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的奇妙
有时候发现人的性格真的很奇妙,它会反应在对具体事情的看法上或者选择上,都说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人,但有时候也不见得,自己也需要从自己那一系列的偏好和选择上认识自己。
家中有蓝牙耳机和有线耳机,先生都是说我哄娃睡觉戴蓝牙耳机多方便,翻来翻去也不会缠着线,我用过几天就舍弃了,方便是方便了,但是我会一直忧虑待会没电了就没法听了,万一我今晚听很久呢?那不是浪费我时间嘛,事实上没电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过。
三年前我决定买个车代步,先生推荐新能源,觉得轻便又省油,成本低。而我一直忧虑着万一堵车很堵,或者里程估算错误,半路没电怎么办,怎么说现在还是加油站比充电桩普遍。续航两百多公里依旧没法打消我的担心,先生为了减少我开车焦虑,最后也支持我选择了油车。
若是乘车出远门,担心就跟多了,前天晚上睡前必须整理好行李,甚至记录下来,点数,点过几遍才算,早上出门前再点一次,关门那一刻会在脑海中把特别重要的东西,比如身份证、充电器等再看一遍才关门。若是坐火车,那起码要提前一个小时到才会觉得有安全感。
我不喜欢着急,一急就肚子痛,到处找厕所,所以做什么都喜欢准备充足,这样才有安全感。就像两个人来家中做客,我至少得预备四个客人的菜才会觉得心安。
我不知道这种性格应该用一个什么恰当的词来概括,易焦虑?没有安全感?当我意识到自己这个性格特点后,我就能将我很多选择和决定串起来了,比如说孩子三岁就备好学区房、存款到一定数额才生二胎等等。
这种性格的形成肯定有先天的因素在,因为我的妈妈也会在着急的时候到处找厕所。后天的环境影响里我记得最深刻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我的爷爷对我的影响。爷爷以前是海军,非常守时,送我上学的那几年,没有一天迟到过,他说干什么事情都要预留出比你计划多一倍的时间,就这样,我八点上学,都是六点半就起床了,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很心安。虽然爷爷走了很多年,但是他对我的影响却一直都在,在我的学习和工作生涯中,至今我未曾迟到过一次。
另一件事是初中语文老师送给我的一句话,当时的作文课,要写一次比赛,我大概是写了比赛前没有充分准备好,临场紧张,比赛失败了。老师给了我很多评语,大多已经忘了,只有一句至今记忆犹新,“永远不要打没有准备的战”,这句话就像是刻在了我脑子里,每次都会在恰当的时候蹦出来,提醒我要有充足的准备。
最近在准备市里面举办的一次小征文,主题是写我与这座小城的十年,抱着练笔的心态想试试,离交稿还有两个多月,我便开始搜索素材了,由于自己底子薄,但又喜散文,于是决定先了解点散文的知识,毕竟真的没法做到即兴而写,那就好好准备,多准备也不是什么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