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六书:蓝瘦香菇是六书中的哪一书?
大董:你把“继承人”写成“继成人”了。
小董:哦。
大董:不会写的字,要查字典。
小董:我以为就是这么写的嘛,真不会的,我都写拼音。
大董:明知不会还写拼音?
小董:写完问你嘛。
唉,偷懒永远有理由。
我有点担心,小董要看完今天的公号,会不会连写错别字都理直气壮了?
不会的字写个拼音,或者写个同音字,这事谁都干过吧。
long long long long ago 的人也一样。
当然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第一,汉语拼音最近几十年才有,所以不会的字写拼音,只有现在的人才这么干。long long long long ago 的人没拼音可写,只能写同音字。
第二,这种同音字,现在叫错别字,打个红叉叉,回去抄十遍。但long long long long ago 的人写的不叫错别字,它们有个很牛的称呼:假借,这可是汉字六书之一!
晚生了几千年,待遇就是不一样!
所以,当我看到儿子那拼音加错别字的作品时,我只好安慰自己,别急,淡定,人类造字也有这么个阶段,过阵子就好了。
当然了,淡定的前提是,我儿子还没写出下面这种《满江红》来。
小仓颉们可千万别学这种疯狂错别字,要学就学long long long long ago 的老仓颉们的假借字吧。
在《汉字六书:小仓颉,来造字啦》里,我们已经造了指事、象形、会意这三种表意字了。但文字发展到想把语言里的每一个语音都记录下来的时候,表意字不够用了,语言里有那么多虚词,代词,语气词,助词,比如“我”字,自己的“自”,已经的“已”,怎么用表意的方法来造?怎么办?有办法,向小朋友学习,写拼音呗!
对,差点忘了,那时没拼音。那就向小朋友学习,写个同音字呗!!
伟大的假借字就此横空出世!!迅速解决了一大堆字的造字难题。
《 說文解字 敘》
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
这是许慎的介绍:本来某个字没造出来,根据它的发音,找个已经造好的同音字来代替,就是假借。
设身处地为long long long long ago 的人设想下:今天要记个东西,写个作文,有个字好象还没造出来,咋办?算了,写个同音字。于是,大笔一挥:“继成人”!
处于拼音和错别字阶段的孩子想必特别能理解老仓颉们。
来看看老仓颉们的几种假借字吧。
一:鸠占鹊巢,借而不还的强盗型假借字:
这些假借字很霸道,借人屋子住,本是客,但客比主人地位高(语言里使用频率高),很快喧宾夺主,鸠占鹊巢,成了屋子的新主。原主弃巢而走后,有的冻饿而死,有的另做新窝,再造一个字来表示本义。
1:“我”,是一种类似钺的武器,象形字,因为发音和表示自己的“我”相同,被拿来表示自己,“我”的本义后来饿死了,“我”就完全被假借义霸占了。
2:“而”本义胡须,象形字,被借去表示而且的而。
3:“其”,本义簸箕,象形字,被借来表示其他、其实的其,一借不还,本义离家出走,另造“箕”字。
4:“亦”本义腋下,指事字,被借走表示“也”,另造“腋”表本义。
5:“自”本义鼻子,象形字,借走表示自己,另造“鼻”字。
6:“云”本义天上的云,象形字,假借为子曰诗云的云,另造“雲”字表本义。两义分居两千年,在几十年前的汉字简化中和谐了,重新回到“云”里同居。
7:“莫”本义日落草中,表示傍晚,会意字,后来字形被“莫须有”、“不”等假借义霸占,另造“暮”表本义。
8:“然”本义燃烧,会意字,底下的四点水是火,字形被然而、然后的假借义抢占,就造了“燃”字表本义。
二:有借有还,完璧归赵的自尊型假借字:
有霸道的假借字,当然也有不霸道的。
有的字假借过一阵子后,假借义就自力更生另造了屋子,把字形还回给本义。
如“蝌蚪”,原来假借“科斗”。
“蜈蚣”,原假借“吴公”。
“徜徉”,假借过“尚羊”、“常羊”。
“谓”字,原假借“胃”字。
“狮”字,原假借“师”字。
“觀(观)”字,原假借“雚”字。
三:友好相处,亲密同居的和谐社会型假借字:
有的字假借之后,本义和假借义能一直和谐共处、互不侵犯。这可不容易,“相见好,同住难”啊。
如“耳”字,本义耳朵,借去表示语气词“耳”,本义和假借义到现在都还和谐着。
“斤”,本义斧头,假借做重量单位,本义和假借义同居到现在,“运斤成风”,“斧斤”等词还是比较常见的。
四:寄人篱下,居无定所的寄居蟹型假借字:
这些字最可怜,到处寄人篱下,壳借了一个又一个,经常借,经常被撵。是可怜兮兮的寄居蟹。
比如“你”的意思,战国之前借过“女”字,但“女”字太常用,很快不肯借了,“你”就跑去向“汝”借壳,汝是河南的一条河,出镜率不高,人微言轻,心态平和,就让假借义住进来同居了。所以看战国以前的书就要留意了,有的“女”字是“汝”的意思。
还有表示对方、那个的“彼”字,借壳过程很折腾,先后借过“皮”字、“罢”字和“被”字,最后才借稳了“彼”字。
这是假借字的四种情况。
除了单个字的假借,汉语里很多双声词、拟声词,也用的假借。
比如“陆离”、“犹豫”、“莞而”、关关雎鸠的“关关”。
“犹豫”历史上借过好几个字,有“犹预、犹与、由豫、由与”等不同写法,最后固定为“犹豫”。
翻译的外来词多数也是假借,马克思、比萨、巴黎、巧克力,都是假借。
好啦,讲到现在,前面的问题大家应该都有了答案了吧。
没错,下面这种菌类植物就是近来大伙共同创造的的假借:
假借解决了造字难题,功不可没。
但假借法太好用了,本来是“本无其字”才借,后来,“本有其字”也借,这种情况又叫通假字。
古人借字很潇洒:
没这个字?写同音字!
