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不评判?

2021-07-13  本文已影响0人  刘江飞

为什么人们爱评判他人?我想至少有这么几个原因。

1 人会不自觉地寻找一种隐秘的优越感。当我们在评判别人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说:“我比你高尚”、“我比你聪明”、“我比你明智”。满足这种隐秘的优越感是人的一种刚需。

2 很多时候,评判反映的,不是我跟被评判者的关系,而是我跟那些同样在评判这件事的人的关系。

比如,当我们在评判王思聪的时候,我们其实不在意他怎么想,我们在意的是周围朋友同事的看法。毕竟王思聪我们都不认识,而和我们一起吃瓜的同事朋友,我们都认识。这时候,如果你说了跟他们意见相左的话,你就是在反对他们。这种趋同的本能,会让评判放大,变成一种不加怀疑的情绪。一个人的评判,就这样变成了一群人的狂欢。

当你跟很多人一起评判一个人的时候,你并不是在构建跟评判者的关系,你只是在“用”他构建和同样评判的人的关系。这是对被评判者的一种物化。我们并不会考虑他的感受,我们只是在用它。

3 评判的背后,有对背叛契约的愤怒。

当一个公众人物违背了人们内心的期待时,很多人就会有这样的情感:

“你违背了你在我们心中的人设。什么?这种人设只是出于我自己的想象?不不,不是的。它既是来自我的想象,也来自你不断向我传递的信息,我是根据这些信息喜欢你的。这是我们之间的隐性契约。现在,是你背叛了它。这就是一种欺骗。”

从这个角度,你就能理解一些评判者带来的愤怒情绪。这种评判是对被评判者的警告,也是对自己和同类的提醒:

“他是一个不可信的人,不要对他投入情感,不要被他欺骗。”

所以评判就变成了防止自己投入一段不值得的关系的自我保护机制。

4 评判是我们维护头脑中的旧秩序的努力。这种旧秩序是想象的产物。有时候,我们的想象和现实之间常常有巨大的出入。但就算这样,我们也不想承认事实。就像你在写一篇文章,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能佐证你观点的论据,怎么也不想去看它的纰漏。

我不是去参加过一个综艺节目吗?在这个节目里,主持人朱丹讲她讲她自己跟老公的相处之道,说如果她生气了,老公一般都会先来哄一下她,如果她再作,老公就会正色对她说:“我已经给你台阶了,下不下,就看你的了!”这时候朱丹就会后背一凉,赶紧调整自己的态度,接受老公的好意。

原来朱丹说这话的时候,是把它当作夫妻相处的成功经验讲的。结果这事上了微博热搜,网友纷纷谴责朱丹老公,觉得他太强势,朱丹太软弱,太卑微。

这件事还有后续,就是朱丹为自己辩护,说:“不是啊,我老公很好啊,我很幸福啊!”网友就说:“不,你不幸福!”朱丹说:“在关系里我不卑微啊。”网友说:“不,你卑微,你只是卑微而不自知!”

朱丹为此很受伤。最后还是她的先生,那个被认为对她不好的男人,安慰了她。他说:

“你要知道,你和舆论之间是有一扇门的,而你自己有这扇门的钥匙,你要学着把门关上。”朱丹说,是先生的这句话,帮助她走出了困扰。

在评判中,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他人,而是想象中的他人。我们也不关心他们的真实情况,而只是借着他们的事,来表达我们自己。

写这篇文章,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段时间我看到一些关于杭州保姆纵火案的林生斌先生的议论。这种议论又变成了一个评判的场。林先生当年因为妻子和孩子遭遇的不幸,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现在又因为新的婚姻收到了很多指责。我不太想说这件事,我只是觉得,失去亲人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悲剧了,如果我们妄加评判,就可能制造另一个悲剧。对于失去亲人这么大的一个悲剧,无论用怎么样的方式走出来,对他本人和他的亲人,都是胜利。

怎么才能放下评判呢?如果要放下评判,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并不仅限于遥远的公众人物,也可以对我们身边的人。

1 当他说这些话或者做这些事的时候,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说的或者做的?能用情境的影响解释,就不要用品格。

2 他是一开始就这样,还是经历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是怎么发生的?

3 假如他的言行是出于某种保护自己的心理需要,这种心理需要是什么?

4 假如我对他的想象也是出于某种心理需要,这种心理需要是什么?

5 如果我在他的位置,我会怎么做?

6 我和他有像的地方吗?像在哪里?

7 当我评判他的时候,我在意的是他本人,还是周围同样在评判他的人?

8 如果我和他面对面,我愿意听他解释吗?

9 如果我看到的只是他的某一面,他不为我理解的另一面可能是什么?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想,啊呀为什么要想这么多?还不如直接给个评判来得痛快!如果不会造成很大伤害,其实有时候我也是这么想的。就像钱钟书所说:“偏见是思维的休息。”只不过,那你至少知道,你在评判一件事的时候,你不是在说真相,也不是在说评判的对象。你只是借着评判,让自己的思维休息一下。

那也好。休息,休息一会。

(我的公号:陈海贤,haixiansalt)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