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背后
文|烽火长歌
01
自律的人生到底有多开挂。
网上不知道有多少篇鸡汤以这句话为标题,仿佛只要自律了,便可以未来可期,前途光明。
可是,很多人都没有分辨出来,自律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自律的背后由什么因素驱动,人们为什么要自律。
说句实在话,自律一点都不困难,用我这大半年的亲身体验来说话,280天日更,每日不少于1000字,总更新字数超过五十万字,也不就这样过来了。
虽然更文的质量或有参差,但是作为一个起步者,我对自己没有那么高的要求。
可是,即便这280天的日更,很多人都无法做到。认为自己的各方面条件不具备,时间有限等等因素。
倘若用鸡汤文的标准来评判的话,可以归结于很简单的三个字:不自律。
02
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自律没有那么困难,在做出新的行为模式改变的初期,或许会有一些折磨人。
但是,请记住,这仅仅是初期而已,初期有多长呢?
我以前写过一片关于习惯的书评,按照行为习惯、身体习惯、思维习惯的改变进行划分,这个初期的长度是不一样的。
拿写作这回事来说,基本上这三个习惯的改变都涉及,可是,如果说要坚持更文,那么,最多只涉及前面两个习惯。
行为习惯:每天坚持写点什么,这个大概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改变。这个时候,需要自律。
身体习惯:早睡早起,给写文留出时间,这个大概需要2-3个月的时间进行改变,这个阶段,也需要自律。
你看,只要把前面两个阶段度过,那么你的更文便成了习惯。
一旦一个行为成了习惯,带来的影响便是:你不去做它,你就会浑身不舒服,哪哪都不得劲。
这个时候,哪里还需要自律。
所以我的观点是,自律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自律是作为一个有智慧的生物都能够做到的事情,如同吃喝拉撒一般,任何一个没有生理缺陷的人类,都可以轻松做到。
然而,为什么有些人最终还是退缩回到原来的位置,仿佛一切关于改变的努力都没有发生过呢?
显然,这个跟自律就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归根结底,自律只是一个表象,而表象并不能说明问题的本质。
在所有被放弃的努力背后,都只有一个根本性的原因:目标的缺失。
03
这也是为什么斯蒂芬科维会将七个习惯中的以终为始放在第一个的原因。
因为,不管你有没有耐心把这七个习惯全部读完,只要你认真读过第一个习惯,并且按照这个习惯的要求进行改变,那么你就获得了一个崭新的人生。
后面的习惯,都不重要,都不是决定一个人有没有成就的决定性元素。
我们评价一个人,首先看的是什么?看的是他有没有成就。
其次才看他成就有多大。
在我看来,大多数人的人生,是谈不上有所成就的,包括我自己。
所以,更谈不上成就高低大小之分。
七个习惯中的后面六个习惯,是船上的帆,能够助力你快速远航。
但是,如果你连船都没有,你如何才能远航。
更进一步,如果你连要去的目的地都没有,你要船干什么。
第一个习惯,以终为始,便是帮助你找到目的地的终极武器。
所有成功的背后,离不开自律。
所有自律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可以助力成功的习惯。
所有培养习惯的目的,都是为了达到某个人生目标。
所有的不成功的背后,只有一个原因,目标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