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大讲堂》《大道至简》中国传统文化

冬至节里碎碎念

2019-12-22  本文已影响0人  风之舞555

时间过得快,一晃冬至节。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冬至日太阳高度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多,冬至后便开始进入“数九”寒冬了。想一想,都觉冷。

这一天,中国北方有吃饺子、南方有吃汤圆的习俗。你家吃饺子OR汤圆?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 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这天天气的好坏,居然与过年的天气好坏还有关联。

俗语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说白了,就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那么过年就会下雨。

碎碎念了好半天,不知君可听进否?

好了,冬至节快乐!该上饺子上饺子,该吃汤圆吃汤圆喽。

(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