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的文新观察心理剖析

挫折教育才能成才? ——从药家鑫案看中国家庭教育之殇

2015-10-07  本文已影响1997人  找翻译

背景:

      2010年10月20日,药家鑫驾驶小轿车时,撞上前方同向骑电动车的张妙,后药家鑫下车查看,发现张妙倒地呻吟,因怕张妙看到其车牌号,以后找麻烦,便产生杀人灭口之恶念,遂转身从车内取出一把尖刀,上前对倒地的被害人张妙连捅八刀,致张妙当场死亡。杀人后,被告人药家鑫驾车逃离现场,后在父母陪同下投案自首。最终药家鑫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

      

      药家鑫案件已经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记得药家鑫的父亲药庆卫接受柴静采访时说过,自己不可能在生养孩子了,但是他希望把这些事情说出来让那些正在当父母和准备当父母的人当做一个教训,因为有的经验是需要用血来换取的。因此,药家鑫案件虽然已不再新鲜,但是寻找原因,从这个案件中去学习和反思,去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家长,培养一个优秀且幸福的孩子,是永远都不过时的事情。

      当时令所有人都不解的是,既然已酿成车祸,即便他不能够面对这样的情况,为什么不直接逃逸而选择了残忍地杀了被害人?药家鑫当时的回答是,下车后看到张妙似乎在记车牌号,当时就想到如果被缠上以后都会有麻烦。“第一反应就是特别害怕、慌。一转念就想到了,害怕她以后不停地来找我。害怕撞到农村的,特别难缠”正是这句药家鑫公开承认的话,尤其是最后一句说到怕农村人难缠,在当时媒体的报导和渲染下,极大地挑起了公众的愤慨和鄙夷。网络上的骂声铺天盖地,甚至有人捏造了一个“官二代”的标签给药家鑫打上,所有的人都觉得这就个不负责任、没有人性更加没有羞耻心的年轻人。

      然而在这句话后,药家鑫还补充了一句话媒体并没有播出,他说“我怕他们没完没了地缠着我的父母家人”,而事实上正是这句话才透露出了药家鑫的杀人动机,也让这场犯罪一部分的原因指向了家庭。

      那么究竟在一个怎样的家庭环境里成长、接受着怎样的家庭教育模式才会令药家鑫在一念之差下酿成大错呢?药家鑫自己在庭审时说过“从小到大,我生活几乎除了学习以外就是练琴,小的时候 每周练琴,为了练琴妈妈都会打我,或者拿皮带抽我。有一段时间,爸爸看我成绩不好,没有努力学,把我关在地下室里面,除了吃饭能上楼以外,其他时间都在地下室里待着。我觉得看不到希望,天天压力特别大,我经常想自杀。”而药家鑫的妈妈也在采访中承认,培养儿子学琴的时候没少让他挨打,并且哪怕哭着手还都得弹着琴,从小就是这么过来的。我们常常说母亲是一个家庭里爱的保障,一个孩子最初和这个世界的依恋联结就是通过和母亲的关系建立的。药家鑫幼年时父亲随军在外,学习钢琴是家里的要求,幼儿园时母亲一个月工资五十块钱,学钢琴要交三十块钱,学不会就会挨打,但他妈妈说,即便挨打了药家鑫也只是一边打一边哭一边弹,从不反抗。除了极度严苛的教育,药家鑫妈妈还表示小时候凡是出去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只要打架了,不管谁对谁错,药家鑫回来了肯定是挨骂的。在这个家庭里,母亲虽然深深爱着儿子,但并未起到爱的供养者的角色,她的过分严苛、她的体罚、她对鼓励和爱的表达的吝啬、她所奉持的“严格管教才能成才”的理念在药家鑫的童年已经撒下了一颗阴郁的种子,以至于这个孩子到了初中就开始产生了极端的念头。而药家鑫的父亲则更加是挫折教育的极力支持者和践行者。小学一年级,药家鑫的同学逼着他背自己,不背要给一块钱,他就背了。老师找他父亲去,把对方孩子也叫来了,让他父亲处理。而药家鑫的父亲却觉得只是群孩子在玩儿,小事没必要太汁较,背就背一下,没有帮助药家鑫。父亲还表示,对儿子有很高的期望,但从不会表扬他,甚至“他非常热衷干的事我都会打击他,我就是不让你过热,我就想浇点凉水,不要那么过激。”

      父亲对他所承受不公平遭遇的时而不理、母亲不分青红皂白的责骂,让药家鑫明白了,自己没办法从家庭里得到一点帮助,读初中起他就学会把自己的心事深深藏起来,在外面发生的任何事情回家后都绝不和父母说。读中学时有同学打药家鑫,按着他头往墙上撞,他害怕父母说他,不敢说,又不敢去学校,害怕那个学生再欺负他。无助和绝望以及对现实生活中挫折的逃避,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在药家鑫的心中滋长起来。

      药家鑫曾经在庭审时哭着表达过他不能接受失败,因为他的家庭他的父母不允许他失败。所以当车祸发生时,当他看到被害人在记车牌号时,他潜意识的第一个想法不是救人,是必须掩盖事实,绝对不能让父母知道,因为在他的成长经历里,如果犯了这么严重的错误被父母知道了,得到的一定是来自父母狂风骤雨般的责骂和惩罚。所以他不能让张妙记住车牌号,事后再来家里寻自己的麻烦,所以他在极度的恐惧和慌乱中,选择了拿起水果刀,以让张妙永远闭嘴的方式来妄图掩盖和逃避这件事。

      药家鑫的妈妈在案件结束后接受采访时说过一句话令我印象极为深刻,她对着摄像机哭着说“我俩口子为了这事几天几夜睡不着觉,就在反思,我们到底哪里做错了,给他压力这么大。但是我想不出我们错在哪了。不是说严格管教才能成材吗?难道严格管教也错了?”严格管教才能成才是很多家长都信奉的教育理念,但药母没有认识到的是,孩子的内心是非常柔软脆弱和敏感的,所谓的严格管教、“挫折教育”必须是建立在提供了充分的爱和保护的基础上,让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之前,更重要的是要让他明白,自己是一个被深深爱着的、也值得被爱的、充满价值的孩子。而药家父母却把挫折教育当作一剂猛药,只管往孩子的生活里填满了挫败感、无能感,却没有在孩子需要援助的时候提供保护,没有在孩子伤心失望的时候进行鼓励安抚,正是这种极端化的挫折教育,成功地毁损了药家鑫的自信自尊和快乐的能力,他反复地表达认为自己是个没有价值的人、自己一旦失败父母就不会爱自己、觉得人生看不到希望,觉得别人都很快乐而自己做什么都没有意义。

      孩子不是家长尝试教育的试验品,任何一种教育理念都有其局限性,而最好的教育不是刻板地硬把某个教育方法践行于孩子身上,而是因材施教。当然,足够的爱和鼓励、让孩子明白自己值得被爱,是一切教育都不可缺失的基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