》中,就有着重表现当机长遇到突发情况时,那35秒的思考应变时间,是多么重要。

而刘机长那时没有外援,决策者和执行者,都是他一个人。

很多时候,我们在为他是开军机出生而点赞,为他面对高寒缺氧失压时能一路挺下来鼓掌,其他更该点赞的是他的每一次判断。

据说,事后调查组在复查机长当时情况时,他的36个动作,都非常完美。

举个例子,当风档出现裂缝那一刻,刘机长用手指去触摸,明显感觉到有划手的触觉。当即,他就与塔台联系要返航。刚说完“要返航……风档裂了”,风档就再次爆破,发生后面的险情。

张涵予饰演刘传健机长 (《中国机长》也还原了这一细节 )

央视记者在《面对面》栏目中问他,做这一决定有与副机长沟通或交流吗?

他说,没有。

这里足以看出刘机长的果断。

假设,他与副机长交流,耽误与塔台联系的关键时刻,或是没来得及说出“风档裂了”这句话,在通讯失联后,地面的工作人员可能就不能及时设想到飞机遇到险情,后果不敢想象。

(影片中,欧豪饰演副机长)

02

一切幸运

都不过是以往的努力

所给予的回报

还有一个细节,刘机长在没有戴好氧气的情况下,还能让自己头脑保持清醒,换别人,可能做不到。

他曾经在极端条件下受过训练,有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平时喜欢游泳,时常练习憋气,最长能憋4分钟。所以,他能做到。事后他能清晰地说出每个动作每组数据,也是惊呆调查组的小伙伴了。

而且,至拉萨的这条航线,他飞过不下百次,所以在无法与塔台联系时,他能凭着自己的记忆,飞至成都双流机场。

03

机长: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他曾说,川航的成功迫降,也离不开机组人员和地面工作人员的默契配合。

一次采访中,记者问刘伟健,当驾驶舱出现故障时,有没有通知乘务组。

他说,没有。

什么?很多人可能会惊掉大牙,出了这么大的事,生死攸关,居然没有没有通知自己的同事,也没通过广播告知后面的乘客。

(一片狼藉的客舱)

刘伟健说,一是因为当时无法进行广播,二是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同事会处理好工作,会安抚好乘客。而自己当下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操纵好飞机,不让它掉下去。

乘务长也没有前去询问,而是做好自己的工作,让大家戴上氧气面罩,系好安全带,安抚乘客,一遍遍强调,“请大家相信我们”。

(这里要吹爆川航空姐的颜值)

“请大家相信我们”,这句话,可能我们听过很多次,但是危机关头,这句话真的很有分量,它会给到我们很强大的安慰。

(袁泉在影片中饰演乘务长)

有一位网友就这样说到:

我们平时坐飞机,因为听惯了空姐那一番机械式的“温馨提醒”,就把它当成背景音乐,可有可无。

有一次,我们乘坐的飞机先是剧烈颠簸,然后突然垂直下落1-2秒,就是电梯失重的感觉。机上很多去旅行的小朋友,他们就大声叫起来,还有的在哭……我们面面相觑,心想是不是出现什么事了。这个时候,我们多希望广播里传来那句“请大系好安全带,飞机遇上气流,会有些颠簸……”,只要听到这一句,就像吃了定心丸。然后,什么话都没有,留下我们自己去猜,越猜,越担心……

就那之后,我才深深体会到,曾经被我忽略的广播,关键时刻,有多么重要。

进入驾驶舱第二机长,为他“导航”,不断抚摸机长的后背,还告诉他“旅客是ok”的,这一系列动作,也给了他很大鼓励,让他相信,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影片中,杜江饰演第二机长)

有的时候,你是一个十项全能的人,你所有技能都满分,这时你最需要的是什么?不是别人再给你一把剑,是那句“加油”,是那句“我都在”。

当飞机平安降落,机长和第二机长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还活着”。

当飞机与地面失联后,塔台与其他机长的一段呼叫8633的音频,也感动不少网友。

呼叫川航8633来自巴蜀人物志00:0002:14

下面这位,就是音频中呼叫8633的管制员。

《中国机长》电影中,是由李现饰演。

当收到7700紧急信号后,空中、地面各航班紧急让行,本来在成都双流机场有军事演练的飞机,也让出一条生命线。

04

刘机长哭了

看了刘机长很多的采访或公开活动,他都很冷静地回答,但说到紧关头,他会带上动作描绘,尽可能地让对方感觉到当时的情况。

但有一次,他湿了眼眶。

是在小撒的《开讲了》里面,遇到了同一出事航班上的乘客。

以往,他所面对的,都是局外人……

此时,他所面对的是同情经历过生死的人,他不需要更多语言的描述,她懂他。当时所有的心酸,所有的恐惧,所有的无助……以及现在的“我们都还活着”,她都懂。

(经历过生死之后,刘机长说,他更敬畏生命,对生命、安全、责任有了更进一层的理解)

前些时日,女排十一连胜后,郎平哽咽着说,“其实(夺冠)挺难的,16个队员,挺难的……”。胜利背后的艰辛付出,因为自己曾是他们一样的球员,自己经历了她们所经历的一切,只有她知道,她们有多不容易。

这,就是“共情”吧。

此时的眼泪,不是劫后余生的“还活着”,是经历生死的“你懂的”;不是夺冠后的“喜悦”,是背后的“不容易”。

我们崇拜蜘蛛侠一样的英雄,是因为希望他们能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化险为夷、获得荣誉。

我们杜撰出钢铁侠一样的英雄,是因为希望他们能用超能力填补我们内体凡胎的空缺,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但,你我皆凡人,只有在各自领域做到极致,才能成为别人或自己的英雄。

究竟是时事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事,这是一个难出结果的辩题。你心中有答案了吗?

(张涵予、袁泉与川航机组人员合影)

后记:

经过6个月的休整,身体和心理都已恢复,去年11月16日,刘机长复飞,同机组的其他成员,也再次翱翔蓝天。

刘传建也成功当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ps:我有刘机长同款川普口音,莫名觉得小骄傲了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