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格局的修炼散文《人生感悟ABC》

品味《道德经》之六十四

2019-01-12  本文已影响14人  刘法欣
品味《道德经》之六十四

品味《道德经》之六十四

【原文】

其 安 易 持 , 其 未 兆 易 谋 。

其 脆 易 泮 , 其 微 易 散 。

为 之 于 未 有 , 治 之 于 未 乱 。

合 抱 之 木 , 生 于 毫 末 ﹔

九 层 之 台 , 起 于 累 土 ﹔

千 里 之 行 , 始 于 足 下。

為 者 敗 之 , 執 者 失 之 。 是 以 聖

人 無 為 故 無 敗 , 無 執 故 無 失 。

民 之 从 事 , 常 于 几 成 而 败 之 。

慎 终 如 始 , 则 无 败 事 。

以 聖 人 欲 不 欲,不 貴 難 得 之 貨

;學 不 學 , 復 眾 人 之 所 過 ; 以

輔 萬 物 之 自 然 。 而 不 敢 為 。

【大意解读】

其 安 易 持 , 其 未 兆 易 谋 。其 脆 易 泮 , 其 微 易 散 。为 之 于 未 有 , 治 之 于 未 乱 。

        安静状态容易把持,没有出现征兆的时候容易把握,脆弱的时候容易击碎,微小的时候容易分散。(有道者)在没有发生事的时候做“事”,在没有发生乱象的时候整治乱象。

合 抱 之 木 , 生 于 毫 末 ﹔九 层 之 台 , 起 于 累 土 ﹔千 里 之 行 , 始 于 足 下。

        合抱粗的大树,是从细小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从最低的一层土累起来的;远行千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起的。

為 者 敗 之 , 執 者 失 之。 是 以 聖人 無 為 故 無 敗 , 無 執 故 無 失 。

        造作就会失败,执着就会失去。因此,圣人不造作,所以不会失败,没有执着,所以不会失去。

民 之 从 事 , 常 于 几 成 而 败 之 。慎 终 如 始 , 则 无 败 事 。

        人们做事情,常常在几乎成功的时候功亏一篑。如果像开始一样坚持到最后,就没有失败的事情发生了。

是 以 聖 人 欲 不 欲,不 貴 難 得 之 學 不 學 , 復 眾 人 之 所 過 ;輔 萬 物 之 自 然 , 而 不 敢 為 。

        因此,圣人想要别人不想要的,而不看重难以得到的稀罕东西;学习不用学习就会的,而把人们学习过头了的东西再复原回去;以便去辅佐顺应万物的自然之性,而不敢妄自造作。

【读后略议】

        这一章基本上是上一章的自然发挥,没有多少新的东西,强调的仍然是顺应自然,不可妄为,违背自然,必遭失败。

        为了顺应万物自然之性,圣人所谓的“欲不欲”,就是舍弃人们贪求的东西以回归到无欲无求质朴纯真的大道。

        而“学无学”,就是佛家所说的证取无学果位,简单说来就是不用学就会的、本来具有的功能,比如说,不用学眼睛就会看,耳朵就会听。完全回归本能,头脑的造作就会自然退出,人们的心处于清净状态,就会本能的去顺应万物的自然之性了。

品味《道德经》之六十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