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心雕龙知音二十五

2021-11-22  本文已影响0人  鸿蒙沐阳

比如同为咏史怀古类作品,都借古人遭遇类比自己,抒发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 感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同中有异。

从内容来看,二者同为咏史怀古,寄托心志之作,风格上都是豪放之作,手法上都运用了今昔对比、虚实结合之法。但仔细分析,也可以发现二者不同之处:苏词眼前景物壮阔,气势宏大,如“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等,壮阔的景物激发壮怀激烈,由此更凸显三国时期风云突变、英雄叱咤风云的气概; 辛词眼前景物萧索落寞,在景物的今昔对比中,抒发情怀中今昔之感,如眼前景物“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与过去“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人物壮举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无限感慨;同时,苏词中所怀想古人为周瑜一人,而辛词则分别为孙权、刘裕、 廉颇等人,这与苏词风格豪放自然,而辛词豪放中善用典有关。

另外,苏词更注重抒发自身际遇之感,在与周瑜对比中抒发自己不被重用的无奈;而辛词借用多个历史人物,更在慨叹自身际遇之外,暗含了对国事危亡的感慨。结句苏词以“人生如梦,一 尊还酹江月”收束全文,既有对自己不被重用的悲叹,也有人生旷达之悟的抒发;而 辛词中“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包含更深的是英雄已老的悲戚无奈与壮志未酬、壮 心不已的悲愤。所以二词表面看来有很多相似相同之处,但仔细品读,依然可以同中 见异。

而在把握了作品共同点基础上,在对不同之处进行比较,更容易分析出每部作品的新异、独特之处,从而更好把握作品。 

第三,形成系统,迁移运用课外篇目。任何知识都是其他知识有部分关联的,根 据迁移中前一知识对后一知识产生的影响分类,可分为:正迁移,负迁移,零迁移。

而科学的方法是,促进正迁移,减少零迁移,尽量避免负迁移。所以在进行古诗文阅 读教学时,当学生的古诗文知识形成一定系统时,可以适当地帮助学生进行课外迁移, 帮助学生将未知的课外篇目积极主动地向课内知识系统靠拢,发现其相同点和不同 点,更好进行课外篇目学习。 

古诗文教学长期地进行单篇教学,使得学生缺少对课内古诗文篇目共性与个性的 探讨,难成体系,所以看到课外篇目时,更是很难将其与课内篇目联系到一起,造成 学生不会回答课外古诗文鉴赏题,教师频繁讲解做题技巧却收效甚微的情况。若在归 纳出课内篇目体系后让学生将课外篇目试与课内体系靠拢,在初步感知后,将其归为

已成体系中的某一类,再根据总结出的某一体系的共同点,看其承袭,进而分析本作 品的新异之处,概括其个性。依照这种方法,相信学生不会再苦于每一篇古文都是陌 生脸孔,而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27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