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快乐教育”并不会让孩子快乐
我们这一代之前的人都是在父辈们的“刀枪棍棒”下成长起来的,从小的座右铭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因此,近十几年,随着最早一批有机会受到比较系统教育的一代人成长为父母之后,“快乐教育”成了十分流行的方法。很多家长们不想再让自己的孩子吃那么多苦。
然而,十几年之后,用“快乐教育”培养出来的一批孩子成长成人,吃不了苦的啃老族和失业青年频频出现,对“快乐教育”的质疑声又逐渐增大了。
在BBC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播出后,对快乐教育的质疑声达到了顶峰。这次纪录片最后结局是中国班学生无论是数学,汉语还是科学,平均分都高于英国班的学生。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直接表示,“中国式教育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中国老师带去英国的就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必须无条件服从老师,尊敬老师,以记笔记为主,老师们管教严厉,不允许学生太多质疑等等。而英国课堂纪律松弛,教学难度也偏低,以自由为主。
纪录片播出后大家不由得思考,到底是“自由教育”更好还是“严厉教育”更好?虎妈狼爸们纷纷吹起了胜利的号角,出版各种书籍,记录了从小如何严厉教育孩子,最终将孩子培养成才的事迹。
即便如此,“快乐教育”的争论依旧此起彼伏。很多人认为,虎妈狼爸式的教育只是适合个别孩子。前段时间《朗读者》的主持人董卿再次红遍网络,很多作者对董卿父亲的教育方法提出了看法,但批判的声音占了主流,认为董卿虽然成功了,但有更多的董卿已经被扼杀在父亲“残暴”的教育手段下。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面对形形色色的孩子,每天都在思索如何完善教育理念。我认为,很多人误读了“快乐教育”的本质。快乐的对面是痛苦。高压教育摧残孩子的身心,走一种“集权式”的极端,认为“棍棒底下出人才”,无论学什么,都要“头悬梁锥刺股”,只要没读死,就往死里读。这种教育理念显然是让孩子痛苦学习,是在用慢性折磨摧毁一个孩子的心理。
然而,痛苦不等于辛苦。读书,本身就是辛苦的。那些有成就并且有幸福能力的人,一定是可以忍受人生中各种艰辛,并且能够苦中作乐,最终成就自我。
心理学认为,快乐通常是指盼望或追求的目标达到后、或需求得到满足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它是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人愉快的心理体验。
如果孩子每天沉醉在看似快乐的玩耍中,却在竞争中无法获得一定的成就,那么孩子的自尊心将受到挫败,真正的快乐也就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伪快乐。我们都看过一种孩子,就是故意表现地很糟糕,引起别人的注意。这种孩子大多数时候都是因为在竞争中无法获得满足感,而只能换一种方式去获得。
孩子们会有各种需求,比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因此,倘若有一种需求被忽略了,得不到必要的满足,孩子便会有心里缺失。从这个角度说,那些得不到“自我实现”的孩子,自然也不会真正的快乐。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教育”呢?
我认为就是让孩子在学习中寻找乐趣,在专注中获得心理满足,在学习到新知识之后获得成就感,从而感到真正的价值和快乐。
作为家长和教育者,必须要认清和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不同。有的孩子在某些方面虽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始终无法有所长进,那么孩子在这方面的能力就可能是达到上限了。但是,也有很多家长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去观察便早早地给孩子贴一个“没有这方面天赋”的标签。实际上,孩子可能只是学习方法不对,或者投入的时间还不够而已。
只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在过程中有一定的约束和要求,鼓励孩子以积极的心去迎接挑战,不断尝试新的方法,那么无论结果如何,孩子都会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探索未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