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滇说茶1001夜之160 大滇味之生茶篇
大滇说茶1001夜,大滇味。
大滇做茶到现在,有茶友不断总结出大滇的特性,有正面的,有负面的,其中更有茶友提到了大滇味,总结了大滇的一贯风格。我觉得很有意思,特意把这个内容拿出来,公诸于众。对于喜爱大滇茶的茶友或者不喜爱的,都有一个说法,以方便大家选购。所谓的大滇味,我分生茶和熟茶来描述。
生茶
我不想花很多时间来说明大滇茶的优点。优点还是各位自己去评说。我们还是来面对质疑。质疑大滇茶,主要问题在于: 淡、香、柔。我们来一一解说。
第一点、淡
淡,是部分茶友对大滇新茶的感觉,尤其是易武系的茶。从大滇制茶的角度来说,茶淡不淡跟我关系不大。对于纯料茶,我收到的茶就是这样,我保真,不保证好喝。每一个纯料茶,都如实反应了当地茶的特色,这就够了。这是大滇提倡的“真”。
大滇这么不负责任的说法,很容易引起公愤。我理解消费者的愤怒,要真,要纯,还要好喝。当然,价格还要便宜。那么,如果一个地方的茶,本来就淡,你让我有什么办法?这是关于淡的第一个解释。
第二个解释,实际上,茶并不淡,只是喝的人习惯问题。这一点,体现在易武的茶放在勐海喝,勐海当地的人一般都认为淡。勐海泡茶,有事没事总要闷泡几十秒,茶汤苦涩味重,这一点跟易武不同。我也曾经跟一些茶友喝茶,说到淡的问题,某些茶友烟瘾大,重口味,确实,如果按照大滇店里的标准泡法,8克投茶量,立刻出汤,基本上所有的茶都显得淡。所以,淡,本来不是大滇茶的特点,但用大滇标准泡法,是会显得淡的。
第三个解释,大滇制茶,通用的是保守原则,宁肯用时间来换空间,也不肯在新茶阶段讨好茶友。我最害怕的一种结果是:新茶很好喝,存放后滋味丧失。大滇许多茶,在杀青,揉捻等环节,都照顾到这个保守原则。宁肯现在淡,现在不香,把这个变化过程留到后面的岁月里,也不愿给未来留下遗憾。
打住!大滇,你又在忽悠了!总在说未来,未来到底有多远?大滇说:半年,或者一年。大滇群里,上千茶友一起见证,去年的易武独秀,可以说是大滇去年易武茶里香气最差,滋味最淡的茶。到今年,许多茶友都给我说了,惊人的变化,茶汤的浓度,甜度,跟去年完全是两回事。我知道谁在笑了,我们群里的件友。这些茶,起初只是工艺的原因,揉捻较轻,不出味,在随后的几年,浓度还会进一步加强。所以,我提请大家关注,普洱茶是后发酵茶。
真正好工艺的普洱茶,在新茶阶段的表现并不能说明什么。大滇经常说,对当年新茶的评价,最好在半年或者一年后。如果非要在压饼后就评价,请最好结合原料的成分,再加上工艺方法来推断。大滇制茶的风格,更强调未来的可存放性。现喝的话,不会很难喝,但若要现喝,我确实觉得很浪费。一饼新的帕沙跟2008年的帕沙PK ,你会发现什么叫做犯罪。试新茶,只是为了观察工艺以及原料,请记住这一点。新茶淡一点,并不是问题。
第二点、香
大滇的茶真的很悲剧,又淡,又不香。我真的不懂了,这样的茶,怎么能一卖就是五年?我听过这样的质疑。是的,大滇的普洱茶,不会很香,这个是大滇的错。大滇认为,自己做的是普洱茶,不是绿茶,而普洱茶,不应该是香的。普洱茶淡淡的茶香,正是其优势所在。绿茶的高香,不应该出现在普洱茶里,需要找高香型的普洱茶,大滇,不生产。
每年,我试喝无数种毛茶,也跟茶友在喝无数种新茶。实际上,我内心的看法是:咱们三年后看,我们对新茶的所有看法,都将在3年后揭晓。普洱茶,在发展到中期茶阶段,是个稳定期。这个时候,陈化的趋势已经稳定,评价才具备一定的依据,新茶则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
在大滇倾城这个茶的拼配中,去年和今年都给我留下了相同的记忆。在毛茶拼配这个阶段,一群制茶人聚集在一起试喝,结果都可称为完美。但去年倾城压制成饼后,立刻开汤,出现了明显的断裂,前半段和后半段过渡不自然,出汤滋味也是明显两段。这个问题,在半年后,即去年11月份,自然融合,表现出毛茶阶段具备的优点来。今年的六星倾城,又让我默然,揉捻较重的茶,出味优先,揉捻较轻的茶,则在后续出味。因为害怕苦重的茶出汤太快,导致茶汤太苦,所以选择了轻揉,较甜的茶重揉。在压饼后的测试中,明显是先甜后苦,再甜,并没有完全融合。即便如此,我仍然可以确信这是一个优秀的茶,但在事实呈现之前,你敢信吗?
我也曾解释过大滇茶不香的另外一面。即某茶友在购买大滇的茶一年后,开箱闻茶,大厂的茶,表面闻起来香而大滇的茶闻起来不香,据此有若干疑问。大滇飞扬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正经的解释,一种是不正经的解释。正经的解释就是:大滇号的生饼,采用石磨压制,较机器压饼松,表面的香气散失得快。而且大滇的生饼主要采用阴干,而不是烘干,本身就没那么香。你应该关心的是茶汤开汤后的茶是否香,而不是饼面是不是香。不正经的解释就是:凡是饼面香的茶都被我扔了,新茶如果太香,多半只是浪费仓库。而最要不得的是,这个茶还不是茶香,是饼面香,是不开汤就香。不可原谅啊不可原谅。
第三点、柔
大滇的茶,苦涩度一般都不高,所以许多茶友认为柔。也有人很奇怪,同样一个地方的茶,为什么大滇的茶就是没有人家苦。我有一肚子的冤屈无法诉说。除了几个著名的生产苦茶的地方,在春茶去收茶,我们所涉及的地区,的确没有几个地方的茶会很苦,即便有些地方稍苦,也是化得很快。我想,我错在了收茶去的地方,都是海拔较高的地方吧,那里的茶,有苦,也化得很快,何况,大多数地方,并不苦。经常去茶区行走的人,不管嘴里说不说,大家都明白,那些苦涩而不化的茶,究竟是怎么回事。
2012年8月,大滇普洱夏令营,一起揭开这个谜吧!所以,生茶的大滇味,淡、香、柔,你明白了吗?而这个关于大滇新茶的印象,在1年后,转变为 浓、厚、滑的时候,你又将怎样评说呢?什么茶气霸道,什么王者之气,贯通任督二脉,与大滇无关!明天晚上,续说大滇味——熟茶篇。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