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or“忍”,你选谁?
都说愤怒中的人智商为零,而有些愤怒,却来自于理性的深思熟虑之后。据说,成长的境界有三层,第一层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二层是“不知道自己知道”,第三层是“知道自己不知道”。
在我看来,怒的境界也有三层:
第一层是“不知道该不该发怒”,就是需要你发声的时候沉默,需要你淡定的时候暴躁;
第二层是“不知道怎么发怒”,即敢怒不敢言,这类人知道愤怒,却没有能力化解愤怒,无能为力地随大流继续平庸;
第三层是“理性发怒”,在我看来怒得最典型,最理性,最清醒的当数鲁迅先生,一怒之下,弃医从文,想用雄狮般嘶吼的愤怒,想用雄鹰般锐利的愤怒,唤醒奴性的国民。
很多事,若得过且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真的会简化很多,这也是大多人希望过的安逸生活。在生活上心态平和一点,少计较一点固然不失为一种智慧,但不是所有事情不去思考就不存在,不去领悟就可以逃避的。
人总是于感性与理性的边缘徘徊,纯感性那将沦为动物性,后者才是作为一个人引以为豪的特性。人之所以时不时会感到不快乐,是源于对环境的客观分析之后,深知理想和现实的鸿沟。可以说,越是知识丰富,阅历丰富,情感丰富,对外界就越敏感,洞察力就越强,看问题就越有深度,愤怒的深度和广度就比一般人要深。因为成长得越快,需求层次就越高,在同样的资源面前越不易获得满足。得不到满足,就没有安全感,快乐也就难以到来。
因为看到的是事物的本质,而真实往往都是不那么好看的,这句话是《胭脂扣》里的梅艳芳说的。一眼看穿真实的智者,可能看到的是痛苦,然而仁者,因为怜悯之心使之感受到世间的疾苦,所以更容易理解世界——事物的发展规律也好,人情世故也好,社会变迁也好家庭矛盾也罢,看透但却都能接受。
因为看得透彻,所以感觉身负重任。当一个人用原则和良知去衡量世界时,他会为好事而欢欣鼓舞,为坏事深恶痛绝。他会极力去改变那个不好的苗头,不良的方向。所谓“能者多劳”,正义感,责任感,使命感会驱使着他行动——改革,创造。但世人往往很难接受变动,大多数人还是习惯安于现状,因为人的惰性。所以,改革者,创造者在行动之初总是得历经艰难险阻。若没有信念的指引,毅力的坚持,很难撑过去,很可能以失败告终。那么,成功后的喜悦和自豪顿时幻化成失败的失落与挫折。他失落不是因为个人的得失,仁者的失落是因为没能成功改造这个被他看透的世界。当然,历史上也不乏成功者,只不过是少数人,所以,我们才要对成功者报以崇高的敬意。因为只有经历过才懂其中之辛酸不易,心灵与肉体的双重折磨才是摧毁人意志的刽子手。
当然,我并不觉得凡事都理性分析,最后落个王煕凤那样“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结局就是智慧。只能说,人类这个复杂的世界,聪明者太多,你别耍小聪明,免得“偷鸡不成”反落个被人识破的尴尬。实事求是,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真诚的目光,善意的微笑。是的,要在复杂的世界立足,唯有真诚,才能让一切事物有个良性的开端。我不敢说,事情一定会成功,至少,它不会沦为人人嗟弃的坏事。当个聪明人,未必快乐,当个有大爱情怀的人,才可以游刃有余在人世界吧。
所以, 面对生活还是得把握情感与理性的关系,把握怒还是不怒的平衡。
感性太过,难免有无病呻吟之嫌,显得太伪;理性太过,难免太过古板,苛刻,不解风情。只有掌握好二者的比例,不咸不淡,并在适当的场合做恰当的事,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智者”。人是群居动物,这一点毫无质疑。所以,在一大家子里做事不能太斤斤计较,所以,智者还应有仁者的大度与包容。把看穿的事不说穿,把看透的事不说透,这是生存之道,也是生活的一门哲学。
故当你处于一个可以完全放松,不需防备的场合,不妨敞开心扉,包容,亲切,温柔,温暖地对待别人,对待自己。生活的另一面是需要我们用爱去享受的。美永远大于丑,正义永远会战胜邪恶,阳光迟早会洒满整片土地。而看到阳光的你总不会再去研究光线是如何传播的,太阳是如何运转的吧!此刻的你,只是纯粹享受阳光的明媚与温暖。
就是这种纯粹,把这种纯粹带到生活中来吧有时傻一点,吃亏一点有何妨?始终相信你正失去的事物正在另一个空间向你靠近!也切忌耍小伎俩,在你卖弄的同时,永远有双无比犀利的眼睛。比你聪明的人太多,唯一能做的就是用一颗真心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