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离开家乡时
那年去北京时,我不是揣着梦想,而是带着满腹的哀愁去的。
那一年我不小了,三十多岁的年纪。在现在很年轻的人看来,已经算是中年人了。
可之前,我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在老公的保护之下,还没有见识过生活的残酷,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练。在智识上还属于不谙世事的情况。
那时,我实际上过的是一种浑浑噩噩的生活。
生活上,我一直都是一个不善于思考更没有规划意识的人,一直都是随波逐流,任凭命运之舟把自己载向哪里就算哪里。
我是家里的老二,上面是姐姐,下面是弟弟。
姐姐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洗碗了,因此论干活比我利索多了,弟弟又是个男孩子,自有他的长处。所以,在家里我显得最不中用,我隐约记得自己一度很自卑。
记得有一回母亲给姐姐买了裙子,没给我买,我觉得母亲是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所以我很生气,坐在地上抗争,不答应买裙子就不起来,母亲没办法只得给我也买了同样的一条裙子。
我不记得这件事发生的时候自己多大了,从照片上看只有七八岁甚至六七岁的样子,那张照片上我和姐姐穿着同样的裙子,我的裙子一角还往上提了一点儿。我记得那个裙子母亲给放下来我提上去,总觉的太低了不是平的。结果从出来的照片上看有个地方显然比别处高。
母亲说还有一件毛衣也是母亲只给姐姐而没有给我买,我不干了,于是也争取到了同样的权利。那天我们还无意中说到此事,父亲对母亲说我就说要买两个人都得买你不听。
我觉得这也是我不自信的表现,总以为母亲偏心,自己不受待见。
上初中时有一回我自己上街回来晚了,母亲担心我走丢了还和邻居阿姨念叨,我当时觉得挺丢人,抱怨母亲不该到处嚷嚷。可见那时在生活上我还是自卑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这种心理也就渐渐的消失了。
来北京前其实我一直都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人,可就是找不到前进的目标,不知道自己该学些什么,但又不想虚度光阴,于是,在单位闲来无事我就拿一本《宋词三百首鉴赏词典》来看,其实以我那时的欣赏水品和阅历哪里看得懂,但我知道这是好东西,于是我就努力的看下去。
记得我还一度打算考助理会计师,也找过书去看,但因为难度也就放弃了。
在北京的单位上班时,我还老偷偷的看《新概念英语》。
或许,我上成人大学英语过关也和这多少有点儿关系吧。
不过,总体说来,我做事还是有些盲目,所以啥也没干成。
来北京前,我天天到母亲家厮混,也想不到自己该为未来做些什么准备,只是让弟弟给组装了一台电脑,搞了一本书,自己自学了五笔打字,最快的时候一分钟能打八十多个字。
直到到了北京,同事也挺奇怪我这么大年龄怎么还会五笔打字。
离开母亲的时候,我真的是身无长物,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对未来一片茫然。只把希望寄托在老公的身上。
所以在这一点上我是个很传统的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没有一点自我奋斗意识。
直到去年我终于顺利退休了,大半辈子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