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希望你不再说要辞职旅行
“你等我明天的消息,明天上午有个会,每次会后C都要说一堆惹人不爽的话,到时我就顺水推舟提离职。根据计划,我今年六月份是要去新疆的,正愁最近有些太平,不知道怎么提这个话题,哪只她今天就开始作了。”来自A;
“你之前不是说忍到考完驾照吗?还有几个月呢,好歹等到考完驾照,这也是根据计划!”来自我。
C是A的女上司,开着宝马MINI工资只是小零花钱。A的性别也是女,是依靠薪酬来维持生计的普罗大众之一。两人年纪相仿但生于完全不同的阶层,现世里没有人人生而平等的说法,阶层不是麻痹神经说没有就没有的东西。两个女人一台戏这句话是不会错的,女性天性情绪就细腻更容易触动。
C和A的做事风格完全不同,还同在一个部门,每天彼此相对的时间至少是从朝九到晚五。大家都是有素质的大成年人,大冲突谈不上;小冲突就不可避免的左一波右一浪。波浪升起的时候,就是我“工作”的时候,每一次我都会尽可能让A别冲动。不说身在局外,只是作为旁观者思绪要更清一些:那些性格上的行事小冲突,实在没有到分分钟走人的地步,不过是各自使了各自的小性子。提及C,A说的最多的话是:如果一开始是C面试我,那我和她肯定就不会再见了,我看人还是比较准的。
进这家公司时,A从头到尾没有接触过C。那时部门新立,关于部门的信息不多,在筹备阶段谁也不好说什么确定的事情。人事的信息大抵只有:部门计划是招两个人,直属CEO管辖。A的工作汇报给CEO, 关于这另一个还在招的人,也不怎么关注。三个多月后,算是跨行的A把工作熟悉得差不多了,部门同事—她的上司C来了,来带领她这一个兵。从此工作上没有觉得累的A开始很容易疲倦,疲倦到总想逃离,想要呼吸“新鲜的空气”。
生活本就是在满地的鸡毛上行走,不过大家鸡毛的事情各不相同。没有风的时候踩着鸡毛走、起风的时候被吹起的鸡毛挠着走;想忍的时候忍了,不想忍的时候四顾着想找逃离的出口甩掉那些“发痒的空气”。
A每一次的都逃离带着她70升的背包、一张出发的票和一个随心情变换的目的地。辞职旅行是她乐此不疲的“出口”,每次出发再回来定是黑瘦黑瘦的:印度治疗腹泻的彩色药丸,撒哈拉沙漠辣皮肤的艳阳、土耳其躲不开的甜腻(让一个湘妹子每天吃甜食)…;她在亚美尼亚犯牙疼时,一边告诉我药店很远交通也不方便一边不停地说着各种藏在深山里的小教堂。不可否认,A每次在外面心情总是极好的,这极好的心情可以帮她摆平掉物质和环境带来的大部分瑕疵,哪怕在埃及时和想坑她的车夫马路上大吵心情都是不差的。
可这一次,她提起六月的新疆会有多美时,我开始担忧了。第二天,一整天没有她的消息,我便有了小小的心安,这个姑娘如果真要准备带着对美景和自由的向往打包,那兴奋劲是藏不住的定要说出来的。A从二十多岁开始:停留-出走-归来-停留-再出走..,就这样十几年过去。辞职旅行这件事,A比我读过的关于它的文字更真实,想来,这倒是她一直在很认真做的事。
我希望她可以依旧像二十几岁时一样开心任性的活下去,可是真的不行了。想承认,不想承认现实都摆在眼前。等她出走一两年再回来,大龄单身未婚未育的标签更亮一层,敢抛橄榄枝的公司会很少很少。它怕你突然婚假、产假、一胎、二胎、然后听说国家要放开三胎了。我们都厌恶职场上对女性的歧视,可它就那么赤裸裸的摆在那里,你无可奈何。S的部门,老板给已婚未育的女员工们排了个生育计划表。L的太太是一家公司的人事,他说她选简历的时候,过30单身未婚的直接不看,已婚的会问有几个小孩。R年龄30,每次面试必答问题:个人情况。从没跳过级的女研究生毕业也快30了吧?
每一次逃离之后仍旧要回到这喧嚣的世界,我们大都是指望着薪水过日子的普通人,只有在满足了质朴的生活欲望之后,才能攒一些留给“折腾”和随便什么。你依旧可以去看世界,只是这次,可不可以不要用辞职这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