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回避?
亲密关系本身就是一个彼此塑造,共同成长的状态。在这种动态联系的状态下,相互影响,彼此不断打开自己原本的自我边界,充分信任对方进入自己的安全区域内,在近距离实现彼此的行为处事方式的彼此分享、冲突、妥协、彼此影响,本身就是一件极为正常的情况。换句话说,亲密关系中的争执是难以避免的,如果没有彼此改变的交集,也就没有彼此亲密无间的状态,这种情况下,相敬如宾的亲密关系,往往是彼此彼此难以打开自己的。
正常亲密关系中,要处理的重要问题就是争执和分歧了,可是,在与回避依恋的亲密关系中,出问题的往往不是分歧争执,相反,我们要花很大精力去处理“冷漠”。一般情况下,分歧争执都是遇到具体的问题,才会引发的,有趣的是,突然间的回避,却是让人措手不及。往往我自己不明白出现了什么事情,还没有任何征兆,却发现对方已经远远地疏远了自己,逃离了这段亲密关系。
那么,这种莫名其妙的回避,背后真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在我没有任何感知的情况下,对方就出现了这种莫名其妙的回避,让我身心疲惫。
我想,能够从两个方面,解释下为什么回避者身上出现这种莫名其妙的回避:情绪和表达。
第一点,情绪。
回避依恋者自身的情绪是紊乱敏感,这种紊乱敏感对外表现就是让人难以把握飘忽不定,对内表现就是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很差。之所以情绪紊乱敏感,我想原因是从小回避依恋者,从没有人关注到他们最初的情绪表达。背后原理之前文章有过详细阐述,归纳起来一句话解释就是,没有人帮助回避者认识到自己情绪变化,无条件接纳回避者的情绪变化的成长过程,塑造了回避者自己的特有的情绪管理系统。这个情绪管理系统有两个特定:难以正确识别情绪,难以正确接受情绪。
讲到这里,我想还是有必要展开讲述一下。难以正确识别情绪,难以正确接情绪,这个情绪指的是方面的情绪,回避者自身的情绪,回避者周围人的情绪,当然周围人的情绪包括的日常关系人的情绪,亲密关系人的情绪。因为在日常关系人的社交过程中,回避者可以通过高冷、礼貌、妥协、策略性的技巧等不同的方式,拉开周围人和自己的举例,进而隔绝彼此的情绪感染,来摆脱陷入情绪传染后无法面对的紊乱状态。可是,在亲密管系中,他们尝试采取同样办法的时候,就会遇到了一个相悖的难题:亲密关系本身就是彼此支持的。于是,这个就是,为什么亲密关系中,伴侣感受到回避依恋者忽冷忽热的原因了。
我今天重点想说的是,回避者对于自己情绪的管理。归纳起来说,回避者一直没有被正确疏导过认识自己情绪(通常这个工作需要成长过程中一个耐心细致无限关爱的依恋对象来做),所以回避者采取了幼稚原始的机制,回避自己内心真实的情绪,长期以往,当情绪变化的时候,自己也难以正确地识别自己情绪,情绪起伏的第一反应就是冷静,冷静的背后就是回避压抑。可是,回避压抑的情绪并不会无缘无故地消失掉,情绪还会找其他途径释放出来。当经过压抑的情绪,反弹释放的时候,回避者第二个问题就随之而来,难以正确接受自己情绪。没法接受情绪,自然就被情绪裹挟了自己的言行。这样子的表现就是,回避者会突如其来地冷漠、愤怒、指责……,当他们采取回避的方式去应对的应对的时候,自然就冷漠了。
第二点,表达。
情绪的本质是两性吸引,表达的本质是两性交往。谈恋爱,肯定谈是最重要的,因为行为识别是需要时间和精力,言语的表达应该是最快捷有效地彼此识别的途径了,虽然言语中也会掺杂着欺骗和谎言。
当回避者出现莫名其妙地回避的时候,就是表达系统出现了问题的时候。表达系统出现问题也很有意思,有两个特征:听不到对方想要说的真实目的,只能识别出自己想听到的话语;自己表达中,难以准确表达出自己真实的内心。
当我们带着自己情绪、思路、观念、意识去倾听别人表达的时候,很容易就带了筛选器去听对方的话语。回避者本身比一般人的情绪更为敏感脆弱,敏感脆弱的特征就是更容易自我否定,一旦自我否定之后,就难以认可他人对于自己肯定,相反更容易“识别”到对方对于自己的否定和放弃。当一旦被利用放弃恐吓过之后,回避者就能难信任对方了。一旦被回避者识别到了自己想要否定的信号之后,就更难与回避者建立信任可靠的关系。
戏精都是自己给自己加戏的,回避者给自己加的是内心戏。自己假设了一个错误的认知:对方想要否定、质疑、抛弃我,我一下的行为都会基于这个错误的假设开始。
难以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愤怒背后往往是无助;傲慢的背后往往自卑;蛮横无理只是希望对方一味包容自己……写到这里,不得不想问大家一个好玩的问题,为什么回避依恋的小伙伴都是以男性居多?想想其实蛮让人唏嘘的,毕竟社会舆论对于男性的期待会略微高于对于女性的期待。只追求卓越的鼓励教育的方式下,大部分男生接受不了自己平淡无奇,一般都会用自卑羞涩来承认自己是没办法达到卓越的级别。可是在日常之中,自卑也是男性不允许出现的情绪体验,不允许出出现,却时刻出现的时候,不恰好是回避者纠结摇摆,自己情绪失序的时刻么?在这种情况下,表达难以准确有效,自然就没法正确表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