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

后会有期

2017-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白清河
简媜同志可爱的背影

2017年1月1日,傍晚时分,冷得人不停地哆嗦,我窝在书桌前写下了新年的期望,或许定义为目标更为恰当吧。

其中一项是:读五十本以上的书。

距离2018年的1月1日还有十天,从我目前的记录来看,这个目标没有达到,也仅仅是过半的数量,平摊下来每个月保持着两本书的阅读量。

书有薄有厚,得到的收获亦是如此。

但随着读的书越来越多,就越觉得自己实在渺小得很。甚至是惭愧,那种隐约的,立于伟大事物面前的卑微感。

这些作家天马行空的思想,令人惊叹的才华,常常是一个词一个句就会让我欢喜不已,当然,艳羡的另一面是自卑。

我实在是没有足够的才华表达自己的情感,难以将许多细微的想法用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我倾羡作家们的天赋异禀,那些让人动容的文字,那些永远深刻的思想。

由衷地希望有一天能从一个追随者变成一个同行者。

文学这片奇妙的旷野,我想和你们一起走。

也是因为这样,我很难再下笔,虽然每天都有新的知识输入,但我好像突然失去了输出想法的能力,经历和感悟的缺失,阅读量的贫瘠,遣词造句功底的拙劣,以及自身才能的平庸,原因蛮多的。

有时候总觉得许多标榜自己是青年作家,签约作者的人并没有什么才华。不过是拾人牙慧,日复一日咀嚼那些人人都能理解的通俗大道理罢了,那种带着强烈感情的语言让读者们有了短暂的共情感,但也只是昙花一现,没有真正的给别人留下点什么。

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读过了,可能读不懂,可能十分赞同,引起共情,而后渐渐淡忘,沉入水底,直到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或许是一片深秋的枯叶落在你的头顶,或许是一片隆冬的雪花融化在你的手心,当然,更多的时候并没有那么诗情画意,而是在无数个平平淡淡的瞬间,某个不引人注目的细节,猛地让你想起了看到过的某个句子,某个书名。

书的内容是什么早已模糊,但是想起来的时刻,我总是不由自主地露出淡淡的笑。这种感觉,妙不可言。

偶尔也会回头看曾经写的东西,挺羞耻的,似乎与自己反感的那些人并没有多大区别,我且认为是自己迷失了吧,刚到简书的时候,好奇又兴奋,想要得到认可,也一度以为写作就是给别人看的,因此费尽心机绞尽脑汁地迎合别人的胃口,取些容易引起关注的标题,说一些原本不是来源于我自己内心的话,可那是别人的思想和文学成就,不是我的。

我理解的写作,不应该是迎合大众口味,而是透过世界剖析自己,再通过剖析自己更深刻地感知世界。那些一味追随热点注重浏览量的文章写多了,可能慢慢的,写的就不是自己最真实的感知了,而是一种谄媚讨好的假象。为了名利吗?无可厚非。但我希望,可以停下来思考一下,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以后如果还会再写东西(肯定会的啦哈哈哈),可以没有人关注,可以没有人喜欢,但那是我想说的,畅所欲言,无关讨好,就足够了。

如果慢慢有了喜欢我文字的人,心存侥幸和感恩。

如果没有,也无愧于内心。

随着年龄经历的改变,看的书的类型较从前也有了许多尝试,总的来说是惊喜的,感恩的,满足的,因为想着有那么多有趣的书啊正安静地躺在某个地方,等着我去发掘开垦,做一名淘金者吗?美哉…

最近在读大师黑格尔的《美学》。

思想家的书真的晦涩难懂,乍一看每一个字都认识,但组合成句之后就让我犯难了,眼睛划过一排字,认识的,然后再倒过去看一遍,好像能感知一点点,重新再看看,“确定我读的是中文译版不是数学公式不是拉丁文????”

但不管能读懂多少,还是会坚持下去,阅读伟大的严肃作品的感觉,真的是痛并快乐着,很享受。

我的某位历史老师说过:“世界上最伟大的并不是那些革命家,而是思想家。”

深表赞同。

这种时候,我只能望着这些文字叹息自己的渺小……渺小…

很喜欢书封面上的引言:“仰抚和体验大师的思想,是一次历险,是对心灵的一场涤荡,在某种情况下也是一种拷问。”

我喜欢阅读,阅读的过程带给了我很多看似无用但有用的东西,那丝丝缕缕的虚无缥缈的“有用”支撑着我。一直坚信且不悔,它会是我一生的热爱。

阅读是什么?

或许可以用《一代宗师》里面的那句台词定义:

“见自己,见众生,见天地。”

简媜同志来大陆

(我想等我觉得自己沉淀下来了,不浮躁不随波逐流了,能让偶然或刻意看到我文章的人有了真实的收获的时候,我再好好写,那么,后会有期。嘿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