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死亡教育上热搜“妈妈,你会死吗?”这是我见过最硬的答案

2019-05-08  本文已影响0人  小步苹果老师

                                                                                   

去年的清明节,我带着4岁多的大亨去给一位故人扫墓。

这位故人是我以前的同事,还曾经跟小宝宝时期的大亨玩过举高高。曾经一起并肩战斗过的战友,一起喝酒撸串的好哥们,如今阴阳两隔,心中不免悲伤。

于是很难得的,我跟大亨聊到了生死。

人为什么会死

大亨:王叔叔为什么会死?

我:王叔叔得了很严重的病,医生也没有治好。

大亨:也有医生治不好的病吗?

我:当病来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跟病打架,医生会帮助我们,如果我们打赢了,病就没了。

大亨:嗯!

我:但我们并不是总能赢,如果病打赢了。。。

大亨:那人就死了。

关于生死,很多爸妈都会刻意回避,仿佛说出来就犯了某种忌讳。其实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只是对于死亡充满好奇。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回避话题,只会带给孩子负面的效果。

人死了会上天堂么?

大亨:妈妈,你不是说人死了就没了么?那为什么还要来扫墓?

我:问得好!因为活着的人会相信,对着墓碑说话,死去的人就能在天上听见了。

大亨:其实并不是真的,对吧?

我:呃,确实不是真的。只是因为我们都不愿意相信人死了就真的没了。

大亨:反正就不是真的嘛。

我:是的你赢了……

人们如何解释死亡,不同的文化和宗教都有自己美好的愿望,我们愿意相信XX会上天堂,他会一直保佑我们的。

但孩子会对死后升天这件事一脸问号。

孩子理解不了成年人对死神的敬畏,也无需用超现实的解释给他们徒增困扰。

我们都会死么?

回家的路上,大亨隐隐有些担忧地问:所以妈妈你也会死吗?

我:是的,每个人都会死。

大亨:我也会死么?

我:嗯,你也跑不了。

大亨:那冰冰(我们家的狗)也会死么?

我:是啊,冰冰现在已经8岁了,他可能再过几年,大概你上学的时候就会死。

大亨:他能不能活20岁?

我:有可能啊,我听说过有的狗能活到20岁呢。

大亨:那他能不能活到100岁?

我:那它可能没希望了。

大亨吸了口气,仿佛下定决心般地对我说:那妈妈你还有希望啊!

这话让我啼笑皆非,又超级感动。别看这个小家伙平时神经大条的样子,其实也有敏感脆弱的一面啊。

我摸了摸大亨的头,用狐狸树绘本上面的话对他说:“每个人都将死去,但在妈妈死去之前会陪你很长很长的时间。各种回忆和爱会成就了你内心的妈妈,所以妈妈会一直活在你的心里。”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大亨终于体会到什么是死亡,什么是分离。但今天,我仍要告诉他,死亡,就意味着失去。

因为只有看清楚死亡的样子,我们才会懂得珍惜,懂得什么叫做生生不息。

                                                                                   贰

人为什么会死?死了之后去哪?我也会死么?上面三个问题基本就是学龄前的宝宝关于死亡的终极提问了。

面对这些问题,要知道,我们的回答可能就会决定孩子的世界观呦。

来自美国的儿童生活专家Ashleigh Schopen说:你应该在死亡真的到来之前让孩子了解死亡,以免被打个措手不及。让死亡成为我们正常谈话中的一部分,这对于所有年龄段的孩子来说都有好处。

正是因为不了解和困惑,才让死亡变得越发神秘和恐怖,才会有那么多的孩子对死亡缺乏敬畏之心。

面对有关生死的问题,坦然面对要比避之不谈好得多。

每一次悲伤,每一次挫败,每一次痛苦都是教育的最佳契机。亲人或者宠物的离世都会让孩子陷入悲伤,这个时候是否正确的谈论死亡,对孩子来说意义重大。

想让孩子理解死亡,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认知特点。从心理学研究来看,孩子对死亡的认知一般会经历这样几个阶段:

