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鼓与花】莫负锦绣华

商泰是个逍遥的桃树仙,琢磨着青丘近来风平浪静,索性便择了个日子,化成耄耋老翁,来人间逛了一遭。
与话本里热烈奔放的性情迥异,商泰悄悄地观察了月余,发现江南的凡人,着实忸怩害羞。
譬如东巷的郑黍和西巷的齐罗,明明彼此心悦、两相欢喜,却偏偏佯作陌路、重逢不语。
佳人才子的故事,在书中虽泛滥成灾,可每每身临邂逅,仍旧令神不禁荡漾了心弦。
烟雨蒙蒙的午后,红衣少女愣怔地站在落桥上,仅须臾,她细腻的肌肤便被濡湿了一片。
商泰彼时恰坐于茶肆内,悠闲地饮茶品糕,透过半掩的门帘瞥了一眼,刚欲化出把纸伞为其遮雨,却见那姑娘头顶处已然稳稳地悬了把伞。
他不动声色地收起指冒粉光的右手,惬意地复朝小倌要了壶青梅茶,一双桃花眼紧紧盯着落桥上的两人。
“姑……姑娘,你若不嫌弃,这把伞便赠予你吧。”话语间,那秀才俊逸白皙的面容竟慢慢泛了红。
闻言,红衣少女亦抿了抿薄唇,羞赧地回道:“那,公子该如何回去呢?”
商泰边呷杯盏内的茶,边回忆话本里的情节,默了片刻,随即轻笑道:“无妨,姑娘切莫淋雨便可,我跑回去就是。”
“无妨,姑娘切莫淋雨便可,我跑回去就是。”秀才红着脸说完,登时转身跑了。
商泰浅笑之余,又听那姑娘焦急问道:“我叫齐罗,请问公子姓名是什么?”
风雨飘摇中,那秀才正呆呆地抬袖子往脑袋上遮,听到这句,忙匆匆回道:“我叫郑黍,郑国的郑,离黍的黍。”
所谓一见钟情,大抵如此。
商泰舒适地喝完茶,嘴角笑意愈深,慷慨地撂了锭碎银后,满足地起身离开。
这凡间,倒比他想象中的有趣多了。
雨声淅淅沥沥,商泰垂首轻叹,于无人处幻了把伞执在掌中,且暗自思忖:等青丘真正安逸下来后,便将小包子带来,他那般爱吃,定会十分高兴。
光阴荏苒,转眼间即过去了大半月。
商泰原对这桩良缘饶有兴致,可日子渐渐久了,他蓦地发现,郑黍和齐罗的交集委实太少了些,与话本里缠绵的男女爱情纠葛完全不同。
黄昏时分,齐罗对镜细细理妆,自始至终,精致的脸上都红霞冉冉,而那双盈盈美眸里所蕴含的,明显就是少女怀春时的丝丝情愫。
商泰隐卧于其院内的桃枝上,不禁连连摇头,他昨晚在郑黍家看到的情景,实如出一辙:
烛火摇曳下,郑黍捧着本易经,痴痴地看了许久,最后却是傻笑了出来。
商泰略施读心术后,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二人彼此魂牵梦萦,却偏不表明心意,倒也奇哉。
反复斟酌了一番,他到底决定做个牵红线的“月老”。
中秋庙会,人潮涌动,诸如流沙。
明月皎皎,繁星璀璨,齐罗盛装打扮,邀约来到落桥桥畔,只观望了一会,那个心心念念的人便准时来了,许是赶得急,停下时还微微喘了喘。
郑黍缓缓握紧拳,对邀他前来的姑娘憋了半晌,方开口赞道:“你今晚,真漂亮。”
夜华如水,鼓声轻响,眼看着水墨画般的二人缱绻相拥,匿于桥下的商泰这才徐徐展开折扇,得意道:“果然,还需老夫相助才可。”
注:偶然听到的一首洒脱豪放的古风歌,委实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