提笔忘字?写同音字!
不知道是哪个字?写同音字!
本少爷就是不喜欢本字?写同音字!
已有的同音字大爷都不喜欢?造一个同音字!!
反正从前用字不规范,怎么写都没人罚他抄二十遍。
只是为难了后来的读书人,一篇文章,大量借来借去的同音字,一个字到底用的本义,还是假借义,借又是借的哪个字?抓狂啊!
我们现在觉得古书那么难读,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古人太任性,同音字用得太生猛。
比如下面这两句话:
《尚書·湯誓》:時日曷喪。
《詩經·葛覃》:害澣害否。
看晕了没?
如果把里面借的字还原一下,看起来就会顺眼多了:
時日曷喪:是日何丧:
这个狗日(桀)啥时才完蛋啊?
害澣害否:何澣何否:
哪些要洗刷刷,哪些不要洗刷刷啊?
一个字身兼多职,文字的识别率就降低了,不仅我们看着头大,仓颉们也觉得这么下去不行,想想,天天看疯狂的《满江红》会是啥感受?
本来发明假借就是为了少造字,结果字用得太乱,虽然救了一时之急,但后患太大,还是得造字。
历史告诉我们:
想偷懒是不行的!!
偷过的懒都得还的!!
还要加上利息的!!
仓颉们老老实实重新想办法造字。他们吸取指事、象形、会意三种表意字和假借表音字的经验,终于发明了既表音又表意的造字方法:形声字!
《 說文解字 敘》
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以事为名”是取字的形旁,是指事、象形、会意的表意功能;“取譬相成”是字的声旁,是假借的表音功能。形声字集两者之长,得中庸之道,临危受命,闪亮登场,迅速解决了一字多义,不堪重负的问题。
形声字好造,在两千来个指事、象形、会意字的基础上,拿其中两个一组合,就造出一个形声字,而且造出来的形声字还可以继续拿来做声旁,造第二代第三代第n代形声字。
前面提到的“箕、腋、鼻、雲、暮、燃、蜈蚣、蝌蚪、徜徉、谓、狮、觀”,都是形声字。
这种从假借衍生出来的形声字,是形声字的初期阶段。
让形声字大显身手的地方是各种专有名词:各种树,各种鱼,各种马,各种牛,各种河,各种各种……
比如鱼,鱼是象形字,但鱼有那么多品种,有小鲫鱼,有大鲸鱼,每种鱼怎么造字?用表意的方法绝对造不出来。但形声就好办了,既然都是鱼,就用鱼做形旁表意,再根据发音,挑个同音字和鱼拼在一起,就是一个新字啦,于是鲫、鲢、鳙、鲶、鲸,等等,各色鱼纷纷出场啦!
形声字解决了造字的瓶颈问题,让中国文字可以轻松地无限量造下去。一问世就成了造字主流,形声字在文字中所占的比例,从甲骨文的27%,到说文解字的80%多,到现在,90%以上都是形声字。
六书里还有个转注,这是六书里争议最多的,比指事、象形、会意的三国混战抢地盘还乱。
《 說文解字 敘》
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大概意思是:这些字都是一个类别的,它们的意思相同。
清代段玉裁对转注的解释比较简洁明了。
段玉裁《 說文解字注》
異字同義曰轉注,異義同字曰假借,有轉注而百字可一義也,有假借而一字可數義也。
同一个意思,造出了不同的字,这些字就互为转注字。
为啥一个意思,要造那么多的字呢?难道仓颉们太闲了?
有可能,形声字好造啊,没事多造几个玩呗。
不过造那么多同义字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不同地方,不同时候,同一个字的语音不同,加的声旁不同,就造出了不同的字,比如考和老,本义都是老,但两个字发音不一样。
此外,盂和盌也互为转注字。往和迋、逝、徂,四个字互相都是转注字。
转注字更象是字和字在意义上的联系。
从造字角度来说,我们掌握了文字从表意字(指事、象形、会意),到表音的假借字,再到既表音也表意的形声字,就基本能理清仓颉们的造字过程,没必要在转注上太费劲。
六书说完了,轻松一下,看一组强悍的假借法英汉互译吧:
we found love 潍坊的爱
where have you been 威海油饼
need juice world world has world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star farming 四大发明
Facebook 非死不可
Yesterday once more 耶稣他爹玩什么
To be No.1!土鳖难扒完
You share rose get fun 鱼香肉丝盖饭
Diamond 呆萌的
温馨提醒:
据此学外语 后果请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