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平衡的自我调适

2023-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尹成果

人的情绪变化,同人的生理健康密切相关。现实生活中的抱怨,抑郁,愤恨,嫉妒 ,沮丧,悲观等负面情绪的产生,都是心理不平衡的表现。而负面情绪的积聚与持久,又翻过来戮伤心志,劳伐体肤,耗伤真气,造成脏腑气血功能紊乱。以致疾病丛生,使人的身心受到极大摧残。因此,当人的心理失去平衡的时候,需要及时调整。

但是,许多人不知道如何调整,而且十分希望别人帮助和指导。 其实心理状态的调整是无法代劳的。就算咨询了心理医生,最后的调整还是得靠自己。就像一个人走钢丝,晃晃悠悠老半天,终于站稳了,不是别人的帮助,而是靠自己的调整才站稳了脚跟。人的心理也是一样,如果不平衡就应当自己调整,否则站不稳的后果就是摔跤。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心理达到平衡呢?或者说当心理失去平衡的时候,自己应当怎样调整呢?心理专家说,“钥匙”就在你自己手中——

首先,对自己不要过于苛求,有的人把自己的生活目标定的过高,根本就无法实现,以至于终日郁郁寡欢。有的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往往因为区正小事而怨天尤人。若能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则不光易于实现,而且心情也容易舒畅。

其次,对他人的期望不可过高。很多人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他人的身上,如果对方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会大失所望。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优缺点,要求别人完全迎合自己,既不现实又不合理,结果往往是自寻烦恼。

第三,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屈从让步,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一个能干大事业的人,处事要从大处着想,胸怀开阔,要宰相肚里能撑船。只有大前提不受影响,在小事上不必过于计较,甚至固执己见。以减少不必要的烦恼。

第四,学会疏导激愤情绪。人在发怒时容易丧失理智,会把能够办好的事情搞糟,因此激动或愤怒时要想到制怒,防止干出愚蠢之事。与其事后后悔,不如事前自制,这样就会使自己息怒,待冷静下来以后再设法解决问题。

第五,要善于转换环境和转移情绪,在遇到挫折时,应暂时将烦脑放下,做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比如钓鱼,写作,听音乐,看电影电视,或参加体育活动等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