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心情随笔随笔散文

故乡琐记(2):我的姨姥爷是刀客

2017-03-05  本文已影响42人  发呆的老渔民

小时候,多次从爷爷奶奶的嘴里说出“刀客”这个词语,不明白是干什么行当,但感觉是很厉害的人,因为我们那里哄小孩子睡觉或者吓唬小孩子的常用语就是“刀客来了”。

长大后才知道刀客的相关含义,也知道我唯一的姨姥爷,也就是我奶奶姐姐的丈夫竟然就是一位刀客,而且,我们家族的历史差点因为他而改变整个轨迹。

豫西形形色色的土匪

01

著名作家姚雪垠曾经说过:所谓“贼”,结成几十人或上百人大股者叫做杆子;数人或十数人结伙,夜聚明散,在我的家乡叫做贼毛子或二道毛子。南阳地区和商州地区在清末有“刀客”,到民国年间快枪日渐普遍,“刀客”一词被淘汰。

我的老家邓县,地处河南省西南部,与周边的内乡(当时含西峡)、淅川、镇平共称宛西四县,往西是陕西、往南是湖北,俗称“三不管”。加之这里天高皇帝远,西边又是莽莽苍苍的秦岭余脉伏牛大山易于躲藏,所以在新中国建立之前,一直是土匪、恶霸横行的地方,当时流传着一句俗语:三山夹一坡,尽是土匪窝。在长达百年的历史中,我们家族无可幸免地饱受匪患之苦:家宅几乎全毁、家人被掳致死、祖辈颠沛流离,对整个家族的前途命运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刀客

02

从我奶奶家的情况看,娘家是杨营,姐妹两人、一个弟弟(好像不是亲生的,终生未娶)。姨奶奶嫁到大路湾张家,姨姥爷在当地名声显赫,横行霸道、无恶不作。奶奶当年准备嫁给我爷爷时,姨姥爷等嫌弃我家贫穷,当时多次密谋合计、威胁利诱将我奶奶抢走、预备卖给别人,终因奶奶的坚决抗争而未得逞,否则,我家历史需要重新改写。多年以后奶奶每次说到此事,还念念不忘“姨爷”的“恩德”。解放后,因为罪大恶极,姨姥爷被政府处决;这段历史的相关细节由于亲戚和忌讳的原因,谁都不愿提起,只是奶奶偶尔劝我们多做善事时,才简单说几句。

姨奶奶生两女一子,两女我们习惯称为张姑,其中大张姑家孩子多、比较穷,和我家关系一直较好,奶奶在世时每年春节都到我家走亲戚;一个儿子,我们通常称呼为大路湾张叔,因为父亲是刀客名声不好,加之家里一贫如洗,打了一辈子光棍,乡里乡亲都说是老一辈作的孽。

03

父亲非常看不上大路湾张叔,认为他好吃懒做、不干正事,每次骑自行车来我家父亲都没给他好脸色,母亲念在亲戚份上,每次都张罗着炒两个菜来招待,简单但也不失热情。那时候我正在高家学校上学,总的感觉是张叔来我家的次数比较频繁,也经常帮我家干一些农活。后来听大哥说张叔死后,亲戚都不靠前,囚在自家房子里多日没有出殡掩埋,远近都出了名,还是大哥把钱给父亲,张罗四方邻居把他简单埋了,这样的境况着实让人唏嘘不已。

历史就是这样延续,不管是悲哀还是喜悦,不管是风云一时还是寂寥一世,不管是光宗耀祖还是败家丢人,总会有个说法、有个交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