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读书笔记(待修改)

2018-04-28  本文已影响39人  Molly_0

这本书老震撼我了,里面的调研都很出人意料,一个古典音乐厅的工作人员想让初次来体验古典音乐的人转化为长期会员,一开始他们固执地认为的,只要来了,就能被音乐现场所打动而成为长期会员,但从多年真实情况看来,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销售辛苦找来的新用户的转化率很低,真正为他们付钱的是老客户,音乐厅为了以后也能够有稳定的客户,他们去探究那些新客户没能继续来的原因,通过大量的调研,访问,测试,才知道新用户转化率低的最大的原因是他们不方便停车,通过改进停车服务,从而提升了新客户成为老客户的比率,为什么老客户没能因为停车的问题阻挡呢?因为老客户大都已经熟门熟路基本有自己的解决办法了。

还有一个调研故事,zipcar共享车,它是为了人们用车的需要,解决了自己买车所带来的停车、保养、买保险的麻烦,要解决的需求和定位都很好,但在Ziper推广初期,人们虽然知道这个好,但用的人很少,面对没有打开的市场,没有收入的困境,公司人员进行了调研,去向那些注册了zipcar但没有使用它的人了解详情,原来,zipcar虽然很好,但每次需要用时,人们大都需要走15分钟的路,觉得麻烦,就放弃了,于是zipcar根据调研的结果调整了汽车的分布方式,在特定社区的增加了汽车的密度,这时人们从要走15分钟的路程变成只要走5分钟的路程了,服务好个别的社区居民,赢得口碑后,再扩大社区,Ziper让人更感觉便利了,然后客户就大幅度提升了。

之前认为,需求分析只是产品设计的一个步骤,特别是看刘润老师提到,很多产品都是运营类的产品,需要根据不同阶段针不同时间对产品进行更新迭代,算是运营的范畴。但看这《需求》的书介绍的,能解决对方的麻烦,为对方节省时间节省金钱,更为客户输出价值,即使是运营,都是一直精进地围绕需求服务。

需求的主要因素有这些:能解决麻烦,带来魔力效果,有激发力,要有合适的背景音乐元素,不断的精进,不会平均看客户,在发布中能避免致命的失误,能通过科技把人的欲望转化为需求,有高质量要求等。

产品要能给用户带来魔力的效果,迅速的解决麻烦,之前看《交互设计精髓》也提到,解决方案最好有种变魔法的感觉,能直接满足用户的需要。

产品需求要激活,能解决问题是一回事,让人能直接用起来也很关键,比如Zipcar就是,如果不改变汽车的分布情况,也许人们还会因为距离远望而却步。

背景音乐,比如比kindle早两年出现的另一款墨屏阅读器,由于上错了商店(在萧条的歌曲购买商城中购买书籍,还有比较少的电子书)而没有被用户广泛接受,即使它有更好的工业设计。

不会平均看客户,比如上面提到的音乐厅的例子,不是一味地觉得客户来了就能被打动,还有很多因素,对于新客户,来看方不方便,能不能沉浸其中等。

能对需求不断的精进也很重要,一个好的需求是能迎来一个好的开始,但如果不持续精进的话,很容易被竞争对手超过,比如Pret A manger三明治快餐店就是,以新鲜为主题,打造从食材到装饰都很新鲜和热情的场景,每天都会开晨会,为了看客户的反馈意见,并且直接进行改进,他们持续多年获得高于同行的收益,也持续多年的根据客户的口味变化改变更新菜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