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技能02 结核菌素试验

2020-04-16  本文已影响0人  rochiman

1. 结核菌素种类

旧结核菌素OT

从生长过结核菌的液体培养基中提炼出的结核菌代谢产物

灭菌、浓缩形成原液,使用时再稀释成一定倍数

成分:结素蛋白、菌体自溶成分、菌体代谢产物、培养基成分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

更为精纯、纯结素、不产生非特异性反应

菌株→培养→灭菌滤过→浓缩→盐析 脱盐→干燥保存→分装

拥有更稳定的效价,更高的特异性;目前全国都已应用

2. 结核菌素作用范围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调查,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菌阴肺结核、肺外结核的辅助诊断,卡介苗接种后机体免疫反应的检测,特殊人群的健康体检,卡介苗接种对象的选择

3. 结核菌素反应机制

结核菌素皮肤反应是迟发型细胞超敏反应它是抗原(结核菌或卡介苗)进入机体使机体的免疫T淋巴细胞致敏,并大量分化增殖,当已致敏的机体再次遭受到抗原入侵时,致敏淋巴细胞就会与之结合,引起变态反应性炎症,表现在结核菌素注射部位形成硬结甚至发生水泡、坏死。

BCG-PPD: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简称 PPD。

培养滤液中提取的一种具有免疫反应原活性的物质,可引起卡介苗免疫接种者和对型结核杆菌感染者皮肤反应。

4. 评估

1 、仪表:仪表端庄,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核对:医嘱(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治疗卡并签名;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八对: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浓度、给药时间、给药方法、药物的有效期和批号。

3. 患者准备:患者病情、意识、自理能力及配合程度。评估患者治疗情况、用药史、过敏史及家族史。评估患者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

4. 用物准备:治疗盘(消毒物品),注射器,无菌治疗巾,砂轮,弯盆,药物,棉签,注射卡,笔,尺子,(准备用物时应逐一检查有效期及包装完整性,药物应检查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批号,药瓶有无裂痕)。

5. 药液准备:抽取0.1ml(5个结素单位)的PPD皮试液 放入无菌盘内。

5. 操作

1、准备好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腕带信息,评估局部皮肤,做好解释工作。

2、再次核对药品的名称、剂量,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消毒:75%酒精(酒精过敏者禁用,可用NS代替)消毒穿刺点,勿用碘伏消毒。

4、注射: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尖斜面向与皮肤呈刺入皮内。针尖斜面全部进入皮内后以左手拇指固定针栓,右手推注药液0.1ml出现明显隆起的皮丘,并显露毛孔。【前臂掌侧下段1/3】

5、注射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做好标识,切勿按揉,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6、看表并记录皮试时间。

7、整理床单位及物品。

6. 结果判定及意义

1.时间:48~72小时。

2.方法:一看、二摸、三量。看局部有无红晕、硬结、水泡等。用手指上下、左右轻轻来回触摸,不能挤捏,容易造成疼痛和假阳性。触摸后用尺测量硬结边缘,根据硬结的纵横径垂直交叉各测量一次,以毫米为单位记录,如10×12mm。

测量应以硬结的横径及纵径的mm数记录:平均直径=(横径+纵径)/2 

1、阴性反应的意义

①表明未受结核菌的感染。

②表明虽已受结核菌的感染,但处于以下特殊时期:A、变态反应前期,一般受结核菌感染后需经4-8周才能建立免疫反应,在这之前的时期称变态反应前期,这时结素试验反应可为阴性。B、免疫系统干扰,如急性传染病、发热、机体应激、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C、免疫功能低下:重症结核病、艾滋病、结缔组织疾病等。 D、结核菌素试剂失效或接种方法错误。

2、阳性反应的意义

①弱阳性和中阳性意义: A、结核病患者,但不能做为确诊依据。3岁以内未接种卡介苗者提示体内存在结核病灶。 B、已受结核感染,但并不意味着发病或患病。C、卡介苗接种所致的变态反应。D、非结核分枝杆菌交叉反应(但平均直径一般在10mm以下)

②强阳性反应的意义:A、结核病患者,尤其儿童具有诊断意义 B、治愈的结核病人  C、体内可能有新近感染

联合患者临床症状、接触史及胸片等其它方法进行综合判定,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价值

注意事项

1.2-8℃冷藏,避光保存,不能直接放在冰上,不与其他药物混放。

2.安瓿打开后1小时内用完。

3.试验应在室内进行,避免阳光直射。

4.注射时或注射后出现晕厥、癔症反应、过敏反应等并发症,应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5.查PPD反应时,如有水泡、溃疡应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6.应记录PPD批号、效期、注射时间、观察时间及结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