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
原创 一个思考问题的问题少年 2022-07-21 23:05 发表于海南
果实成熟,从树上掉落,和树便没有任何关系,人人都可以享受果实的美味,而无需在意它是从哪棵树上落下来的。
——题记
反射,相对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所有的关系都是反射交互的关系。舍与得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如果你是力的发出者,遇到障碍,等量的力就会作用于你,所谓付出自有收获,种什么因得什么果,离不开投射的原理。
可以解释所谓的吸引力法则,心想事成不是单方面而是双向奔赴,在机缘成熟的情况下实现的。需要的是双向的因,中间复杂的缘法(即条件),最终促成一个结果,当然理想的结果只是千千万万结果(条件不同,形成的结果不同)中的一个,是非常难得的。比如,你想喝水,有一个椰子快要落了,而你刚好走在树下,碰见落下的椰子,你也有了水喝。就像是你有一把钥匙,另一个人有一个锁,这把钥匙刚好可以解开这个锁,缘法具足的情况下,二者得以相见。这是偶然中的必然还是必然中的偶然?我不清楚,缘分真的天注定?我无法解释幸运这个词,似乎所有的一切都是和自己紧密相连,并不是从天而降,无中生有的幸运,曾经的我很诧异这样的幸运,总觉得何德何能,但这样的“幸运”似乎又很自然,并不是我所强求的,尽管与我的念头有关,但一定不是单向的,否则诉求如何得到回应。
天地间仿佛有一张大大的网,将所有的人事物联系起来,彼此作用。值得好好思量“投射”这个词,为什么有人会抱怨,我做了那么多好事,可是总是受到惩罚?什么是种善因得善果?这个投射是全方位的投射,并非片面的投射,投射是所有的一切。比如你所发散出去的一切,有形的,无形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等等全部,它是一个整体,并非一部分。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所说的就是这个完整性。
你投射出去的一切又被你周围的世界反射回来,而这一切是否有个头?你现在所遭遇的,一定是现在的你投射出去的?还是在你存在之前就有了?我似乎更倾向于认为,只要有执着,执着便会显化为相应的形式,外在形式不断变化,和投射有关。此生的形体只是千万个形式中的一个,细胞死亡,此形体消散,若仍有投射,便会转化另一个相应的形体。
一个乐观的人,投射出乐观的世界;悲观的人投射出悲观的世界;充满偏见的人投射出偏颇的世界,充满正见的人投射出正义的世界;你若是不满意自己的世界,可能只是不够全面真实地了解自己,只是自以为看清自己罢了。外在一切是自己的投射,无论外观还是内观一定是一致的,如果你看到了不一致,说明自己看得还不够完整,更需要细致耐心地观察。
我们可以通过创造的事物了解自己,因为自己所创造的事物是自我投射的简单版本。比如当我们在网上输入一个问题,自然会出来很多结果,但并非所有结果都是真实而且对应自己的问题,需要去筛选,去排除,去分析,有很多结果会干扰自己的判断,干扰与自己的执着有关,境界很高的人,输出问题,马上得到一个精准的答案,因为不存在干扰,他只有一个问题,一个念头,别无其他。
人的心灵就是这样的一个装置,实际上很多问题是不攻自破的,想什么便有什么,只不过一颗杂乱的脑子,就像是乱码的电脑,自我干扰的情况下,除了自己想要的欲望,同时放射出很多其他的念想,接收的信息也是混乱的,在混乱中寻找想要的东西,无疑大海捞针,极其困难。比如,你想吃东西,同时心灵中还存在我喜欢这个那个,我讨厌这个那个,我害怕这个那个,心灵完整投射出所有,你想吃东西的念头就夹杂在众多念头的洪流中,自然很难如愿,因为与此同时,众多反射的信息把你往各个方向拉扯,如同五马分尸,或许这就是所说的分裂状态吧,东也不是,西也不是,南也不是,北也不是,你变得孤立无助,头脑快要爆炸。
身体最容易受到干扰,因为它是有形的受力者。心灵的作用更加隐微,当它存在执着,如同树立一道心灵的墙壁,自然也是受力者。只有拆除这些固执的东西,外界失去了受力者,自己也不会受到影响。 身体的屏障难以解除,但是心灵的屏障是可以的,需要深入了解自己,找到屏障的根源,从源头解脱问题。
人活于世,物质层面逐渐向心灵层面靠近,物质是心灵的显化,体现了心灵的一部分,物质层面只能逐渐趋向心灵的完整和自由,比如科技的发达,信息技术的进步,都是在迎合心灵的想法,技术的先进程度还取决于各种条件,所以我们创造了飞机,缩短了时空距离,可是物质层面还无法实现瞬间移动,这些都在于条件的局限,而心灵可以跨越物质的阻隔获得绝对的自由。
佛家说的参话头,和提出的问题没有关系,重点在于找到那个头,去找到自己心灵的源头,穿过形形色色的表象,那些变动不居的东西,从复杂的变化中走向单纯合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43664/cfde8f3869d0cf3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43664/0274cc27f28f398b.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43664/8e25f1591833aa3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43664/3bc3fd348937627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43664/3edad112187210d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43664/93a6a544f165a2d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43664/272b6d864e548e8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43664/c55f78e3383e6f2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43664/9077a08e18888ca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43664/1482b1b8118429f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43664/2d7ce79e075fb02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43664/204e196a0ad83139.jpg)
(写在文后:你有你的生活,我也有我的,每个人的生活不需要刻意交集,各自安好才是真。每个人过好自己的生活其实就已经很难得了。《道德经》中“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岂是字面上的肤浅理解,需要多高的道德境界才可以达到,我们需要透过形式真正看到本质,同一句话可深可浅,如何理解显现不同的真心。但请相信,即便是没有联系,连接却一直都在。
如果你真的想向我请教什么,不仅仅只是当你有问题时想起来问我,在平时也关注我的动态,做过我所做过的思考,那比你问我所获得的信息量大太多,这是我所给答案的来由,离开这些什么都不是,甚至即便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也不认识我。
诗和美景并不在远方,生活早已呈现无与伦比的精彩,只有细致入微的体验者才能发现。否则,即便粗糙的你走到天涯海角又如何?
因为虚幻的想象盲目追随别人的脚步,忽略自身成长应该有的独特轨迹,又将会得到什么?
或许我们最终才会发现,我就是那个美景,我就是诗,祝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