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00,非暴力沟通方式,爱的语言!
感恩四月老师继续带读《非暴力沟通》啦!这次的内容是第3-6章,区分观察和评论,体会和表达感受,感受的根源,请求帮助。
好好爱自己她那热情洋溢的话语声,宛如电台主播,在寂静的夜晚,给我们的头脑这“操作系统”来升升级。
区分观察和评论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既然这样,那么,我在练习区分观察和评论时,如果碰到不顺利,也是可以接受的了。
练习:
1.我先生经常带我们回老家看望父母。
2.我先生每个月至少带我们回1次老家看望父母。
结论:
第1句是评论;
第2句是观察。
体会和表达感受
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
在这步骤中,我们需要区分感受和想法。想法,我的理解是我们对某件事的判断;感受,则是由我们不带评论的观察某件事后得出的情绪。
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
清楚地表达感受需要丰富的词汇
丰富的词汇量^_^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感受词汇,是正能量的;
我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感受词汇,是负能量的。
由此可见:当我们显现正能量时,我们的某个或多个需求得到满足了;而当我们显现负能量时,我们的某个或多个需求正在寻求得到满足;
练习:
1. 我这个妈妈当得不好。
2. 身为妈妈,不能顺利地与孩子沟通,我很焦虑。
结论:
第1句是想法;
第2句是感受。
感受的根源
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
听到不中听的话的四种选择:
1. 责备自己
2. 指责他人
3.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4. 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
“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你没把饭吃完,妈妈感到失望。因为妈妈希望你能健康成长。” 如果孩子吃饭下次闹情绪时,可以试试这句话。
非暴力沟通需要: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一个人说“你从不理解我”,她实际上是渴望得到理解。如果太太说“这个星期你每天都工作(看电视)到很晚,你喜欢工作(看电视),不喜欢我”,那反映了她看重亲密关系。”原来如此啊!
试着对换一下,如果先生说“这段时间你总是看手机到到很晚,你喜欢看手机,不喜欢我”,那也是反映了他看重亲密关系。哈^恍然大悟哒!以后先生和孩子在家时,需要减少看手机的时间了,给家人高质量的陪伴的。
“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以及分析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有天晚上在整理客厅时,孩子刚好在餐桌写完作业,又准备和往常一样,将书本随意扔桌上,我看到了直接告诉她:看到她作业完成后,没有及时收拾,我很难过。因为我喜欢早上一起来看到整洁的家!希望餐桌也同样是!女儿听后马上动手整理好了。从那以后,女儿逐渐养成及时收书包的习惯了。
请求帮助
这是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
提出具体的请求
先生喜欢垂钓,以前每到周末就会和钓友一起去钓鱼,而我会生闷气,然后独自带孩子去公园玩,因为有情绪,所以有时会对孩子不耐烦,先生也不喜我们撇开他,说不放心我们母女俩单独活动。经过他的几次抗议和我的无视他抗议后,终于我们达成一致:要么下次带上我们娘崽一起去钓鱼,要么他陪我们游公园逛街。这样全家一起愉快过周末的习惯一直延续着。
不带评论地观察,正确地表达感受,找出被层层隐藏的需要,提出具体的请求,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让我们生活中处处流动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