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诸葛出山,明知道会很累

2018-07-08  本文已影响137人  木子豆豆

      三国,我以前是看了好多遍的,这些年没时间再看,所以有些细节或人名慢慢记不清了(下文完全是凭记忆和随意发挥,如有疏漏,三国迷不要见笑)。前日读某君空间里的一篇关于张松与曹操的文章,感觉写的很好,分析很有见解,近日自己有所感悟,故附和一篇。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三顾茅庐是全书最精彩的一节,老版三国电视剧也拍的非常好,服装、取景、配乐都很到位。小说和电视都分别描写了秋、冬、春三个季节的场景,每一场都有不同的风景和韵味:比如秋天的一片金黄,农人唱着“大地如棋盘,世人如棋子”;冬天的银装素裹,漫天大雪,黄老先生吟唱“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春天的竹林,茅庐,小桥流水,庭院里的日晷……每个细节都是无比的雅致。

      从跃马檀溪开始说起吧,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寄居在弹丸之地——新野,却还是遭人惦记。刘表受人唆使,试探性地送他一匹的卢马,有人告诉刘备说这马不能要,会害死你,刘备不太信也不好拒绝。

    因为立储的事,刘备说了实话,刘表的夫人——蔡夫人怀恨在心,密谋在酒席后除掉刘备。幸好有人报信,刘备骑着的卢马逃到江边。前有深渊,后有追兵,刘备说,的卢的卢,你今天果然要害死我。

      没想到的卢马腾空而起,一跃三丈高,轻松越过峡谷,来到对岸。留下蔡中蔡瑁在那边发呆……

      侥幸躲过大劫之后,刘备恰好经过水镜山庄,并留宿了一夜,于是请教水镜先生安天下之策。

      刘备问,我武有关、张、赵,文有简雍、糜竺、糜芳,怎么混的这么背?一块栖身之地都没占着,还差点丢了小命。

      水镜说,关羽、张飞、赵云皆万人敌,已经足够了;简雍、糜竺、糜芳之辈却差的太远,你缺的正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

      刘备问这样的人才哪里去找?

      水镜说,人才现在都集中在咱们荆楚一带了,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但刘备细问谁是卧龙凤雏时,水镜先生便用“好,好,好”岔开话题。

    水镜先生是真正的高人,看破不说破,知道刘备是明主,更知道跟他白手起家打天下有多难,甚至以后的结果他可能都料到了。民间传说水镜先生是诸葛亮的老师,因为年龄相差三四十岁,这其实比较符合逻辑;三国小说只写他们几个人是朋友,但是看得出来水镜对孔明是非常爱护的。

      刘备回新野的路上遇到毛遂自荐的徐庶,徐庶也一眼认出了的卢马,对刘备说,这马对主人有妨害,不要再骑了。

      刘备说,已经应验了,我差点丢了命。徐庶说,那是救你,不是害你,这次不算,它迟早要害死一个人。这话其实后来应在了庞统身上。取西川的时候,庞统的马不肯走了,刘备一片好心,把自己的马让给庞统,结果中埋伏的时候,庞统因为的卢马被当成了活靶子。

      刘备问有什么破解的办法吗?徐庶说,有,你先把它赏给你不喜欢的人,等那个人出事了,你再要回来自己骑,就没事。

      刘备很生气:你怎么刚见面就教这歪门邪道的东西?徐庶哈哈大笑,说我故意试探你的,你要真这么做,我还不跟你玩了。

      徐庶跟刘备回新野后,帮着刘备练兵布阵,连打了几个胜仗。刘备切实感受到人才是第一战斗力,具体的说是智力的作用比武力的作用大多了。

      刘备和徐庶正处在蜜月期,徐庶却被曹操设计骗走了。刘备重情义啊,望着徐庶远去的背影,泪流满面,直到徐庶消失在一片树林之后。刘备居然撒娇耍泼了,让人砍掉那片树林,因为挡住了他眺望徐庶的视线。

    徐庶突然策马复回,刘备喜出望外,还以为他不走了呢,没想他回来是推荐诸葛孔明来代替自己。刘备一时还放不下,唱着“你在我眼中是最美”,说这世上还有比你更好更牛的吗?

      徐庶说孔明这个人比我好十倍,我回许都的时候顺道先去给你搭个线,然后就走了。

      因为在“蜜月期”分开的,两个人都停留在最美好的记忆里。刘备一直对徐庶念念不忘,徐庶也为刘备终身守节,发誓不为曹操献一计一谋。火烧赤壁,庞统献连环计的时候,身在曹营的徐庶看出来了,却不点破。以至于曹操输的很惨,哭着说,我的郭奉孝要是还在,绝对不会让我有这么大的失误。

      水镜先生听说徐庶投奔了刘备,过来拜访。来迟了,徐庶走了,刘备正伤心呢,就提起徐庶推荐孔明的事。

      水镜说,徐元直走就走吧,何必又惹孔明出来呕心沥血。走的时候,仰天长叹:“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矣”。

      虽然遇到了对的人,时间却不对,你会过得很辛苦,我宁愿你不出山。这应该是水镜先生内心的想法吧。

      孔明自己何尝不知道今后的艰苦呢,但是他被刘备的诚心所打动,已做好“拼将一死酬知己”的打算。

    离开茅庐的时候,孔明对弟弟诸葛均说,好好看家,我做完大事还会回来一起耕种的。可惜直到最后累死在五丈原,他再也没回去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