0~3岁

无法分辨“死亡”和“分离”的差别,有强烈的“分离焦虑”。在此阶段,亲密和持续性的身体接触最重要。所以,针对3岁以下的孩子,不必刻意告诉他们死亡的意义,以免对孩子造成心理阴影或其他的负面影响。

3~6岁

学龄前孩子理解的“死亡”就是躺下不动、不呼吸,他们会玩“过家家”装死,但不能辨认“生”与“死”是无法共存的。收动画片或故事书的影响,常认为生命会像动画片里的人物一样可以复活。还常将死亡与睡着或旅行联系起来,有时会害怕睡觉。

针对3~6岁,甚至更大的孩子来说,把握住“3要3不要”的大原则,才能起到让孩子正视死亡,珍惜生命的作用。

  三“要”  

1、要实话实说

怕孩子接受不了,其实是我们心中接受不了。

实话实说我们会发现孩子比我们更能坦然接受,告诉孩子我们的悲伤,并让他知道原因。

我们确实也欠孩子一个解释,到底发生了什么,周围的人都陷入悲伤。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词汇,比如“奶奶生了重病,医生也没有治好,她死去了。”

2、要使用“死”这个字

我们通常不愿意用到死这个词,仿佛说出口便是伤心,所以我们会说“走了、去了、睡着了、出远门了。”但这些解释会让孩子非常困惑,走了什么时候回来,睡了为什么不会醒,他便会陷入迷思又找不到答案。

3、要说的舒服,可以说“我不知道”

不过也没有必要把一切解释得清清楚楚,在死亡这件事上遇到十万个为什么宝宝,我们是完全可以说“不知道”的,比如当孩子问“奶奶送去殡仪馆会发生什么?”没必要解释,也没必要无所不知,如果有些细节说出来让人非常不舒服,不知道也很好。

  三“不要” 

1、不要装得若无其事

每一个人面对死亡都会悲伤,即使你不希望传递给孩子,也无需掩饰。要让孩子知道,身边的人去世悲伤是一件很正常的事。相反你的强装镇定才会让孩子疑惑:难道妈妈认为这无所谓么?

2、不要切换主题

有的爸妈会在孩子推门而入的瞬间突然切换话题,你以为孩子不会察觉么?孩子单纯但是不傻啊!这样做只会让孩子们认为,死亡是一个禁忌话题,大人们可以谈论而我不行。这种禁忌感就会强化恐怖的气氛,反倒不如开诚布公,只要注意有孩子在场时的用词和语气就好。

3、不要禁止笑声

我小的时候曾经因为在奶奶的葬礼上偷笑而被我妈狠狠批评了一顿,那个时候的我完全不懂死亡的含义,也不理解成年人的仪式感。事实上,我们真的不能要求每个小孩子都能像大人一样悲伤,为什么不把欢笑当作是种治愈呢?悲伤的时候见到孩子的笑脸难道不是一件让人重新燃起希望的好事?

去年,美国前总统老布什逝世。华盛顿国家大教堂为老布什举行国葬仪式。小布什发表了一篇十分幽默,却又催人泪下的悼词。

没有太多的悲伤,没有丝毫的恐惧,相反却用“迎接”这样积极阳光的词汇,让我们用温暖、平静的角度去看待死亡与离别。

全场人哭了又笑,笑了又哭。

最后以小布什的那句“让我们在悲痛中微笑”结束。死亡不是永久的告别,遗忘才是。

☟完整演讲可戳视频观看☟

在我们的国家,“死”这个字仿佛是种忌讳,我们小心翼翼,不敢谈论太多,不谈“死”似乎是一种约定俗成。

但死亡还是在那里,不会因为我们不去谈它而不存在。

对作为父母的我们来说,“面对死亡”这个课题也是我们自己的必修课。

学习如何面对死亡,学习如何和孩子谈论死亡,很难。

我们唯有坦诚地、开放地与孩子一起讨论死亡,才能让孩子真正认识死亡,真正懂得珍惜。这远比让孩子自己去猜测、去怀疑有意义的多。

今天的话题有些沉重,但很有必要。因为,死亡教育跟性教育一样重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