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者书写历史
大家都知道,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这不一定意味着胜利者会歪曲历史,但胜利者永远有自己自洽的一套叙事逻辑,而这一套叙事逻辑,有时候会遮蔽乃至隐藏掉一些更残酷的历史真相。
有这段感慨,是因为一部在全球各地都广受欢迎,尤其是在中国受到热烈的追捧的电影,叫《窃听风暴》。
东德秘密警察魏斯曼主动请缨,监听剧作家德莱曼。本该想方设法抓捕德莱曼的他,却活雷锋附体似的,转而开始帮助德莱曼,帮助他隐瞒证据,还帮助他找回老婆,到最后还因为帮助他而被上司怀疑,导致自己被下放到了最底层扫地。一直到柏林墙都拆了,德莱曼还很傻很天真地问人家:咋没人监听我呢?
魏斯曼的这种举动,当然不是因为雷锋附体,而是因为在监听德莱曼的过程之中,他逐渐了解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存在,与他所身处的这个冷冰冰的体制世界不同的,一个充满了音乐、文学和爱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强大的地心引力,一步步将他拉离了原来的生活轨道,让他身上的某些人性得到复苏,从而促使他最后为保护剧作家而牺牲自己的政治前途。
这部《窃听风暴》是导演弗洛里安的处女座,一上映便技惊四座,几乎横扫了当年国际上所有重要的奖项,包括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
它的动人之处毋庸赘言,看过的观众都会为魏斯曼的转变而唏嘘感动,它再一次让我们看到民主、自由战胜了强权与专制,甚至是感化了强权和专制。它还让我们看到了自由主义阵营所坚持的价值是多么地动人,一旦被它所照射到,哪怕最邪恶最冷血的秘密警察都会不由自主地变成一个好人。
尽管前东德监狱博物馆的馆长坦言,在整个东德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像魏斯曼这样的人。但依旧挡不住人们为之热泪盈眶,甚至某种程度上更催化了人们的眼泪。
但别忘了,在整部电影里,其实很少涉及到对东西两大阵营所秉持的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念的探讨,我们为之感动的一个前提是,我们已经接受了这一套关于自由主义阵营的价值理论,或者说,我们本身就活在一个冷战之后胜利者缔造的世界里,并接受了胜利者的意识形态或者说价值观念。
换句话说,这是一部再度为胜利者背书的电影,所以它运用的也是一套胜利者述说历史时的逻辑。
当然,我不得不再说一遍:胜利者书写历史,不意味着胜利者歪曲历史。自由民主当然比专制强权更好,冷战也确实是以坚持自由民主的一边战胜了专制强权的一边。
但是,在这种单一的胜利者书写历史的逻辑中,我们往往容易忘记掉一些更残酷的历史真相,那就是伟大的间谍小说家约翰·勒卡雷不断在自己的作品中告诉我们的:在冷战里,东西方两大阵营,采取的往往是相同的手段,你有克格勃,我有MI6,你搞阴谋,我搞暗杀,双方都把核武器悬在对方的头上,双方都没那么干净。
最后的结局,固然可以说是自由民主最终战胜了专制强权,但它更是一种恐怖战胜了另一种恐怖,是血腥击败了血腥,是阴谋推翻了阴谋。
所以,当我们再看到很多鸡汤文与成功学里那些热血的、励志的、鼓舞人心的真人事迹的时候,不论它说得多么有道理,都别忘了,那是一个胜利者叙事逻辑下的产物,真相从来没有那么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