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爱,生生不息
在这温暖的南方早冬的周末,与一位毕业22周年的学生的微信对话,让我倍感温暖与富足。尽管苏轼说过“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提醒我世间万事万物都是转瞬即逝的,而我,依然愿意相信——爱是永恒的!唯有爱,生生不息,宁极生根秋又春。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社会上还没有这么多助学项目,而校园里确实有很多家庭困难的学生。惠安这个当年有名的穷乡僻壤,从她的雅号“地瓜县”可见一斑,可是惠安人深谙“地瘠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的信念,无论经济怎样拮据,都要想办法让孩子读书。
微信里的这个学生便是这样的典型。他是泉港后龙人(泉港设区前学生考上一中是可以来惠安读书的),他在惠安一中读高中时,还有一个哥哥在家乡中学读高中,还有一个妹妹读初中,父母没有固定收入,经济的窘迫可想而知。他是高二年分班时来我班的,当时班上还有好几位家里情况类似的同学,我了解到情况以后,在班级设立了一个“爱心基金”,我自己带头捐款,也发动家里人捐,然后班上同学不记名不限额地乐捐,筹到的款项由生活委员管理,具体怎么处理我已经忘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份爱心一定在某个时刻照亮了他们的世界。
后来,高三年开学初注册时,他告诉我家里拿不出钱注册,我就决定用我自己的钱先垫付他的学费,让他安心学习。后来他考上了浙江大学,还有几位同学考上了北京、南京的名牌大学,我多方想办法为他们申请补助以资他们付在当时看起来昂贵的路费。当时应该或多或少解了他家的燃眉之急,同一年他的哥哥考上漳州师院,妹妹考上泉州师范。他微信里提到的应该是这回事,没想到二十多年过去了他还记得这么深刻。
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我就在一中周边看到他印发的替人补习的小广告,他的数学和英语是超级厉害的,以他的身份——惠安一中毕业、浙江大学在读学生,要找到服务对象是轻而易举的事。他已经可以利用他的知识来改变家庭的命运了!后来他告诉我,那个暑假他赚了自己和妹妹的学费,而且还为读师范的妹妹买了手提琴(大致是这样,具体细节我记不清了)。
我们一直有短信联系,各个节假日他的问候短信总是如期而至。有一年春节前,已经工作的他突然出现在我家,当时还没有动车和高铁,他坐了一晚上的火车在福州站下车,搭汽车回家,回家前先到我家。记得当时的他风尘仆仆,提了一泡龙井茶送我,至今记得那龙井茶沁入心脾的醇香。那一次他告诉我,他们兄妹仨都工作了,家里盖了楼房,日子正渐渐好起来了。
再后来,我们都是空中关注,偶尔在班级群里互动,几次小规模的班级聚会他由于在外工作都未能参加,没想到前天突然发了这样的一条信息给我,引得我仿佛回到了旧日的时光。
今年中秋节,收到了一位在北京工作生活的学生的礼物——一盒稻花香的糕点和一只全聚德的烤鸭,他说当年读书时他身体不好,我给了他很多关心。有一次在学校遇到一位同为教师的95届女生,她深情地回忆当时寄宿的她生病了,不是班主任的我带她去医院看病,她很感激,现在她也一样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关怀爱护她的学生。有一位99届男生在福州校友群(别人转告我,我不在该群)回忆说,当年我担心他的语文会考不通过,总是在课余义务地帮他补课……
昨晚,在惠安工作的部分学生聚餐,邀请我参加,我欣然前往,席间一位“记忆达人”回忆了很多当年的细节,很温暖;听到他们历数某某同学成为“空中飞刀”(某领域的手术神话),某某同学已是所在领域的中坚力量……这是作为老师的我最为喜闻乐见的。由于喝了酒不能骑车,一位学生自告奋勇走路穿过半个县城送我回家,还说“走走路可以解酒”让我没有思想负担。走到海西大厦楼下,他说“老师,高考前幸亏你帮了我一个大忙”,我真的已经不记得什么事了,他说:“老师不记得不要紧,我自己一直记着就好!”然后,他一直把我送到家门口,看着我开门进去才转身离开。
说真的,在做这些事时我从来没有想过求回报,总是觉得这是彼时彼景该做的事,没想到学生们却给了我如此丰厚的回馈。
感恩我有幸从事这样一份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