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溥光《师说观人术》68
爱新觉罗溥光
《师说观人术》
真正的内心强大,应该是精神层面。君不见,许多拥有亿万帝国的人,说倒就倒了。
有的人,一遇挫折,说有瑕疵,就心灰意冷,就想到进寺院,削发为尼。
我女儿最近老有惊人之语,她说—— 借用电影里的一句对白 —— 你呀,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你想过去,想未来,就是不想现在。
也有朋友说:最好的夫妻关系,是遇事不责备。其实,人与人没得比,有瑕疵是太正常不过的事。垃圾都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
静下来思考,不是准备下一步怎么争斗,而是怎么以舒服的方式让对方接受你的善意,才是上策。
有学生问王阳明,安静的时候我感觉很不错,思想清晰,可一遇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为什么?
王阳明说:“这是你只知道静养,却没有下克己的功夫。这样一来,碰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人应该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炼自己,才能站得稳,才能静亦定,动亦定。
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启示:
宋代苏洵在《心术》中写道:“为将之道,当先治心。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真正打内心强大,真正的安定,安静,不是静坐能得到的。真正的安静,需要经得起“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考验。
很多人修行只会静坐,这在王阳明看来是经不住重大事情的考验的。
王阳明举例说,自己和朱宸濠对战时处于劣势,他向身边的人发布准备火攻的命令,那人无动于衷,他说了四次,那人才从茫然中回过神来。
这种人就是平时学问不到位,一临事,就慌乱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平时学问纯笃的功劳。
真正的内心强大必须在做事上磨练,才能站得住脚;才能做到于静中能安定,在动中也能安定。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王阳明所说的静、寂、定,这些都不是纯粹的静止,无论是动还是静都是我们磨练自己,追寻本心的过程。
所以王阳明是不会同意那些一味强调虚静的理论和做法的。
做为书法家,肚子里没有五车书怎么能面对七十二家房客?
有时,看到一些人就会《厚德载物》,就想笑,那他能承载什么呢?
记得,我徒儿樊蓉在介绍我的皇墨,对方说作品上有印章油渍瑕疵,不打算买,其实原作作品都是这样真实的笔墨,反而赝品净如水,一点瑕疵都没有,就象照片被修过的,与真人是天壤之别。
文品即人品,书格即人格。正是这种人品的缺陷导致后人见仁见智,并累及他的书画作品。
传统中国,官员告老还乡、辞官归乡、甚至罢官居乡,都是家族的骄傲,乡里的荣耀。他们或诗酒酬酢,偃卧山林,或排忧解纷,主持公道,或慷慨解囊,支持公益,只要立心清正,品行良好,都能成为开启民智、移风易俗的引领人物,乡亲们亲切而不失尊重地称他们为“乡贤”。
但如果这官员品格有问题,背离礼法,超越道德,凌轹乡人,乡亲们叫他“恶宦”。不仅不能融于家族,也难以融入地方。
明代董其昌是著名的书画家,到今天都还名气爆红,随便一副手卷就能拍到几千万的天价。他明哲保身功夫很不错,在复杂多变的政治格局中柔身自处,身家平安。他和万历、泰昌、天启三任皇帝的关系都不错。其间,担任泰昌皇帝的老师,当过礼部尚书,官居二品。到了天启年间,党争白热化,他和魏忠贤关系不错,和东林党人的关系也不错,后来崇祯皇帝还很赏识他。所以养尊处优,活到了82岁高龄,南明王朝赐谥“文敏”,直追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生得殊荣,死享哀荣。
到了清代,康熙皇帝对董其昌的字画推崇备至,认为既有特异的天资,还有独到的功力,“丰神独绝,如清风飘拂,微云卷舒”。皇帝的推崇引发井喷,董其昌的人气蒸蒸日上,书画作品价码节节攀升。
董其昌的艺术成就如何,学界自有公论。我们关注的是这位显赫无比、名满天下的大师级人物的两大人生不足。
董其昌出身贫寒,励志苦学,又师从著名学者陆树声,所以后来科考顺利通畅,仕途青云直上。董其昌在官场算是明哲保身,对名流亦能谦和相待,但有名有位有钱后,他确实变得不可一世,回乡后更是任性妄为,大肆搜刮钱财,购买宅第,结交方士,探索房中秘术,引来左右邻居、知识分子群体的集体不满。
董其昌自己生于贫贱,后来耽于安乐,这是私德有亏。但他最大的不足还在于:没有管理好自己儿子和仆从。实话实说,很多欺男霸女、侵渔乡邻的事情不是他做的,但一家之主的董其昌要么默认默许,要么纵容,无论如何,都得承担失教的消极后果。
清代毛祥麟评价说:董其昌辞官归乡,既违背和乡邻和睦相处之道,又不能教导子弟、仆从近仁向义。(“文敏居乡,既乖洽比之常,复鲜义方之训。”——毛祥麟:《墨余录》)
两大不足给董氏家族和董其昌本人带来了灾难。
首先是万历四十四年,士民联合,发布檄文,讨伐董宦。在校书生、市民走卒围聚董宅,口诛笔伐。董家也不示弱,重金聘来具有反社会性质的“打行”人员保家护院。哪知道,这些受聘保安和外来民众、乡亲联手,放火抢掠,董家华屋美宅,顿时毁于一旦;谤书流传道路,说书艺人把董家的恶性秽行编成流行文本,全国传播。堂堂二品退休高官、名满天下的董其昌只能惶惶外逃,避乱于苏州、镇江、丹阳一带。
其次,董大师家风废弛,家声败坏,家道也日渐衰落。他的四个儿子都没能成才。
常说文品即人品,书格即人格。正是这种人品的缺陷导致后人见仁见智,并累及他的书画作品。董其昌的刻苦自励、艺术成就固然值得人们学习追慕,但其为人、教子的不足更值得反省警戒。
生活里,有许多所谓美女都是用化妆品涂脸再造的,而天生丽质的人,原装的才是真实的。
记得去年冯梦龙诞辰444年(1574— 1646)明末小说家。有人说444,死死死,不好。后来真的就没有举办,在我看来,444不就是一溜旗帜吗?
当下,有的人走了四小时后,骂声就一片了。还等到444年后缅怀他?龚丽珠大姐带我去福建见寿宁宣传部长,一见面他们不太热情,坐下来一聊,听我讲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一章,运退黄金失色,时来铁也生光。那宣传部长顿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哇,这个您也如数家珍背下来,我提笔写下冯梦龙的诗句——地辟人难到,山多雲易生。他欣喜若狂,非要请我吃饭不可了。
席间,我说冯梦龙——字犹龙,号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所编短篇小说集《警世通 言》《醒世恒言》和《喻世明言》(又称《古今小说》),世称“三言”,对后来的短篇小说的发展起了 一定作用。
另编有《古今谈概》《平妖传》《新列国志》等……
宣传部长赶紧打发部下取来福建_寿宁冯梦龙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让我题字。记得那是王凌、刘春民主编的。他说,此书有瑕疵,也有写十落百之短,我说,编书、拍电影、写字都是遗憾之作,有瑕疵,才是原作,您编书能让冯梦龍 活起来,这是最大的功劳。
冯梦龙捐俸捕虎、修筑城墙、严禁溺女、禁巫施药、明断讼案、兴文立教,还可再搜集编纂,我手里都有冯梦龙《智囊》一书,更谈笑风生啦。
瑕疵?谁没有?有时,一个人的缺点,往往正是他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