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亲子成长迹中华文学

这样的早教课,我们不需要|宝贝成长迹

2020-09-27  本文已影响0人  襟怀高远

毛根试听早教课,课上老师演示蒙氏教具使用流程。老师演示拿工作毯的过程,声音很洪亮,普通话标准,动作很规范严谨,训练有素。她由跪姿站直身体,双手依然紧握贴合在腹部,转身走到工作毯处,脚步缓慢,有停顿,有节奏感,像是在和着音乐,也许是和着心中的节拍。就是这种节奏感令人感到仪式感的庄重。

工作毯铺好,毛根马上挪身坐在上面。这可是老师的蒙氏教具演示毯。我把毛根强行抱走。老师接着由跪姿起身,转身到身后架子上取教具,一个塑料托盘,上面有一把金属镊子和十几块轻质海绵小块。她把教具放到地毯上开始演示用镊子夹海绵。

毛根早已迫不及待地凑到老师面前,抢到了从来没有玩过的镊子。老师要求他放回工作盘放到架子上。这个环节是老师演示时间,演示取出、工作、放回的过程,小宝贝要耐心等待。毛根听从指令马上起身将镊子放回盘里,但马上又拿到手里。他还是舍不得放下这个新鲜工具。一次又一次,他始终没有放下。他拿着这个心爱的工具坐到离我们很远的地方,想以此摆脱老师和妈妈强加给他的压力。

老师允许他一直拿着。接下来老师演示第二种教具,毛根在摆弄手里的镊子,没有专心看。老师操作完第二种教具后收走,毛根没有近前看,也没有任何感兴趣的意思,手里依然摆弄镊子。这时老师再一次要求镊子归位。要求他先把工作毯铺好再把镊子那套教具拿到工作毯上开始工作。老师的声音和蔼,声音里有严厉的不可抗拒的意味,让人感受到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我抱着毛根帮助他拿出工作毯,铺好,老师把那盘教具放在毛根面前,他终于可以开始用镊子夹海绵了。他握住镊子尾部,把镊子尖头处靠近海绵开始夹取,但是第一次他的小手还不会用力夹,没有夹住。他想放弃,或者想直接用手去拿海绵。这一迟疑的动作让人了解到他内心的紧张和不知所措。他还不会夹呢。

老师在他放下镊子的时候说:“还是没有耐心。”我马上接过毛根的镊子,想演示给他看,我说“他好像还不会操作,不是没有耐心。”老师坚持说这么大的孩子应该都会用镊子了。我的内心油然而生出一种不安和焦虑,别的孩子都会了,我的孩子还不会呢。

我依然鼓励着毛根继续试试看,老师的评判打乱了他内心的安宁,因为夹取海绵的挫败感,毛根接下来很抗拒这个操作,他一次又一次地走到门前,要求开门离开。我把他抱回来,继续下面的环节。既然不玩了,就要把工作毯卷起来放回原位。老师说:“是不是在家里经常包揽孩子的事情。他会自己拿勺子吃饭吗?”我回答可以,她接着说:“很多家长都会看孩子做不好帮他去做。”我承认我也有这个不良行为。

说到此处,我停止帮毛根卷工作毯,想让他自己试试看。我其实是想演示给他看的,他第一次接触,我认为他不会卷工作毯,一个一岁半的孩子应该还不会自己卷工作毯,我确信一岁半的毛根应该不会。老师一边给毛根演示,一边自己卷起了工作毯,她告诉我,这么大的孩子都会自己卷起来,并放回去。我再一次感觉到一种挫败感,别的孩子都会了,我的孩子还不会呢。

按照这样的心理状态,我应该会听课程顾问的洗脑吧,“赶紧给孩子报我们的早教课吧,两种课一起上效果会更好。孩子听指令的能力还不行,动手能力也不行,没有耐心,规则意识还没有建立……”

这一连串的话语似乎在告诉我:“不上我们的早教课孩子就会存在很多问题。科学育儿方法的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你在家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错误的。”

多少家长因此而焦虑,马上掏钱,买下一份安心,我的孩子在这上早教,一切问题都会解决的。事实果真如此吗?

回顾整个课程,老师的操作非常规范,规则意识的灌输也没有错,但是孩子的感受是最真实的。一岁半的孩子感受到了一种不接纳,我这么大应该会做的事情怎么不会做呢?没有耐心?动手能力不强?我不够好?一次次走到门边,想逃离整个环境带来的不愉快的感受和压力。老师始终认为这么大的孩子应该会做,她认为毛根应该会自己完成。只有我最清楚自己孩子的情况,我应该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而不是因为老师的话语而产生对自己孩子不自信的焦虑。

当孩子感觉到了压力、不安的时候,他想吃奶。来到哺乳室,我怀抱着他,安慰着他:“好孩子,你感觉到有压力了?”他“嗯”地快速回应一声,没想到妈妈竟然理解他。“你感觉到不开心不高兴?”他再一次快速肯定地“嗯”了一声。我说:“好孩子,妈妈知道了,妈妈感受到了,爱你,好孩子,你是最棒的宝贝。”

吃完奶回来,大厅里正在进行欢快的跳舞环节。毛根最喜欢跟随音乐跳舞了,但是他今天没有心情跳舞,拉着妈妈的手,指向门外告诉我他要回家。

我回应了课程顾问,谢谢!不报课程。我在心里告诉自己,我的孩子很好,很棒。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