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影视|伯乐...

《悬崖之上》-明知不可为之 为与不为

2022-08-31  本文已影响0人  一川一人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网图侵删

或许每个人都曾有一个英雄梦。我们每个人都敬佩英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腔热血,义无返顾踏上不归之路,为理想,为朋友,为大义,无愿无悔。然而还有一种“英雄”,明知不可为(可为)而——不为。虽然不惧、不愿、不忍,但不得不“不为”!这是观看张艺谋指导的电影《悬崖之上》后的一丝感触,不吐不快。

《悬崖之上》是张艺谋导演的第一部谍战片,讲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位在前苏联接受了特训的共产党特工人员,两男两女、两对情侣,组成特别任务小队,回国执行代号为“乌特拉”的秘密行动。由于叛徒出卖,他们从跳伞降落,双脚立于皑皑白雪覆盖的地面第一刻起, 就已经置身于敌人布下的天罗地网之中。如行走在“悬崖之上”,行动小组的两组人面临严峻考验。危境之地,骇浪之中,在我党地下工作者全力协助下,任务终于得以成功完成,但也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这部电影具备了谍战片的各种元素:枪战、肉搏、追车;背叛、情感、亲情;残酷审讯、声东击西、偷天换日、生死离别;或轻如鸿毛或重如泰山的死亡终结, 所有这一切在中国北方冬日冰天寒地漫天飞舞的大雪中就这样缓缓铺陈开来, 流畅甚至舒缓的镜头展现着克制下的极大张力和紧张压迫,让人时时刻刻经历着如立于危崖之上的无限忐忑、恐惧和心中深藏的希翼,别有一种“冷峻而凛冽的诗意”。

四位特工性格迥异,细节刻画入微深刻,充分展现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大无畏勇气和超群智慧。最令我印象深刻触动颇多的却是四人之外,周乙(于和伟饰演)这个人物,打入敌人内部的我党地下工作人员。

张宪臣(张译饰演)不幸被捕,周乙成功将他救出牢房,并进入准备好逃生的汽车中,然而他们被闻讯赶来的特务围堵在院中。深受重伤的张宪臣决定保护周乙,独身赴死。生死离别,车外鹅毛大雪,车内逼仄空间,周乙一次又一次地问着张宪臣有什么交待, 连着问了四五次“还有吗?还有吗?” 。眼神热切语气冷静如初,但我们都能深深感受到此刻“偷生”之人的一缕愧疚,两分不舍,几多不甘,虽然尚无法得知这以命换来的命还能挺多久。

当此时刻,他当然可以与张宪臣同生共死,一起闯关就险慷慨赴死。 然而他不能, 因为任务还没有完成! 张宪臣法可以坦然选择“不可为而为之”, 他却只能选择“不可为(可为)而不为”。无它,只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完成。这份退让、忍辱、隐忍,更让人震撼。有的时候死比生要更容易些。

在王楚良(朱亚文饰演)被特务追杀逼入死巷中时,周乙仍在想尽一切办法试图保住他的生命。然而身后明里暗处都有人在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他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楚良为了保护周乙的安全,毅然决然举枪相向,开枪后服毒自尽。看着自己的战友倒在眼前,周乙拼劲全力希望抠出毒药,这时他的恐慌和不甘溢于言表,再也无法掩饰。无力回天后望着平静“坐”在雪中逝去的战友,他虽心如刀绞但绝不能流露出半分悲愤之情,此等定力和控制力非凡人所及,是常年地下斗争,行走在生死边缘的锤炼和磨砺。生比死更难,因为背负着战友的嘱托和使命,背负着生命的沉重。

张岱在《四书遇》中写道:“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  孔夫子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意气风发不改初衷, 视为圣人;而庄子却主张“知其不可为而不为”,独善其身,独安其身, 谓为神人。

有所为?有所不为?何去何从?有人说: 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是从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从心。反观周乙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抛开了个人得失成败、放弃了个人情感冲突,是为了一个更崇高更远大的目标,一个千千万万共产党人所共享所共同期盼的目标。

漫天风雪,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无限诗意无限遐想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有最炙热也最克制的情感,丑恶和崇高并存,凛冽与温暖并续,一切都在“白茫茫一片”中无声呐喊着,释放着沉默但巨大的能量。非常喜欢张艺谋导演为我们展现的“雪”这个意向,雪代表严寒,代表纯粹,代表韧性和变化多端,代表冬藏和蕴含的希望收获......  整个故事雪中开始,雪中结束,或者说是雪中继续着。影片结尾,雪已停,黎明来了。

《悬崖之上》可以说是全明星阵容,从导演张艺谋,到演员于和伟、张译、秦海璐、朱亚文、倪大红,李乃文,从主角到配角个个出彩。饰演叛徒一角的雷佳音虽仅有几个出场,台词不多,但一言一行刻画入木三分,是个意外惊喜。

总而言之,这是值得观看的一部佳片。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如今的我们虽不必行走在“悬崖之上”,但仍会面对生活之中的诸多考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有所为,有所不为,如何抉择,如何取舍,在乎智?在乎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